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981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76257.0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H04N25/62 , H04N25/532 , H04N23/7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MOS图像传感器的寄生光感应校正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多曝光大动态范围瞬态图像的寄生光感应校正方法,解决了现有的寄生光感应校正系统复杂度高,现有的校正方法不适用于成像目标光强变化快的瞬态成像技术问题。本方法可通过多曝光大动态范围瞬态成像系统原有的结构实现,包括选取全局快门型CMOS图像传感器和像增强器并将其进行耦合,根据像增强器的余辉强度曲线建立以全局快门型CMOS图像传感器每行像素的读出时间为单位时间的余辉强度表达式,在像增强器的余辉时间内获取全局快门型CMOS图像传感器的N帧曝光图像,并对其去本底后进行寄生光感应校正,实现寄生光感应的消除,提高获取的瞬态图像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091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76370.1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G04F10/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延时链型时间数字转换器中,被测信号到达延时链和边沿检测电路的线延时不同,带来的延时链过长和第一个延时单元过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延时链型时间数字转换器的采样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本发明首先将延时链第一个延时单元的输出作为边沿检测电路的输入信号,再通过细粒度信号检测电路判断有效被测信号是否在前一个粗粒度时钟上升沿已进入延时链中,最终通过边沿跳变信号和细粒度时间标志信号综合判断是否产生有效时间信息,克服了边沿检测电路建立时间导致的延时链过长和不同延时链长度不同的问题,使得不同延时链的长度保持相对一致且最短。
-
公开(公告)号:CN11340687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0552223.9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G04F1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脉冲信号测量技术,具体涉及基于特征点的脉冲信号高时间精度测量方法和系统,以解决现有测量纳秒量级脉冲信号时,需要高端示波器导致硬件成本高,且脉冲信号时间的稀疏特性造成示波器高频采样功能的浪费和数据冗余的技术问题。包括:选择待测脉冲信号具有表征特征点或起跳点的阈值电压VTHi和测量时间量程;待测脉冲信号每次越过阈值电压VTHi时,相应的电压比较器则产生快速跳变信号,TDCi记录该快速跳变信号到达时间Ti‑1,Ti‑2,……,并将时间信息和相应跳变类型输出至时间寄存器,直至到达测量时间量程;读出电路读出时间信息和跳变类型,并计算各阈值电压持续的时间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469927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78185.9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G06T5/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融合方法,为解决目前高低增益两幅图像融合常采用的阈值比较法,使用前工作量大,若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阈值漂移,则必须重新进行标定,以及正常融合时,饱和区域和非饱和区域的过渡带容易出现波纹,导致融合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线性度比较的图像融合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融合方法在待得到融合图像中,低增益图像中像素为0对应的位置,将像素设置为高增益图像的像素值,在其他位置,根据高增益图像和低增益图像像素比的情况,对待得到融合图像进行调整,通过线性度比较实现对高增益图像和低增益图像的融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执行上述融合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50911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211176370.1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G04F10/0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延时链型时间数字转换器中,被测信号到达延时链和边沿检测电路的线延时不同,带来的延时链过长和第一个延时单元过宽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延时链型时间数字转换器的采样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本发明首先将延时链第一个延时单元的输出作为边沿检测电路的输入信号,再通过细粒度信号检测电路判断有效被测信号是否在前一个粗粒度时钟上升沿已进入延时链中,最终通过边沿跳变信号和细粒度时间标志信号综合判断是否产生有效时间信息,克服了边沿检测电路建立时间导致的延时链过长和不同延时链长度不同的问题,使得不同延时链的长度保持相对一致且最短。
-
公开(公告)号:CN1162490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739090.7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H04N25/701 , H04N25/73 , H04N23/73 , H04N19/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线扫描传感器的时间压缩图像连续获取方法,用于解决条纹相机对目标场景的超快压缩成像技术受限于条纹管工作原理,导致时间分辨在皮秒至亚纳秒量级、且存在空间分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选定像素分辨率为M×N的线扫描图像传感器;制作伪随机掩膜板并覆盖于传感器光敏区上;选定所要获取的时间压缩图像分辨率M×L;将目标场景成像于传感器光敏区;在起始时刻对目标场景进行曝光和图像获取,曝光结束计i=0;执行扫描输出,接收记录图像数据,完成一行图像输出;光敏区曝光继续进行图像获取,曝光结束执行i=i+1;若i≤L,进行下一行图像输出,直至i>L;获得目标场景的时间压缩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5082333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530273.1
申请日:2022-05-16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G06T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去模糊方法,为解决目前图像去模糊处理方法中,基于总变分模型的方法对正则项系数较敏感,且基于总变分模型和其改进形式的方法都是均等对待所有的图像梯度,导致恢复的图像趋于平滑,不易保持边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归一化加权总变分法的图像去模糊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给正则项系数归一化加权,使得恢复的图像在平滑区域保持梯度稀疏,在边缘区域保持锐利。同时,归一化加权使得不同锐利程度的边缘都能得到较好的保持,不会出现只能保持最锐利边缘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411520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553086.0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图像传感器及高速成像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时间分辨的图像传感器结构及驱动方法,以解决现有高时间分辨连续成像系统存在的系统规模较大、光学分光一致性难以保证、系统灵敏度下降,以及片上存储的超高速图像传感器的设计加工难度大、生产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该图像传感器结构包括传感器供电电路、分组交错排列的5T像素结构图像传感器阵列、曝光驱动单元、读出时序驱动电路、像素信号列处理电路及传感器输出电路。本发明还提出基于上述图像传感器结构的驱动方法,对两组像素组进行独立曝光、转移和读出控制,实现了在同一传感器像面内的多幅高时间分辨图像的连续获取。
-
公开(公告)号:CN116528067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310554020.2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IPC: H04N25/532 , H04N23/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CMOS图像传感器的图像获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局快门型CMOS图像传感器的高时间分辨图像获取方法,解决了普通全局快门型CMOS图像传感器难以实现高时间分辨图像直接获取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全局快门型CMOS图像传感器的像素结构特征,进行特殊驱动时序设计,所需驱动系统简单,改进成本较低,能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和成本的前提下,显著提高成像系统的时间分辨能力;可实现极短的曝光时间,使高时间分辨成像系统不需要依赖MCP像增强器的光快门功能,有效提高成像系统的空间分辨能力;同时可根据成像目标对时间分辨的要求,灵活调整图像的曝光时间,可实现最小纳秒量级的超高时间分辨图像获取,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624902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741674.8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片上存储的超快时间压缩图像获取方法,用于解决条纹相机对目标场景的超快压缩成像技术受限于条纹管工作原理,导致时间分辨在皮秒至亚纳秒量级、且存在空间分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分别选定像素分辨率为M×N和M×L的像素区为成像光敏区和成像存储区;制作伪随机掩膜板覆盖于成像光敏区上,覆盖不透光掩膜板在成像存储区上;将目标场景成像于成像光敏区像面;对目标场景进行曝光和初始图像,成像光敏区图像沿电荷存储转移方向整体转移一行;转移结束后,成像光敏区曝光继续进行图像获取,曝光结束执行i=i+1;若i≤L,进行下一行图像输出,直至i>L,获得目标场景的时间压缩图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