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触网腕臂系统三维点云的二维图像辅助分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7322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910753299.0

    申请日:2019-08-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接触网腕臂系统三维点云的二维图像辅助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接触网腕臂系统三维点云数据;步骤2:采用体素滤波,对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均匀重采样;步骤3:将均匀重采样后的腕臂系统三维点云数据转换为二维图像;步骤4:对步骤3得到的二维图像进行分割,然后依次进行图像闭运算、中值滤波处理,返回三维点云即得到腕臂系统三维点云各个线性部分的分割结果;本发明采用二维图像进行辅助分割,并最终返回接触网腕臂系统各线性部分的高效分割结果,具有抗噪性好、鲁棒性强、精度较高的特点,提高了接触网腕臂系统的分割效果;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不受天气和作业人员的经验判断影响。

    基于位置增强和多尺度融合网络的车厢内人群计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748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225085.X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位置增强和多尺度融合网络的车厢内人群计数方法,具体为:获取用于计数准备的车厢内人群视频,建立车厢内人群图像数据集,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构建位置增强和多尺度融合网络,包括前端、位置注意力模块CAM、可变形尺度感知模块DSM和后端;对位置增强和多尺度融合网络进行训练;将待检测的人群图像输入训练后的网络进行测试,确定计数结果和密度图。本发明实现了对密集人群的自动化统计;解决了严重的多尺度变异性问题,可以实现非固定感受野;具有更高的抗背景干扰能力,更准确的计数结果,以及更清晰的预测密度图。

    一种基于三维点云分割的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21164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810618950.9

    申请日:2018-06-15

    Inventor: 韩志伟 周靖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点云分割的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接触网腕臂三维点云数据获取;步骤2:通过直线检测算法检测分割出接触网腕臂点云数据中的三个线性区域,之后去除点云中的噪声点;步骤3:利用点云之间的距离关系,通过点云聚类分割出接触网腕臂的剩余线性区域4:获取分割出的空间直线的矢量信息,检测接触网定位器坡度。本发明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检测效率高;不受天气、背景和物体表面反射等情况的干扰,检测效果好。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3724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1710493102.5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高速铁路接触网故障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高速铁路接触网支撑装置的二维灰度图像;通过接触网训练集预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并带入faster RCNN中训练,通过训练出的模型提取二维灰度图像中的等电位线并进行分割,获得等电位线区域图片;将获得的等电位线区域图片依次进行如下处理,调整其亮度和对比度、递归Otsu预分割、用ICM/MPM分割、腐蚀膨胀图片,得到等电位线像素点,提取最大连通域并统计等电位像素点区域内的独立连通域个数N;若N>m则判断为等电位线零部件出现散股故障;本发明可准确定位等电位线,提高了故障诊断准确率,符合实际生产需要。

    一种基于静平衡的接触网线索三维动态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0921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654526.5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静平衡的接触网线索三维动态建模方法,利用有限元理论,使用空间内二节点非线性单元构建接触网,采用基于索、杆组合结构的非线性有限元建模方法,根据接触网结构拓扑关系组装刚度矩阵和不平衡力矩阵,建立整体非线性平衡方程;运用牛顿-拉夫逊方法,求解建立接触网加载后的静态几何参数;基于求解获得的接触网静平衡参数,采用三角面片构造法表示接触网三维模型;运用三维空间解析几何方法,对法向量、三角顶点换算矩阵等模型数据进行计算;最终通过实时渲染自动生成高精度接触网三维数字模型。本发明方法大量减少了接触网设计人员手工建模工作,生成的高精度三维模型为后期设计校验提供了精确模型源。

    一种基于NARF和FPFH的接触网零全网三维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2316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445701.X

    申请日:2017-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17/00 G06T7/13 G06T7/30 G06T2207/10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NARF和FPFH的接触网零全网三维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安装有Kinect2.0深度摄像机的检测小车采集接触网初始点云;对初始点云进行预处理;针对接触网点云数据,提取两帧点云中对应关键点,采用归一化对齐径向特征NARF对点云图像边界进行检测,提取表面稳定但邻域深度信息发生变化的NARF关键点;采用快速点特征直方图FPFH算法对NARF关键点进行特征描述,确定两帧初始点云之间的关键点对应关系;利用关键点进行点云配准,通过SAC‑IA将误匹配点剔除;采用ICP算法进行精确配准,得到配准后的完全接触网三维点云模型。本发明能够良好建立可视化接触网全网模型,并有效检测其中缺损绝缘子存在的故障。

    一种高铁接触网斜腕臂管帽丢失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9039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94958.1

    申请日:2016-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95 G06T7/0008 H04N7/1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铁接触网斜腕臂管帽丢失检测方法,通过图像预处理,利用Hough变换定位斜腕臂的位置,根据斜腕臂的倾斜角度将图像旋转至斜腕臂处于水平的方向,通过Canny算子检测边缘后,对图像中同一纵坐标的像素点进行像素灰度值累加,通过像素累加的两个峰值确定斜腕臂的边缘,从而提取斜腕臂图像,最后利用图像的灰度分布规律判断管帽是否丢失。本发明给出客观、真实、准确的检测分析结果,克服了传统人工检测方法的缺陷,检测简单、有效,并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

    一种非接触式接触线几何参数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7111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310071588.5

    申请日:2013-0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接触线几何参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使用采集控制信号等时间间隔的采集高清图像,再利用中值滤波、图像灰度化等技术完成图像预处理;接着使用阈值迭代法及数字形态学去除孤立噪声法,实现对激光光斑中心点的定位以及坐标提取;然后提取匹配的目标区域,并对其横向灰度奇异值检测;再利用“图像坐标系—摄像机坐标系”以及“摄像机坐标系—检测车坐标系”的转换,给出接触线在该处的导线高度和拉出值,再补偿车体振动;最终给出导高、拉出值的精确检测值,将几个参数信息显示在开发的图形化监控界面中。本发明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接触网几何参数的检测效率,简化了算法的同时提高了故障检测的精准性,能较针对性的提高高铁接触网的安全可靠性。

    一种基于SIFT和LBP的点云配准的接触网三维重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99260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456796.1

    申请日:2014-09-1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基于SIFT和LBP的点云配准的接触网三维重建方法,通过体感外设Kinect for Windows获取待重建接触网零部件所在环境初始三维点云数据,对其进行去噪、简化、分割聚类、融合等预处理操作,得到待重建接触网零部件单视角点云数据;然后采用SIFT算法进行关键点提取,并运用均匀模式LBP特征构建关键点描述向量,依照向量间的距离确定不同点云中关键点间对应关系;接着利用粗配准和ICP精配准法完成点云配准,获得待重建接触网零部件完整三维点云数据;最后利用泊松曲面重建法完成三维重建,得到三维模型。本发明方法针对点云配准是影响三维重建速度的关键步骤这一重要因素,运用均匀模式LBP特征来构建关键点描述向量,从而降低向量维数,加快对应关系匹配速度,加速配准,从而提高三维重建的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