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112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30955.4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含钢护板的梁式无砟轨道,包括:轨道支撑座,其包括:两个桁架台座和钢筋桁架,两个桁架台座通过钢筋桁架连接,桁架台座顶端固定有限位凸台和两个钢护板,钢护板和限位凸台之间填充有侧向限位垫块;轨道梁,其两端分别抵接在相邻两个限位凸台上,轨道梁顶端面上设有两条纵向布置的连续式挡肩,连续式挡肩与轨道梁的长度相等;梁端复合吸能调整垫板,其安装在轨道梁端部与限位凸台的间隙中;梁下支撑减振调整垫板,其压接在轨道梁端部底端面和桁架台座顶端面之间。本发明既能适应高速铁路对安全、平顺、稳定的严苛要求,又能在列车脱轨等紧急工况下有效防止列车倾覆冲出线路,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71126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31491.9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铁路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其公开了一种含工字台座梁式无砟轨道,包括:轨道支撑座,其包括:两个工字型桁架台座和钢筋桁架,两个工字型桁架台座通过钢筋桁架横向连接,工字型桁架台座的两侧均具有轨道容纳限位槽;轨道梁,其两端分别嵌设在对应的相邻两个轨道容纳限位槽内,轨道梁上均设有两条连续式挡肩,连续式挡肩与轨道梁的长度相等;梁端复合吸能调整垫板,其对应安装在轨道梁端部与轨道容纳限位槽的间隙中;梁下支撑减振调整垫板,其对应压接在轨道梁端部底端面和工字型桁架台座顶端面之间。本发明既能适应高速铁路对安全、平顺、稳定的严苛要求,又能在列车脱轨等紧急工况下有效防止列车倾覆冲出线路,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882B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572047.X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列车脱轨倾覆全拼装式无砟轨道,包括底座和两个轨道结构,底座包括第一凸台座、第二凸台座和钢筋桁架,第一凸台座和第二凸台座通过钢筋桁架连接;两个轨道结构相同,均包括轨道梁、支承垫板、吸能结构和限位块,轨道梁端部具有限位孔,第一凸台座的第一凸块穿插在其中一个轨道梁的限位孔内;第二凸台座的第二凸块穿插在另一个轨道梁的限位孔内;轨道梁底端与第一凸台座之间以及轨道梁底端与第二凸台座之间均放置有支承垫板;第一凸块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孔之间以及第二凸块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孔之间均填充有吸能结构。本发明可以在列车脱轨后防止其倾覆冲出桥梁或侵入相邻线路,减少人员伤亡,并且不影响钢轨打磨等维修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68588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75837.5
申请日:2023-06-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涂层传感器,属于钢桥关键焊接部位的裂纹检测及监测技术领域,所述涂层传感器包括依次粘接的且均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基体绝缘隔离层、裂纹损伤感知层以及保护层;所述裂纹损伤感知层包括导电纳米涂层,所述导电纳米涂层上设置有电源接口和至少一个检测探针点。涂层传感器由柔性材料制成,因此只要根据正交异性钢桥面板不同开裂部位定制相应的裂纹损伤感知层,就可以在复杂构造细节处有较高的响应灵敏度,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开裂部位的裂纹检测及定位。解决实际钢桥空间构件的复杂构造细节处检测裂纹困难、精度低、定位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1788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572047.X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西南交大铁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列车脱轨倾覆全拼装式无砟轨道,包括底座和两个轨道结构,底座包括第一凸台座、第二凸台座和钢筋桁架,第一凸台座和第二凸台座通过钢筋桁架连接;两个轨道结构相同,均包括轨道梁、支承垫板、吸能结构和限位块,轨道梁端部具有限位孔,第一凸台座的第一凸块穿插在其中一个轨道梁的限位孔内;第二凸台座的第二凸块穿插在另一个轨道梁的限位孔内;轨道梁底端与第一凸台座之间以及轨道梁底端与第二凸台座之间均放置有支承垫板;第一凸块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孔之间以及第二凸块与其相对应的限位孔之间均填充有吸能结构。本发明可以在列车脱轨后防止其倾覆冲出桥梁或侵入相邻线路,减少人员伤亡,并且不影响钢轨打磨等维修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262973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431707.X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L5/1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型试验的三向土压力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隧道工程研究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座,基座的外壁包裹有隔离层,基座的三个相互垂直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分压力测量机构。每个分压力测量机构包括从基座表面向内侧凹陷的测量腔,测量腔中固定连接有液囊,液囊的自由端均固定于承载板上,承载板与测量腔的侧壁密封滑动连接,在承载板远离液囊一侧的测量腔上设置有限位挡台,液囊上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液柱管和排气管,液柱管和排气管密封穿出基座后沿竖直上方延伸。解决了现有模型试验土压力测量技术中仅能测取竖向力以及易受横向力干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2973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011431707.X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L5/17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型试验的三向土压力测量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隧道工程研究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座,基座的外壁包裹有隔离层,基座的三个相互垂直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分压力测量机构。每个分压力测量机构包括从基座表面向内侧凹陷的测量腔,测量腔中固定连接有液囊,液囊的自由端均固定于承载板上,承载板与测量腔的侧壁密封滑动连接,在承载板远离液囊一侧的测量腔上设置有限位挡台,液囊上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液柱管和排气管,液柱管和排气管密封穿出基座后沿竖直上方延伸。解决了现有模型试验土压力测量技术中仅能测取竖向力以及易受横向力干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3997841U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023130975.6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23B31/103 , B23Q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旋转的偏心可调夹持装置,解决了现有偏心调整装置难以实现偏心量的精确调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卡盘夹头;丝杠螺母传动机构包括螺母、丝杠、螺母座,螺母螺纹连接套设在丝杠上,螺母座固定套设在螺母上;卡盘夹头和螺母座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螺母带动螺母座和卡盘夹头沿丝杠轴向移动。本实用新型具有调节方便,调节精度高,各部件运行可靠度高,维修成本与制造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13985493U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22939920.3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L5/17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模型试验的三向土压力测量装置,涉及隧道工程研究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座,基座的外壁包裹有隔离层,基座的三个相互垂直的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分压力测量机构。每个分压力测量机构包括从基座表面向内侧凹陷的测量腔,测量腔中固定连接有液囊,液囊的自由端均固定于承载板上,承载板与测量腔的侧壁密封滑动连接,在承载板远离液囊一侧的测量腔上设置有限位挡台,液囊上连接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液柱管和排气管,液柱管和排气管密封穿出基座后沿竖直上方延伸。解决了现有模型试验土压力测量技术中仅能测取竖向力以及易受横向力干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733956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1920870.7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电振动能量采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扇叶座,扇叶座的外圈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扇叶,扇叶座的末端固定固定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转套,旋转套的表面沿圆周方向固定安装有若干均匀分布的一号永磁体,壳体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安装有若干与一号永磁体一一对应的支杆,支杆上滑动安装有滑板,支杆上套装有抵接于滑板背面的弹簧,且滑板的前侧安装有与一号永磁体磁极相反的二号永磁体,滑板的背面设置有压电振子;本实用新型通过风力驱动转轴旋转,进而带动永磁体旋转,再通过永磁体配合弹簧驱动压电振子往复振动发电,在多风地区使用,可持续稳定发电,从而使其供电更加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