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80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76141.2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车辆走行系统及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轨道、构架、悬浮装置和走行装置,所述轨道内设置有凹槽;所述构架设置在所述轨道的凹槽内;所述悬浮装置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悬浮装置均设置在所述轨道和所述构架之间,每组所述悬浮装置的上顶面均通过悬挂结构与所述构架的下底面固定相连,所述走行装置包括两组导体板和两组走行结构,所述导体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侧壁上,每组所述走行结构与每组所述导体板对应设置,本发明将磁轮的磁阻力转换为驱动力带动磁悬浮车辆运动,所需电机功率较低,提供的驱动力较大,将悬浮力巧妙转换为导向力,通过导向力的负刚度特性可以实现车体导向自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310075145.7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悬浮系统及其永磁轮内径尺寸计算方法,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所述磁悬浮系统包括悬浮架,悬浮架的两侧部设置有驱动装置安装部;轨道基座,轨道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侧壁朝远离轨道基座的中心面设置,且凹槽的侧壁与水平面形成有锐角;以及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导体板和磁轮换向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永磁轮和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连接在驱动装置安装部上,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磁轮换向装置与永磁轮传动连接,磁轮换向装置通过支撑基座连接在悬浮架上,导体板设置在凹槽的侧壁上,且永磁轮的回转中心面与导体板的顶部平面平行设置。本磁悬浮系统为一体化结构,能够同时实现悬浮、驱动及导向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419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56614.7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2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磁悬浮汽车悬浮导向性能的装置,包括:悬浮轨道、磁性导体条、悬浮结构和导体外圈,所述磁性导体条设置在所述悬浮轨道内,所述磁性导体条固定设置在所述悬浮轨道中部,所述磁性导体条的底面与所述悬浮轨道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悬浮结构设置在所述悬浮轨道正上方;所述导体外圈设置为圆环型,所述导体外圈套设在所述悬浮结构的侧壁上,所述导体外圈的宽度与所述悬浮结构的宽度相同,所述导体外圈的内壁与所述悬浮结构的侧壁外表面固定相连。本发明通过增设导体外圈,对轨道产生的镜像磁场再利用,提高悬浮性能的同时增大悬浮力饱和时的极限转速即增大了磁浮汽车的载重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04772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678079.2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永磁电动悬浮装置和永磁电动悬浮方法,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包括悬浮系统,所述悬浮系统的轴向对称设置有驱动系统,且悬浮系统和驱动系统之间还设置有隔离层;所述悬浮系统包括磁轮、与磁轮电磁感应的无磁良导体和支架,所述支架和磁轮均为圆环,所述磁轮套设在支架的外圆周,所述驱动系统通过电磁感应直接驱动磁轮旋转。所述磁轮由环形永磁体阵列构成,所述永磁体采用径向充磁规律和切向充磁规律形成四对极。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永磁电动悬浮轮技术通常以单轴旋转电机为驱动源,通过中间传动机构或联轴器与磁轮连接,实现磁轮旋转运行,所构成的动力系统结构复杂,空间占用率大,动态性能差,不易于控制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81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075145.7
申请日:2023-02-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悬浮系统及其永磁轮内径尺寸计算方法,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所述磁悬浮系统包括悬浮架,悬浮架的两侧部设置有驱动装置安装部;轨道基座,轨道基座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凹槽的侧壁朝远离轨道基座的中心面设置,且凹槽的侧壁与水平面形成有锐角;以及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导体板和磁轮换向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永磁轮和旋转电机,旋转电机连接在驱动装置安装部上,旋转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磁轮换向装置与永磁轮传动连接,磁轮换向装置通过支撑基座连接在悬浮架上,导体板设置在凹槽的侧壁上,且永磁轮的回转中心面与导体板的顶部平面平行设置。本磁悬浮系统为一体化结构,能够同时实现悬浮、驱动及导向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3482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45808.X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L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轮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涉及磁浮列车技术领域,包括车体、导轨系统、磁轮系统和动力系统,所述导轨系统包括两个导体板,两个所述导体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车体两侧,所述磁轮系统设置有至少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磁轮系统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两侧壁上,所有所述磁轮系统与所述导体板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动力系统驱动每个所述磁轮系统旋转。本发明的优点为:通过控制电动机带动磁轮系统旋转进行驱动,电动机控制策略简单,建设成本低;通过将磁轮的制动力转换为驱动力带动磁悬浮车体运动,工作效率高且驱动力大。
-
公开(公告)号:CN11640477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678079.2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永磁电动悬浮装置和永磁电动悬浮方法,涉及磁悬浮技术领域,包括悬浮系统,所述悬浮系统的轴向对称设置有驱动系统,且悬浮系统和驱动系统之间还设置有隔离层;所述悬浮系统包括磁轮、与磁轮电磁感应的无磁良导体和支架,所述支架和磁轮均为圆环,所述磁轮套设在支架的外圆周,所述驱动系统通过电磁感应直接驱动磁轮旋转。所述磁轮由环形永磁体阵列构成,所述永磁体采用径向充磁规律和切向充磁规律形成四对极。本发明用于解决现有永磁电动悬浮轮技术通常以单轴旋转电机为驱动源,通过中间传动机构或联轴器与磁轮连接,实现磁轮旋转运行,所构成的动力系统结构复杂,空间占用率大,动态性能差,不易于控制等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34827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645808.X
申请日:2022-06-09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60L1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轮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涉及磁浮列车技术领域,包括车体、导轨系统、磁轮系统和动力系统,所述导轨系统包括两个导体板,两个所述导体板分别设置在所述车体两侧,所述磁轮系统设置有至少两个,其中两个所述磁轮系统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两侧壁上,所有所述磁轮系统与所述导体板之间设置有空隙,所述动力系统驱动每个所述磁轮系统旋转。本发明的优点为:通过控制电动机带动磁轮系统旋转进行驱动,电动机控制策略简单,建设成本低;通过将磁轮的制动力转换为驱动力带动磁悬浮车体运动,工作效率高且驱动力大。
-
公开(公告)号:CN116080413B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376141.2
申请日:2023-04-11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车辆走行系统及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包括轨道、构架、悬浮装置和走行装置,所述轨道内设置有凹槽;所述构架设置在所述轨道的凹槽内;所述悬浮装置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悬浮装置均设置在所述轨道和所述构架之间,每组所述悬浮装置的上顶面均通过悬挂结构与所述构架的下底面固定相连,所述走行装置包括两组导体板和两组走行结构,所述导体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侧壁上,每组所述走行结构与每组所述导体板对应设置,本发明将磁轮的磁阻力转换为驱动力带动磁悬浮车辆运动,所需电机功率较低,提供的驱动力较大,将悬浮力巧妙转换为导向力,通过导向力的负刚度特性可以实现车体导向自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4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256614.7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01B25/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悬浮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提高磁悬浮汽车悬浮导向性能的装置,包括:悬浮轨道、磁性导体条、悬浮结构和导体外圈,所述磁性导体条设置在所述悬浮轨道内,所述磁性导体条固定设置在所述悬浮轨道中部,所述磁性导体条的底面与所述悬浮轨道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悬浮结构设置在所述悬浮轨道正上方;所述导体外圈设置为圆环型,所述导体外圈套设在所述悬浮结构的侧壁上,所述导体外圈的宽度与所述悬浮结构的宽度相同,所述导体外圈的内壁与所述悬浮结构的侧壁外表面固定相连。本发明通过增设导体外圈,对轨道产生的镜像磁场再利用,提高悬浮性能的同时增大悬浮力饱和时的极限转速即增大了磁浮汽车的载重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