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矿法漏斗放矿量的统计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089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529402.6

    申请日:2023-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矿场地下采矿技术领域,是一种留矿法漏斗放矿量的统计方法即装置,其前者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采场内漏斗分界线切分放矿前各放矿漏斗上部的采场空间体积;扫描放矿前各漏斗上部的采场空间体积;开始按计划放矿量体积放矿;扫描放矿后各漏斗上部的采场空间体积;计算实际放矿量体积;判断实际放矿量体积是否等于计划放矿量体积;本发明通过两次扫描和数据处理计算漏斗放矿量,预测漏斗上方的矿堆中间是否形成了悬空区,以及计算悬空区的大小,具有更高的精确度以及更快捷的优点,不仅减少了放矿工作人员的工作记录以及人工记录存在的误差,还能有效减少工作人员陷入悬空区的危险,实现了智能化采矿的目的。

    一种针扎式不规则物料分离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08016900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1206614.5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离机构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针扎式不规则物料分离机构,砧板上面放置簸箕板,布兜左侧固定有出料管,机架上固定有固定横梁,固定轴两侧固定于机架,摆动铰链组件对称的套装于取料轴,取料轴两侧固定于机架,摆动铰链组件均匀地套装于取料轴,提升轴两侧固定于机架,摆动铰链组件一侧焊接提升杆,另一侧焊接拉线杆,拉线杆末侧有拉索,系在回程摆杆上的拉索和系在提升杆一侧的拉线杆上的拉索均与提升动力源连接,系在取料杆一侧的拉线杆上的拉索与取料动力源连接,取料动力源和提升动力源分别自动提供间歇式动力,轴承两侧安装有卡簧,用于保证摆动铰链组件在取料轴上的轴向定位。本发明既可分离普通规则物料,又可分离特殊不规则物料,且不受物料大小的影响。

    一种含夹石急倾斜薄矿脉群/组的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5657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711206641.2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采矿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夹石急倾斜薄矿脉群/组的开采方法,该方法将急倾斜薄矿脉群/组及夹石层视作一个完整矿体,在将矿体划分为矿块,矿块分层开采,矿块内先在利用上向浅孔采夹石层,崩落废石从脉内人工溜井放出;再利用水平炮孔采矿脉群/组,崩落矿石铺平作为回采作业平台继续作业;如此反复,直至采至上一中段底柱后,矿块回采结束进行大量放矿。本发明的工艺特点综合了留矿采矿法、削壁充填采矿法、巷道式采矿法的优点,能够最大量回收矿石,解决了单一采矿方法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采矿效率。

    一种改进型急倾斜薄矿脉的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29743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711209393.7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采矿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急倾斜薄矿脉的开采方法。将矿体划分为矿块,矿块内只有底柱和间柱,不留顶柱;矿块内上下部矿段采用相同采幅落矿,下部较薄矿段先采围岩,崩落废石从脉内人工溜井放出,再采矿石,崩落矿石铺平作为回采作业平台继续作业,若崩落矿石量不够,则通过脉内充填井补充一部分矿石,如此反复直到采至矿体宽度过渡地段;上部较厚矿段落矿时,通过漏斗放出一部分矿石,将余下的矿石铺平作为回采作业平台继续作业,如此反复直至采下上中段底柱,之后下部采场放出全部矿石。本发明能够最大量的回收矿石,避免废石混入,解决了单一采矿方法的不足;随着矿脉条件变化情况可相应调整采矿方案,回采工艺灵活。

    一种含夹石急倾斜薄矿脉群/组的开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05657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711206641.2

    申请日:2017-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采矿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夹石急倾斜薄矿脉群/组的开采方法,该方法将急倾斜薄矿脉群/组及夹石层视作一个完整矿体,在将矿体划分为矿块,矿块分层开采,矿块内先在利用上向浅孔采夹石层,崩落废石从脉内人工溜井放出;再利用水平炮孔采矿脉群/组,崩落矿石铺平作为回采作业平台继续作业;如此反复,直至采至上一中段底柱后,矿块回采结束进行大量放矿。本发明的工艺特点综合了留矿采矿法、削壁充填采矿法、巷道式采矿法的优点,能够最大量回收矿石,解决了单一采矿方法的不足;可以大大提高采矿效率。

    一种同步形成间隔矿柱的中深孔房柱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46182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31998.4

    申请日:2016-08-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C4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采矿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步形成间隔矿柱的中深孔房柱法,本方法将框体每隔100m划分为一个盘区,盘区间留5m宽的连续矿柱,盘区内每隔20m布置一个矿块,矿块高度25-35m;矿块内,矿房跨度为15m,间隔矿柱宽度为5m,间隔矿柱尺寸为5×6-5×8m,顶柱厚3m,底部结构垂高8-12m,本发明沿矿房两侧开凿两条凿岩上山,可以控制矿房边界和便于回采柱间隔矿柱,同时采空区形态规整,可提高矿石回收率;回采全部采用中深孔,且中深孔凿岩在矿块进入落矿前全部完成,缩短了矿块回采周期;矿房内矿石和间隔矿柱石同步回采,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间隔矿柱逐渐形成。

    一种束状深孔爆破回收顶柱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829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490002.X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束状深孔爆破回收顶柱的方法,先选择两个相邻近的间柱,在每个间柱中心自下向上开掘行人天井,再在间柱顶部的顶柱内开掘凿岩巷道,设置两个潜孔钻机凿岩中心,布置等间距的深孔排面线,以向外发散束状型布置,并依次编号;在每一排深孔排面线上自上而下开凿三个等间距的深孔,形成三排爆破面,装填爆破炸药,构成小抵抗线大孔底距的爆破网络;爆破时采用复式导爆索网络,第一排爆破面的爆破孔为1段,第二排爆破面的爆破孔为2段,第三排爆破面的爆破孔为3段,完成顶柱的爆破回收。本发明实现了小抵抗线大孔底距的爆破网络,极大的回收了矿柱资源,提高了顶柱资源回收率,降低了损失。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