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6758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12176.8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2D7/14 , B60K17/30 , B60K17/3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行走转向机构,属于电动车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它能实现电动车的原地旋转、横向行走及斜向行走功能。方向盘总成的下端设有与前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前齿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铰接的第一连杆;底盘两侧纵梁的两端设有前横梁和后横梁,两侧纵梁中部设有中轴,中轴的中部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联轴节的开口端上部与轮毂转向部铰接,联轴节与前横梁和后横梁两端的通孔铰接,联轴节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主动连杆的中部与中轴固定,主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定位孔与齿条套筒固定。主要用于电动车。
-
公开(公告)号:CN105726046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0066988.0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A61B5/18 , A61B5/04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员警觉度状态检测方法,涉及汽车驾驶员主动安全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地解决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时提示报警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芯片、无线传输技术及外围电路脑电信号处理模块,采集驾驶员处于清醒或疲劳状态的脑电信号数据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编辑冗余字典,对驾驶员行车途中不同时段的脑电信号进行实时采集,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输到脑电信号处理模块;脑电信号运用离散小波变换(DWT)算法去噪,脑电信号的下采样、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驾驶员警觉度状态的模式分类,若判断是驾驶员存在疲劳驾驶情况,则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位于驾驶员座椅上的警示装置对驾驶员进行震动或蜂鸣提醒。主要用于长途驾驶疲劳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10567878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76586.9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T5/002 , G06T5/10 , G06T2207/10021 , G06T2207/30244 , G06T2207/30252 , G06T2207/302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鱼眼摄像头的载重货车行驶障碍物检测及跟踪方法,属于交通车辆主动安全技术领域。其主要步骤:当检测到载重货车倒车时,启动安装于车尾两端的两个已经完成标定和校正的红外鱼眼摄像头同步采集倒车环境图像信息,输出经过拼接处理后的倒车图像,在驾驶室内的显示屏幕上显示。通过双目鱼眼视觉系统获取要追踪的障碍物目标的初始位置和距离,然后利用与低秩矩阵理论相结合的基于粒子滤波的视频目标跟踪算法,实现对障碍物的追踪,在追踪过程中,对图像模板进行实时更新,检查是否有新的障碍物。当检测到车辆拐弯时,启动超声波雷达检测货车旁边一米范围内有障碍物,则显示障碍物位置并发出预警。主要用于大型货车。
-
公开(公告)号:CN105667587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0012176.8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2D7/14 , B60K17/30 , B60K17/3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行走转向机构,属于电动车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它能实现电动车的原地旋转、横向行走及斜向行走功能。方向盘总成的下端设有与前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前齿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铰接的第一连杆;底盘两侧纵梁的两端设有前横梁和后横梁,两侧纵梁中部设有中轴,中轴的中部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联轴节的开口端上部与轮毂转向部铰接,联轴节与前横梁和后横梁两端的通孔铰接,联轴节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主动连杆的中部与中轴固定,主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定位孔与齿条套筒固定。主要用于电动车。
-
公开(公告)号:CN105726046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66988.0
申请日:2016-01-2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A61B5/18 , A61B5/04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驾驶员警觉度状态检测方法,涉及汽车驾驶员主动安全技术领域。它能有效地解决驾驶员处于疲劳驾驶时提示报警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利用芯片、无线传输技术及外围电路脑电信号处理模块,采集驾驶员处于清醒或疲劳状态的脑电信号数据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编辑冗余字典,对驾驶员行车途中不同时段的脑电信号进行实时采集,通过无线传输技术传输到脑电信号处理模块;脑电信号运用离散小波变换(DWT)算法去噪,脑电信号的下采样、脑电信号的特征提取、驾驶员警觉度状态的模式分类,若判断是驾驶员存在疲劳驾驶情况,则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位于驾驶员座椅上的警示装置对驾驶员进行震动或蜂鸣提醒。主要用于长途驾驶疲劳报警。
-
公开(公告)号:CN205903240U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20536229.1
申请日:2016-06-0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睛疲劳检测装置,涉及VR眼镜技术领域。所解决的是眼睛疲劳检测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基本结构是在VR眼镜本体上边连接一个头带,包括连接着眼镜本体右侧和左侧的环形带和眼镜本体上端的上顶带。透镜上方安装有两个摄像头用于检测眼睛疲劳,眼镜本体左侧设有电量指示灯和蜂鸣器,眼镜本体右侧设有电源开关和USB接口,眼镜本体上面设有信号处理器。摄像头安置于对应人眼睛的位置,实时采集使用者的眼动信息,信号处理器对采集到的眼动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眼睛的疲劳状态,并将结果输出至蜂鸣器上提示用户眼睛已经处于疲劳状态,避免使用者损伤视力。本装置适用于眼睛疲劳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05311696U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20009637.1
申请日:2016-01-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2D7/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全转向机构,属于电动车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它能实现电动车的原地旋转、横向行走及斜向行走功能。方向盘总成的下端设有与前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前齿条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其铰接的第一连杆;底盘两侧纵梁的两端设有前横梁和后横梁,两侧纵梁中部设有中轴,中轴的中部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联轴节的开口端上部与轮毂转向部铰接,联轴节与前横梁和后横梁两端的通孔铰接,联轴节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主动连杆的中部与中轴固定,主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穿过定位孔与齿条套筒固定。主要用于电动车。
-
公开(公告)号:CN205160597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844759.8
申请日:2015-10-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机用多孔镜头夹,属于日常夹持类产品技术领域。它能解决更换镜头时需要拆换的繁琐操作问题;包括主体夹和镜头转换架,主体夹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有弹簧,通过铰轴固定,主体夹与镜头转换架之间设有通过压紧弹簧和压紧螺钉连接的旋转枢纽,镜头转换架上均布三个带有标准螺纹镜头安装孔,上夹板前端设有一个镜头孔,上夹板外表面设有一个定位凹点,镜头转换架与上夹板的接触面设有三个定位凸点。上夹板与下夹板相对的夹合内端面均设有软垫。主要用于夹持手机镜头。
-
公开(公告)号:CN205144580U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520878190.7
申请日:2015-11-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A61B5/18 , A61B5/047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的驾驶员脑电信号采集头带,属于驾驶安全技术领域,它能够有效地解决脑电信号采集干电极与人体头部接触状况不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头带为呈环状的中空结构,设置于头带内侧的脑电信号采集干电极,头带内部设有脑电采集器芯片,脑电信号采集芯片通过线缆分别与无线数据传输芯片和脑电信号采集干电极连接,头带前部外部设置有电量指示灯和电源开关。所述脑电信号采集干电极为两组,对称设置。所述的脑电采集芯片为TGAM集成模块,采样频率为512Hz;无线数据发射芯片为FBT06蓝牙模块,传输的波特率是57600B。主要用于机动车驾驶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