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36504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400036.8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F23R5/00
Abstract: 为了解决基于现有的喷嘴结构进行热辐射效应考核时,因局部热流过高而导致热流均匀性较低,最终无法真实反映目标表面强爆炸场的热辐射作用效果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二维均匀分布的气固燃烧喷嘴结构,该结构包括输送管道和喷嘴主体;其中,喷嘴主体呈鸭嘴式结构,喷嘴主体内设有空腔,主管道与喷嘴主体的后端端部连接且与空腔连通;喷嘴主体的前端端部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喷射孔,喷射孔与空腔连通,整体结构简单,且可实现二维均匀分布的热流,基于此结构获得的热辐射场,可真实地反映目标表面强爆炸场的热辐射作用效果,进而为热辐射考核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127691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891359.7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级轻气炮温度测量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测量二级轻气炮高压锥段处温度的方法,用于解决二级轻气炮高压锥段处由于高温、高压,导致无法采用常见温度传感器对其温度进行测量的不足之处。该用于测量二级轻气炮高压锥段处温度的方法在高压锥段与发射管之间设置锥段延长段、烧蚀环,所述锥段延长段上设置有径向测温孔,用于设置测温仪器的测温探头;本发明能够在不破坏二级轻气炮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实现对二级轻气炮高压锥段处的温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031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85187.8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轻气炮锥段的内流道结构,属于实验室超高速发射装置领域。针对现有常用锥段内流道结构中,入口段和出口段之间通过直线过渡形成锥形过渡面,该结构下高压气体内能损耗大,活塞对锥段的冲击力大,传递到弹丸的动能转化效率低的问题,通过设计轻气炮锥段的内流道形状,将原有直线过渡方式改为余弦曲线过渡方式,有效提高高压气体内能到弹丸动能的转化效率,减小活塞入锥产生的撞击效应。本发明中余弦曲线与入口段的连接点记为起点C,C点的切线斜率为0,余弦曲线与出口段连接点记为终点E,E点的切线斜率为0,余弦曲线的切线斜率自起点C至终点E由0逐渐变化至‑1再逐渐变化至0。
-
公开(公告)号:CN11633728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400037.2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G01K1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戈登式热流传感器及测量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热流传感器测量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该热流传感器包括外壳及设置在外壳内的检测单元,其中检测单元包括热沉体和热敏感元件,该传感器通过在外壳的周向内壁及顶部内壁设有相互连通的内壁空腔,有效屏蔽了现场环境的噪声干扰;同时,热沉体轴向的截面呈十字形结构,并沿轴向设有长通孔,热敏感元件穿过长通孔作为信号正极,热沉体作为信号负极,信号正极和信号负极分别连接外接测压装置,以此避免了传统的热敏感元件与热沉体因焊接而导致传输信号不稳定等问题,进而大幅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280046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46553.7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G01C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运动参数测量方法,利用布设在飞行器运动轨迹地面投影附近的若干微型声学测量测点,每个测点包括1个声学传声器及其配套设备,利用测量到的飞行器超音速飞行时产生的激波信号到时差,可以迅速、准确地给出飞行器运动的轨迹、速度、时变的加速度等参数。给出了飞行器运动的完整数学描述,解决了通过测量运动轨迹附近激波信号到时差推算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及其高阶微分量的问题,为飞行器运动参数测量提供了一种新颖、廉价、精确、便捷、实用的技术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34982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56261.8
申请日:2024-04-16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8/213 , G01S17/42 , G01S17/58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DV监测空间的碎片撞击在轨感知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监测技术易受到结构形状、温度和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导致无法准确获取撞击位置和撞击能量的问题,具体包括:在舱壁内侧布置多个激光探头,以监测舱壁内表面的粒子;当空间碎片撞击舱壁时,舱壁内表面的粒子产生扰动,各个激光探头发射激光至舱壁内表面,并接收经舱壁内表面反射的激光产生多普勒频移得到相应的频率信号,基于最先出现频率信号的四个测点获取信号的时间差计算碎片撞击点的位置坐标,该方法及装置可实现原位非接触测量,准确地得到撞击位置,且不受结构形状、温度和复杂电磁环境的影响,该方法为航天器在轨运行安全提供可靠准确的监测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9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93711.6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F41B1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载破片群的高压发射装置及其杀伤效应模拟方法,解决了现有的考核装备可重复性差,难以达到精准加载的问题,具体包括一侧设有开口的高压气室、一端与高压气室开口连接的发射管、位于发射管另一端外侧的靶板;高压气室连接有高压气瓶组件,高压气室的开口处设有快开阀;快开阀位于高压气室内;发射管内部设有多个弹道,每个弹道的轴线分别与发射管的轴线平行,且每个弹道两端分别与高压气室及外界连通;每个弹道内设有一个圆柱体状的破片模拟弹,破片模拟弹与对应弹道同轴,且破片模拟弹外径与对应弹道内径相匹配;破片模拟弹外壁上绕其周向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与对应弹道内壁接触,用于密封及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47345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84702.X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G06F18/27 , G06F18/243 , G06F18/23213 , G06F18/15 , G01P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采用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预测弹丸速度的方法,用于解决传统方式难以对弹丸的速度进行预测计算的不足之处。该基于机器学习预测弹丸速度的方法首先采用聚类算法检测并删除弹丸发射的数据样本集中的异常数据样本,再根据数据样本集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多个弹丸速度预测模型,并对多个弹丸速度预测模型进行交叉验证和模型评估,最后利用多个弹丸速度预测模型建立分层集成模型生成集成的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2566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18804.7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G01M13/003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PDV测量快开阀开启特性的系统和方法,用于解决快开阀开启时高压高速气流对接触式测试元件的干扰与破坏,导致测试元件的测量精度降低及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本发明主要利用PDV系统对快开阀中的阀芯运动进行非接触式测量,通过快开阀中的排气腔向外排气,使得阀芯在气压差的作用下进行开启运动,通过激光器提供给光纤探头上的激光经过透光孔入射到阀芯的中央位置上,入射激光经反射传输至光纤探头,然后光纤探头将采集到的阀芯运动信息传输给激光器,与激光器连接的示波器采集并记录阀芯开启运动信息。本发明可有效避免快开阀在开启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高压高速气流对测量系统的破坏,延长了测量系统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465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04476.0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热辐射模拟系统热辐射加载面积小、热流强度低等技术问题,而建立一种基于热化学燃烧的热辐射模拟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控制单元用于对执行单元发送动作指令并监控执行单元的执行状态,执行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单元、混合单元及输出单元,输入单元包括气体输入单元和固体存储装置,其中,固体存储装置内装载铝粉;气体输入单元包括并列设置的氧气输入装置和氮气输入装置,氮气、氧气和铝粉在混合单元内混合形成气固混合物,并进入输出单元,在输出单元内进行热化学燃烧后形成热辐射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