-
公开(公告)号:CN114035434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111389037.4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运行优化方法,主要步骤:首先建立燃气发电系统工艺流程模型和蒸汽发电系统工艺流程模型;然后,确定系统能效指标、环境评价指标及热经济学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分析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效率、CO2单位排放量、单位热经济学成本的权重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基于粒子群算法建立优化模型。本发明拟合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重要控制参数(IGV开度、天然气流量)与综合评价结果的函数关系,将工艺流程模型和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以系统综合评价最高为目标,实现系统在不同季节不同负荷工况的运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97029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91944.5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25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输配管道萘沉积预测模型。首先通过对萘的基本特性及萘颗粒的沉积理论进行研究,分析明确管道中的固体萘颗粒饱和析出,析出后沉积的基本理论方程;其次依据萘的基本特性,对燃气输配管网内萘蒸汽饱和析出为萘固体的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燃气管网内固体萘析出的预测模型,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数据相对比,验证模型可行;然后对于已析出萘颗粒在人工煤气管道内的沉积,结合气固两相流动的基本理论,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建立人工煤气管道中萘颗粒沉积的数值模型;最后基于所建的燃气管网萘析出预测模型,以及数值模拟得到的人工煤气管道中萘颗粒的沉积规律,提出了一种燃气管道萘沉积预测模型,实现萘析出后的沉积位置和沉积量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8939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210389638.3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气液化工艺运行参数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天然气液化工艺流程;步骤2:将系统效率指标作为步骤1得到的工艺流程的能效指标;步骤3:将系统最终产品的LNG热经济学成本作为步骤1得到的工艺流程的经济指标;步骤4:以步骤2中的效率和LNG热经济学成本为目标,以板式换热器最小换热温差为约束条件,通过非支配遗传算法对天然气液化工艺流程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本发明方法避免了目标函数与运行参数拟合过程产生的误差,优化结果与实际更为接近;建立的优化模型具有较高灵活性,可任意改变目标函数、优化变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03543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389037.4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运行优化方法,主要步骤:首先建立燃气发电系统工艺流程模型和蒸汽发电系统工艺流程模型;然后,确定系统能效指标、环境评价指标及热经济学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分析系统一次能源利用率、效率、CO2单位排放量、单位热经济学成本的权重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基于粒子群算法建立优化模型。本发明拟合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重要控制参数(IGV开度、天然气流量)与综合评价结果的函数关系,将工艺流程模型和综合评价模型相结合。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以系统综合评价最高为目标,实现系统在不同季节不同负荷工况的运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218733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85743.6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NG加气站往复式压缩机管道系统减振方法。通过建立往复式压缩机管线模型,对进气管道出口管道、安全放散管道等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然后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压缩机管系各个管道结构固有频率与气柱固有频率,提出压缩机管系振动校核标准并根据共振校核标准对压缩机管系进行共振分析;对管道内气体和管道之间进行双向瞬态流固耦合,监控管道位移情况和气体脉动情况,根据API618规定对压缩机管系进行校核;最后基于模型计算提出消减结构共振和气柱共振的具体应用措施。本发明拟合了有限元软件及流固耦合分析方法对管系求解计算,并提出CNG压缩机管系振动校核标准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提出了一种消减结构共振和气柱共振的具体应用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218644876U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23301548.9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IPC: F16K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管道自闭阀,属于自闭阀技术领域,包括阀体,阀体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螺纹入口管。本实用新型,在燃气负压或超压到达一定值时,连接筒处的上置活塞或下置活塞能够带动限位卡块挤压限位弹簧收入复位杆的内部,再通过限位卡块后限位卡块可在限位弹簧的弹性作用下复位卡住上置活塞或下置活塞,使得分隔板能够被封堵,使得阀体能够被密封防止燃气通过,从而能够在不使用磁铁的情况下进行自闭密封,防止磁铁老化难以发现,使得自闭阀在燃气管道超压负压状态下不能密封,存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21349429U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323202581.0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U形管换热器,涉及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U形接头以及安装在U形接头两端的第一双层直管与第二双层直管;U形接头设置有连通两端的U形导流通道;U形接头内部设置有回流腔;U形导流通道与回流腔之间设置若干滤孔;回流腔与U形接头的一端连通;第二双层直管的内外管分别连通U形导流通道与回流腔。本实用新型通过U形接头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双层直管与第二双层直管,内部构成连通的U形通道参与热泵系统的换热运行,第一双层直管均布的热管提高换热效率,第二双层直管的竖段,在排渣管上安装水泵即可对回流腔内的沉淀物抽离,定时抽离不影响U形接头的疏通,并且在抽离沉淀物时不影响热泵体统的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217423765U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20669968.3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耦合液态空气储能的LNG冷能梯级利用系统,包括液化空气子系统、液态空气发电子系统、ORC子系统和数据中心冷却子系统。本实用新型为了充分利用LNG冷能,采取了梯级利用的方式,将LNG高品位冷能用于液化空气或ORC,中品位冷能用于ORC,低品位冷能用于数据中心冷却。另外,在用电高峰期,液态空气发电子系统可以根据地区用电负荷灵活释能发电,缓解地区调峰压力并利用电价差套利。系统主要部件包括低温泵、压缩机组、换热器、膨胀机组、加热器和液态空气储罐。与常规LNG冷能利用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回收LNG的冷能,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并且能够有效应对电网的负荷波动。
-
公开(公告)号:CN204477679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071257.6
申请日:2015-02-02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NG储备库BOG回收利用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LNG储罐、用于将BOG升温的空温式气化器、用于对空温式气化器升温后的BOG增压的第一压缩机和用于将BOG液化为LNG的换热器,液化后的LNG经换热器的第一出口送入LNG储罐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BOG回收利用系统,通过合理的设备配合,将回收的BOG进行充分利用,避免BOG放空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同时不需要额外建设库外BOG综合利用站,更加的经济适用。
-
公开(公告)号:CN203835365U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20172524.4
申请日:2014-04-10
Applicant: 西南石油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盐穴储气库注气排卤橇装装置,该盐穴储气库注气排卤橇装装置包括卤水闪蒸罐、输卤泵、阀门、注气排卤管线、移动橇架;所述的卤水闪蒸罐、输卤泵、阀门及注气排卤管线集中安装在两个移动橇架上,橇架的支撑主要分布在卤水闪蒸罐、输卤泵及承重管道下方;阀门、仪表则布置在分离器两侧的注、采气管线上;井场出口管线设置高低压报警系统及紧急切断阀。本实用新型对整个注采单井进行橇装化设计,在工厂进行模块化的预制,运输到现场后进行现场组装,极大减少了现场施工作业量,缩短施工周期,并节省了投资,同时减少了维护巡检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