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6542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85463.0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迈铁龙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中创智合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IPC: C08L23/16 , C08L9/02 , C08K3/04 , C08K7/26 , C08K3/26 , C08K3/06 , C08K3/22 , C08K5/09 , E01B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预制板式无砟轨道高聚物隔离层材料及应用,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组份:三元乙丙橡胶75~85份、丁晴橡塑合金材料15~25份、活化剂4~7.5份、热稳定剂1~3份、化学防老剂0.5~1.5份、物理防老剂0.5~1份、炭黑40~60份、气相法白炭黑5~10份、CaCO35~25份、环保增塑剂25~35份、硫化剂1~1.5份、促进剂1.8~2.7份、石蜡油12~23份、氧化锌2~2.5份、硬脂酸1~1.5份、防老剂TMQ0.8~1.5份、硫磺0.4~0.5份、尿素脂BK0.3~0.5份。本发明通过三元乙丙橡胶与丁晴橡塑合金材料的聚合能够在保证产品综合力学性能效果的同时,使隔离层材料具备良好的受压不易破损、不产生龟裂,保证产品优良的回弹性能,从而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被刺穿,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4628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607425.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浙江中创智合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IPC: C08L9/02 , C08J9/00 , C08L7/00 , C08L67/00 , C08L69/00 , C08L57/02 , C08K9/10 , C08K3/04 , C08K7/24 , C08K9/04 , C08K7/26 , C08K13/06 , B32B25/12 , B32B25/14 , B32B25/04 , B32B3/12 , B32B3/28 , B32B3/30 , B32B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用超性能橡胶垫板材料、制备方法及垫板结构,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天然橡胶20‑30份,丁腈橡胶50‑70份,热塑性聚酯弹性体20‑30份,改性中空纤维25‑30份,介孔纳米碳酸钙10‑30份,改性碳纳米管15‑20份,聚碳酸酯8‑10份,石油树脂10‑15份,硫化活化剂2‑4份,防老剂2‑4份,硫化促进剂2‑4份,硫化剂1‑3份,分散剂4‑6份,发泡剂3‑6份。本发明通过采用天然橡胶与丁腈橡胶混合作为橡胶主体,兼具了天然橡胶的优良弹性以及丁腈橡胶的优良力学性能,同时通过添加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聚碳酸酯以及多种增强填料组合,大大的提高垫板的硬度、拉伸强度、静刚度等力学性能,能够提高橡胶垫板的力学性能,避免使用过程中的受压开裂,同时保证了垫板的弹性与减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62894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0607425.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浙江中创智合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IPC: C08L9/02 , C08J9/00 , C08L7/00 , C08L67/00 , C08L69/00 , C08L57/02 , C08K9/10 , C08K3/04 , C08K7/24 , C08K9/04 , C08K7/26 , C08K13/06 , B32B25/12 , B32B25/14 , B32B25/04 , B32B3/12 , B32B3/28 , B32B3/30 , B32B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用超性能橡胶垫板材料、制备方法及垫板结构,包括如下按重量份计的组分:天然橡胶20‑30份,丁腈橡胶50‑70份,热塑性聚酯弹性体20‑30份,改性中空纤维25‑30份,介孔纳米碳酸钙10‑30份,改性碳纳米管15‑20份,聚碳酸酯8‑10份,石油树脂10‑15份,硫化活化剂2‑4份,防老剂2‑4份,硫化促进剂2‑4份,硫化剂1‑3份,分散剂4‑6份,发泡剂3‑6份。本发明通过采用天然橡胶与丁腈橡胶混合作为橡胶主体,兼具了天然橡胶的优良弹性以及丁腈橡胶的优良力学性能,同时通过添加热塑性聚酯弹性体、聚碳酸酯以及多种增强填料组合,大大的提高垫板的硬度、拉伸强度、静刚度等力学性能,能够提高橡胶垫板的力学性能,避免使用过程中的受压开裂,同时保证了垫板的弹性与减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0746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04560.X
申请日:2020-01-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隧道轨道单元、装配式隧道轨道及其变形维修方法,涉及铁路轨道领域。装配式隧道轨道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挡台、预制长枕、预制轨道板、设置于预制轨道板与隧道的仰拱之间的现浇层及弹性减振层。至少两个挡台间隔设置并形成用于限定预制轨道板的限位空间。预制长枕的上表面设有承轨台,承轨台的表面设有扣件。预制轨道板包括两个轨道板单元和连接件,两个轨道板单元间隙布置并形成容纳预制长枕的安装槽,连接件设置于两个轨道板单元的间隙处并连接两个轨道板单元,每个轨道板单元设有与挡台配合的第一缺口,弹性减振层填充于预制长枕与安装槽的缝隙中,其具有良好的减振降噪功能、变形调整能力,能够降低施工难度且施工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20839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0568333.2
申请日:2018-06-05
Applicant: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 四川睿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的25号道岔板,所述25号道岔板的整体可分为辙叉部分和叉心部分,所述辙叉部分包括两段总长度不小于13.8m的缓和曲线,且所述缓和曲线在长度不小于51.6m内过渡8段不同半径的圆曲线;所述叉心部分是通过缓圆变化的方式实现曲线的过渡和转换。本发明与25号道岔配套使用,可以使高铁的直向通过速度达到400km/h,高于18号和42号道岔的350km/h,使高铁的侧向通过速度达到160km/h,等于42号道岔的侧向通过速度,高于18号道岔通过速度,但道岔的总长度小于42号道岔,长于18号道岔。
-
公开(公告)号:CN1185006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47220.X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M13/00 , G01H17/00 , G06F30/20 , G06F30/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浮置板轨道钢弹簧的损伤检测方法及系统,涉及损伤检测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构建钢弹簧损伤检测模型;获取待检测的浮置板的钢弹簧分布信息,确定待检测的浮置板的多个候选传感器布置位置,进而确定多种候选传感器布置方案;建立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用于生成每种候选传感器布置方案对应的数据集,样本数据集包括多种候选类型的损伤检测数据;基于钢弹簧损伤检测模型及每种候选传感器布置方案对应的数据集,筛选最优传感器布置方案及最优类型,获取待检测的浮置板的实时检测数据,确定待检测的浮置板的钢弹簧损伤信息,具有实现浮置板轨道钢弹簧的损伤的自动化检测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97836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1810735243.8
申请日:2018-07-06
Applicant: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铁拓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时速400公里可动心轨辙叉翼轨及加工方法,所述翼轨轨顶沿线路方向从辙叉实际咽喉处起至心轨轨顶20mm断面处为逐渐抬升的第一斜面,从心轨轨顶20mm断面处起至心轨轨顶30mm断面处为逐渐抬升的第二斜面,从心轨轨顶30mm断面处起至心轨轨顶50mm断面处为逐渐降低的第三斜面;所述翼轨轨顶垂直线路方向从辙叉实际咽喉处起至心轨轨顶50mm断面处为内侧低、外侧高的第四斜面。加工方法:通过数控铣床对所述翼轨从趾端起至心轨轨顶50mm断面处的轨顶进行铣削加工,形成所述四个斜面。本发明通过对翼轨轨顶结构创新设计,降低辙叉区垂向不平顺和轮轨冲击力,减小辙叉区减载率和脱轨系数,提高道岔的安全可靠性和旅客乘坐的舒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964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1317133.2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铁路轨道高聚物弹性元件动静刚度比的评价方法,首先获取了高聚物弹性元件静刚度、动刚度与动静刚度比之间的函数关系;其次,建立能够反映线路实际运营情况以及高聚物弹性元件动力特征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再根据仿真轨道长度确定弹性元件刚度过渡点,实现扣件刚度由静刚度到动刚度的瞬时变化以模拟列车从静止到运动的最不利情况,之后将函数关系代入,并根据线路实际运营状态选取对应的动力学仿真参数(车辆型号、钢轨型号、轨道不平顺状态等),计算不同动静刚度比时的车辆动力安全指标,再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的车辆动力学安全指标限值来确定评价不同动静刚度比的适用性;最后,根据不同动静刚度比的适用性提出适合线路实际情况的设计值。
-
公开(公告)号:CN109657306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1478642.7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铁路扣件弹条损坏识别方法及装置,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将其置为服役状态,再通过建立车辆与钢轨的耦合空间仿真模型,根据所述耦合空间仿真模型获取在钢轨出现波磨情况时车辆与钢轨之间的动力响应数据,然后将动力响应数据作为激励输入至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获得弹条的应力情况,以此对弹条的损坏状态进行识别并得到识别结果,从而实现对铁路扣件损坏的识别,进而可以通过对铁路扣件损坏的识别结果对铁路扣件损坏进行预防,同时减小了对损坏铁路扣件检修的工作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635403B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11476829.3
申请日:2018-12-0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铁路扣件弹条断裂飞溅风险预测方法及装置,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并将其置为服役状态,再建立车辆与所述钢轨的耦合空间仿真模型,根据所述耦合空间仿真模型获取在钢轨出现波磨情况时车辆与钢轨之间的动力响应数据,然后将动力响应数据作为激励输入至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获得弹条的断裂飞溅风险数据,根据根据该断裂飞溅风险数据可以对飞溅轨迹进行模拟,所以可以根据弹条的断裂飞溅风险数据对弹条的飞溅风险进行预测,从而得到风险预测结果,进而实现对弹条断裂飞溅进行较为全面的防护措施,保证列车在运行期间的安全行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