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1826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23453.1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一种云南松组培苗的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催芽和消毒、无菌萌发、丛生芽诱导、伸长生长、生根培养和移栽炼苗,丛生芽诱导为将获得的无菌实生苗的顶芽接种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诱导;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1.0mg/L 6‑BA+0.15 mg/L IBA+1.5 mg/L KT+4.4 g/L琼脂+30 g/L蔗糖,pH 5.6,本发明技术方案下,不经过愈伤组织,直接通过顶芽形成丛生芽,缩短了培育时间,节省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344807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352650.6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丘北县双龙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IPC: C09D17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桐油基光固化涂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将桐油、甲酸的混合溶液滴加双氧水和硫酸进行环氧开环反应,得浅黄色桐油基多元醇;S2:将二异氰酸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添加乙酸乙酯、对氧甲基苯酚、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得到异氰酸酯光敏体;S3:先加入桐油基多元醇、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对氧甲基苯酚搅拌,待搅拌均匀后用缓慢加入异氰酸酯光敏体,终止反应后得到产物桐油基光敏体;S4:将桐油基光敏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光引发剂搅拌均匀,加入消泡剂、流平剂,再次搅拌均匀,得到桐油基光固化涂料。本发明以可再生生物质原料替代涂料中的化石原料成分,减少了化学原料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9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336458.9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南松苗木氮储量在叶与全株间的尺度转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取苗木相对易测的叶生物量ML和叶氮含量NL为自变量,以相对难测或需破坏性采样指标茎生物量MS、根生物量MR、单株生物量MP、茎氮含量NS、根氮含量NR和单株氮储量NP为因变量;2)选用常用函数构建估测模型,其中生物量选定幂函数方程y=axb,将幂函数取对数作线性转化即log10Y=log10a+blog10X,氮含量选定线性方程Y=a+bX;3)利用叶生物量构建与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间的关系模型,利用叶氮含量构建与茎氮含量、根氮含量间的关系模型;4)模型精度评定,根据拟合模型获得的模拟值,与自变量间进行拟合,获得的模型曲线和验证曲线斜率和截距进行精度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84707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04346.7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外源激素提高云南松苗木萌蘖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云南松苗木进行截顶,喷施IAA、6‑BA水溶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一年生云南松苗木进行截顶处理,截顶后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激素,能增加萌蘖增长数量和萌蘖累计数量,最高萌枝数量为27条,比对照提高36.5%,单施外源激素IAA萌枝生长量最高产量比对照提高了18.2%。
-
-
公开(公告)号:CN11842039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77176.X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丘北县双龙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 西南林业大学
IPC: C05G3/00 , C05F11/08 , C05F17/20 , C05G3/40 , C05G3/60 , C05G3/80 , C12N1/20 , A01C21/00 , A01G24/20 , C12R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的生物质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桐饼粕20‑30份、微生物菌剂0.1‑3份;所述微生物菌剂为由地衣芽孢杆菌得到的地衣芽孢杆菌菌剂;制备方法为:桐饼粕粉碎,过筛,得到待发酵物料;活化种子培养基;培养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剂接种并培养,即得到有机肥料;离心并提取上清液,上清液即为所述天然的生物质有机肥料;所述天然的生物质有机肥料可作为基肥或追肥,通过多种施用方式,直接喷洒于种植土壤或施用后覆土,用于果树、茶叶、蔬菜、烟叶、甘蔗、瓜类等农林作物栽培种植。
-
公开(公告)号:CN1179182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23453.1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发明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一种云南松组培苗的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催芽和消毒、无菌萌发、丛生芽诱导、伸长生长、生根培养和移栽炼苗,丛生芽诱导为将获得的无菌实生苗的顶芽接种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上,进行丛生芽诱导;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的配方为:1/2MS+1.0mg/L 6‑BA+0.15 mg/L IBA+1.5 mg/L KT+4.4 g/L琼脂+30 g/L蔗糖,pH 5.6,本发明技术方案下,不经过愈伤组织,直接通过顶芽形成丛生芽,缩短了培育时间,节省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2144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72139.6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西南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磷配施提高云南松苗木萌蘖能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种子;采集云南松球果,晾晒、风干,待球果开裂取出球果中的种子;2)播种、移栽;用点播方式播种于苗床,等种子萌发结束后移栽,以营养盆作为盆栽容器;3)施肥;肥料为氮肥和磷肥,其中氮肥为尿素,含氮量为46%;磷肥为过磷酸钙,含P2O5为12%,施用量为氮为0‑0.8g/株,磷为0‑1.6g/株,按试验设计将肥料配成水溶液;提高了云南松苗木的萌蘖能力,提高云南松苗木去顶萌蘖穗条的数量和质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