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错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282737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710614666.X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错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由液压系统、定深系统、定距系统和机架系统构成,其特征为:机架系统的上端螺栓连接有固定耳板和移动耳板;固定耳板与固定定距环螺栓连接,移动耳板与移动定距环螺栓连接;固定定距环和移动定距环的外表面螺栓紧固连接有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的活塞杆与定深系统螺纹连接。工作时,通过更换定深套的长度,实现丁胞挤压深度调节;通过调整固定、移动定距环的相对轴向位置,实现丁胞挤压间距调节;通过更换不同大小的挤压头,实现丁胞挤压形状和大小的调节;从而挤压得到不同形状、大小、深度和间距的丁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调节便利,实施性强,进而可降低丁胞传热管的生产成本低。

    一种楔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59732B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710614658.5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楔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由液压系统、压头系统、导向系统、支撑系统构成,其特征为:液压系统右端与支撑系统螺栓连接,液压系统左端与压头系统螺栓连接,压头系统安装于导向系统内,导向系统左端与支撑系统螺栓连接。工作时:液压系统为压头系统提供驱动力,驱使整体活塞轴向移动,在导向系统的导向作用下,压头系统将整体活塞的轴向移动转化为冲头的径向移动,并驱使压头系统挤压光管形成丁胞传热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多组压头挤压光管,冲头径向运动同步性高,挤压得到的丁胞结构参数较为一致,并通过控制压头高度、形状、数目等结构参数,可制造不同结构参数的丁胞传热管,且加工制造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一种楔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59732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614658.5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楔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由液压系统、压头系统、导向系统、支撑系统构成,其特征为:液压系统右端与支撑系统螺栓连接,液压系统左端与压头系统螺栓连接,压头系统安装于导向系统内,导向系统左端与支撑系统螺栓连接。工作时:液压系统为压头系统提供驱动力,驱使整体活塞轴向移动,在导向系统的导向作用下,压头系统将整体活塞的轴向移动转化为冲头的径向移动,并驱使压头系统挤压光管形成丁胞传热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多组压头挤压光管,冲头径向运动同步性高,挤压得到的丁胞结构参数较为一致,并通过控制压头高度、形状、数目等结构参数,可制造不同结构参数的丁胞传热管,且加工制造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一种液压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09316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710614665.5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由液压系统、支撑系统、导向系统、压头系统和管子处理系统构成。液压系统通过螺栓与支撑系统的外表面紧固连接,支撑系统左右两端通过螺栓与导向系统紧固连接,液压系统与压头系统销轴连接,管子处理系统位于压头系统中间。工作前,管子处理系统将光管移动到压头系统中心,并随后有爪夹紧管光管,从而防止光管转动;工作时,液压系统为压头系统提供驱动力,使压头系统在导向系统的导向作用下沿径向位移,从而冲头挤压光管形成丁胞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多组压头挤压光管,并改变压头结构参数和安装间距,可得到不同结构参数的丁胞传热管,且丁胞传热管生产成本低、加工制成效率高。

    一种大变形丁胞传热管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0699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711223105.3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航天航空等领域中的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大变形丁胞传热管。该大变形丁胞传热管包括圆形光管、凹坑和凸起,其特征是:在普通圆形光管中段经外部的球形冲头挤压后,成型形成有凹坑和凸起;凹坑和凹坑之间由凸起连接,凹坑沿轴向均匀分布,凸起沿轴向呈螺旋状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传热管具有双向强化传热性能,可增加传热面积,并能周期性的加速和减速流体,使流体扰动增加、湍动能增强和边界层减薄,进而解决现有传热管传热效率低、压力损失大、抗污垢性能差的问题。此外,使用本发明可以节省钢材、节约换热设备占地面积、降低除垢维护的成本。

    一种机械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98513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614663.6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由电机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机架系统、冲头系统构成。其特征为:传动系统与电机驱动系统连接,传动系统右端的盖板螺栓连接有机架系统,传动系统左端的卡爪螺栓连接有压头系统。工作时:通过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的锥齿啮合,大锥齿轮与卡爪平面螺纹的啮合,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压头系统的径向运动,从而使压头挤压光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多组冲头挤压光管,并改变冲头高度、形状、数目、安装间距等结构参数,可制造不同结构参数的丁胞传热管,且加工制造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此外,通过平面螺纹传动使冲头运动的具有同步性,从而保证挤压后的丁胞结构参数具有一致性。

    一种自动化工业高效管冲压台

    公开(公告)号:CN10721422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614667.4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工业高效管冲压台。它解决工业高效管自动化加工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滑动台上端设置冲床接头,下端沿轴线开设等间距螺纹孔;推动块呈圆柱状,与滑动台通过螺纹连接;套筒左右端开设圆槽,所述右端圆槽在水平方向开设两个横槽,在竖直方向开设一个横槽;冲压头一端设置螺纹,另一端呈球状,轴对称分步两排;夹持定位环呈圆柱状,左端设置导向锥,右端周向开设轮齿;套筒导向柱沿所述止推板通孔装入,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纵向调整垫片放置于副复位弹簧上。本发明可自动化加工不同规格凹坑工业高效管,提高管道加工效率同时减少人工强度,操作安全、简单。

    一种多液缸式凹坑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99269A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710614664.0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液缸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该装置包括:液压系统、支撑系统、弹簧系统、压头系统和光管构成,其特征为:支撑系统内侧螺栓连接有液压系统;液压系统下侧销轴连接有压头系统;压头系统与液压系统之间安装有弹簧系统;光管位于压头系统中心,光管轴向安装有2~8列支持面板系统。工作时,由多个液压缸为压头系统提供驱动力,压头系统带动多个冲头同时挤压光管,并通过拉簧和压簧使压头系统复位,最终形成丁胞传热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多组压头挤压光管,并通过控制压头高度、形状、数目等结构参数,从而得到不同结构参数的丁胞传热管,此外,还可以提高丁胞管加工制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机械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398513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710614663.6

    申请日:2017-07-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式丁胞传热管挤压成型装置,由电机驱动系统、传动系统、机架系统、冲头系统构成。其特征为:传动系统与电机驱动系统连接,传动系统右端的盖板螺栓连接有机架系统,传动系统左端的卡爪螺栓连接有压头系统。工作时:通过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的锥齿啮合,大锥齿轮与卡爪平面螺纹的啮合,可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压头系统的径向运动,从而使压头挤压光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多组冲头挤压光管,并改变冲头高度、形状、数目、安装间距等结构参数,可制造不同结构参数的丁胞传热管,且加工制造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此外,通过平面螺纹传动使冲头运动的具有同步性,从而保证挤压后的丁胞结构参数具有一致性。

    一种液滴形凹坑传热管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613587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10424654.5

    申请日:2018-05-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4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航天航空等领域中的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液滴形凹坑传热管。该液滴形凹坑传热管由圆形光管和液滴凹坑组成,其特征是:圆形光管经塑性成形后,在光管表面形成有液滴形凹坑;液滴凹坑以一定的周期和间距沿光管均匀分布,且液滴形凹坑由球形凹坑和梭形凹坑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液滴凹坑传热管具有减小回流,降低压力损失,提高传热效率的性能,并能周期性缩放流体,冲刷管壁,使流体扰动增加、湍动能增强和边界层减薄,进而解决现有传热管传热效率低、压力损失大、抗污垢性能差的问题。此外,使用本发明可以节省钢材、节约换热设备占地面积、降低除垢维护的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