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41777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711053050.6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钨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环境光催化技术领域。1、钛片预处理:2、在35vol%的去离子水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0.8wt%氟化铵,充分溶解,得氟化铵溶液,备用;3、将质量百分比为0.04~1wt%的二水合钨酸钠加入上述配置好的氟化铵溶液中,然后加入体积百分比为65vol%的丙三醇,恒温50℃并搅拌30~60分钟,得到电解液;4、将步骤一中预处理后的钛片接电源正级,石墨片或铂片接电源负极,置于步骤三的电解液中,在30~40V的恒压下阳极氧化3~5小时,得到纳米管复合材料,用乙醇和去离子水依次清洗,晾干备用;5、将所得纳米管复合材料置于马弗炉中,以5℃/分钟的速率升温至450℃,并保持恒温2小时,冷却至室温得到钨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
公开(公告)号:CN106399096A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900515.6
申请日:2016-10-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胞培养箱,涉及生物实验仪器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培养体脱离培养环境的条件下放置较长的时间的问题,上箱体内为细胞培养仓9,下箱体4内部设有带弹性支承底座5的激振装置6;上箱体的底板7中间开有通孔,位于细胞培养仓9底部的振动台面8下部设有竖杆,该竖杆穿过底板7的通孔与下箱体中的激振装置6固定;激振功率放大器1的输出与激振装置6连接,激振装置6的振动信号通过振动传感器与振动信号测量仪3连接,振动信号调节控制器2输出端与激振功率放大器1线路连接。所述振动台面8的材质为铝合金板材,振动台面8上设有偶数排列等距螺孔。主要用于细胞培养在实验环境下提供微振动应力刺激。
-
公开(公告)号:CN10369100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747234.8
申请日:2013-12-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三维多孔支架复合层的方法,属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为防止支架由于力学作用有碎屑掉落而引起炎症反应,需要在多孔陶瓷支架表面形成一层包覆膜,羟基磷灰石粉末的加入填补了支架表层的空隙缺陷,从而增强支架强度。采用多孔磷酸钙陶瓷支架,分别用加入了羟基磷灰石的聚乳酸溶液和载入生长因子的水凝胶溶液对多孔陶瓷支架进行复合。水凝胶中负载的生长因子可以在自身扩散作用及高分子水凝胶的缓慢降解的共同作用下缓慢释放到人体所需要的部位,促进组织血管内皮化生长和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支架也逐渐降解,最终转化成骨。主要用于制备三维多孔支架复合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232234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56685.4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04B35/457 ,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ITO微波掺杂烧结的方法,通过金属氧化物和氮化物的掺杂,并借助微波烧结法制备高致密、低电阻的ITO靶材,包含如下的工艺条件:以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作为粘结剂,粘结剂的作用是改善粉末在压制过程的成形性能,提高压坯强度,防止样品脱模后开裂,得到相对密度在95%到99%之间电阻率在2.0×10-4Ω·cm到3.5×10-4Ω·cm之间的ITO靶材目标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法获得的产品致密度高、电阻率低及晶粒尺寸分布均匀。所用的工艺不需要通氧气,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安全性,并且所需设备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351957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237618.6
申请日:2011-08-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氧化度的天然高分子多糖的氧化方法,以还原性多糖为原料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制取水凝胶,采用如下的工艺条件:以高碘酸钠作为氧化剂,以至少一种以下物质:盐酸、硫酸、磷酸、醋酸、甲酸、柠檬酸、具有Lewis酸性质的绿色溶剂离子液为催化剂;调节体系的pH在酸性范围在室温下避光反应4小时,经后处理得到不同氧化度的天然高分子多糖高强度水凝胶。本发明方法获得的产品具有氧化度高,与其它反应物之间的交联更加容易,形成的化学键更加牢固的优点,能形成高强度水凝胶,并且凝胶的降解速率可以得到控制,适合用于制备骨组织功能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2557716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32381.2
申请日:2012-02-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接界面法制备三维多级表面形貌多孔磷酸钙纳米陶瓷的方法,使用甲醇、水溶性钙盐、挥发性碳铵盐、表面活性剂PVP和明胶等、磷酸氢二铵和磷酸氢二钾等为原料采用界面法在聚氨酯泡沫支架上形成碳酸钙多孔坯体,然后通过130℃或以上水热处理及600-1000℃下高温处理,即可得到具有三维多级表面形貌的多孔纳米磷酸钙陶瓷。所得到的最终制品平均孔径可控制在50μm到1000μm之间,平均晶粒尺寸在200nm到1μm之间。孔呈三维贯通的海棉形态,孔壁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
公开(公告)号:CN10250340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25416.7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04B35/447 , C04B35/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溶胶凝胶过程制备半透明陶瓷的方法,主要用于制备人体组织修复材料、人体组织填充材料、装饰材料等,包括以下主要的工艺步骤:3份重量的甲壳素、120~150份重量的微/纳米陶瓷粉末以及500份重量的用于溶解甲壳素的含5%重量份氯化锂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剂配置成陶瓷粉末/甲壳素泥浆;填入模具经去气处理后通入含水空气使泥浆发生原位凝胶化过程而固化赋形,滤除杂质后获得凝胶状初坯,然后经干燥、退火处理以及高温烧结制得致密陶瓷制品,再经热等静压工艺即获得半透明陶瓷制品。本发明可制备复杂形态半透明陶瓷制品,易于成型,产品致密度和强度高且无需高压机等复杂的大型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898893A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1010141120.5
申请日:2010-04-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04B35/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球形陶瓷颗粒制备方法,用于制造用于人体组织修复和填充材料,包括以下主要的工艺步骤:明胶2重量份、羧甲基壳聚糖1重量份、柠檬酸钠0.6份重量,用50~80重量份的水溶解后,加入陶瓷浆料30~50重量份混合后配置成陶瓷/明胶一羧甲基壳聚糖泥浆;经去气处理后加入到油相中,在常温常压环境下搅拌,使泥浆成为溶胶状球形颗粒;再加入戊二醛水溶液使所述球形溶胶状颗粒发生原位凝胶化过程而固化赋形,滤除乳化剂后获得凝胶状球形颗粒,然后经干燥、培烧以及机械整形工艺获得初坯,再经烧结工艺即获得致密球形颗粒制品。本发明具有容易成型,工序少,工艺简单,易于操作,而且无需高压机等复杂的大型设备,产品致密度和强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6304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873957.X
申请日:2019-09-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缺氧型氧化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钨盐加入到有机溶剂中,配制得到溶液A;S2.向所述溶液A中加入TaCl5或NbCl5,并且搅拌均匀得到溶液B;S3.将所述溶液B加入到高压反应釜中,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得到中间物;S4.对所述中间物依次进行离心、洗涤和干燥处理后,即可得到所述缺氧型氧化钨。其中,所述钨盐为WCl6,所述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二甘醇或三甘醇。本发明采用溶剂热的方法,通过掺杂TaCl5或NbCl5的方式,使Ta5+或Nb5+进入到氧化钨的晶格中,形成了氧空位,达到了合成高纯度的W18O49材料的效果。本发明操作简单,具有合成温度低、反应时间短、能耗低和重复性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37350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1119622.1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钼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做法是:将金属钛表面用碳化硅砂纸逐级打磨并化学抛光,再用丙酮和去离子水清洗并干燥。配置电解液:在5vol%去离子水中加入氟化铵,充分溶解。将钼酸盐加入上述配置好的电解液中,搅拌10分钟后,加入95vol%的乙二醇,并在40℃下恒温磁力搅拌至完全溶解。将处理好的金属钛作为阳极,石墨片或铂片作为阴极,在恒定电压下阳极氧化,阳极氧化后的样品在无水乙醇中浸泡12小时,最后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并晾干,得到金属钛样品。将得到的金属钛样品放入程序控温的马弗炉,以5℃/分的恒定速度升温至400~550℃,保温3小时,随炉冷却至室温,即得钼掺杂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薄膜材料。用于光催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