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4477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20529.0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己糖激酶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对枯草芽孢杆菌来源的己糖激酶进行计算机辅助的半理性设计和酶分子改造,将计算模拟的突变位点氨基酸残基进行实验验证,筛选获得了热稳定性提高的己糖激酶突变体,其中K179D突变体在50℃下孵育60min,残余酶活力为69%,而野生型己糖激酶在相同处理条件下活性仅残留18%。与野生型己糖激酶相比K179D突变体的比活性没有显著变化。本发明为其在临床诊断试剂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95881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75571.5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12N9/90 , C12N15/61 , C12N15/70 , C12N1/21 , C12N11/089 , C12N11/091 , A23L33/17 , A61K38/52 , A61P3/04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底物转化率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及其固定化方法,该高底物转化率的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底物转化率高,经固定化后,具有较高的操作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9654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53666.X
申请日:2016-03-1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K31/7048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352 , A61K31/7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选择性胱硫醚β合成酶抑制剂及其在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公开了具有通式(Ⅰ)或通式(Ⅱ)或通式(Ⅲ)或通式(Ⅳ)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以接受的盐、溶剂化物或前药用于抑制胱硫醚β合成酶活性的用途;以及其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该高选择性胱硫醚β合成酶抑制剂对CSE的活性没有显著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1353682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50869.9
申请日:2008-09-0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促进微生物全细胞催化合成腺苷甲硫氨酸的方法,涉及利用微生物全细胞催化合成高价值化合物的技术领域。技术特征在于:以能表达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重组大肠杆菌细胞作为酶源,通过向催化合成SAM的反应体系中直接加入低浓度的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从而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在反应底物三磷酸腺苷和L-甲硫氨酸存在的条件下催化合成SAM,反应8小时SAM合成量达到13.4g/L,底物转化率超过95%。本发明简化了全细胞催化合成SAM时对微生物细胞进行通透化处理的繁琐程序,避免了高浓度通透剂对细胞膜的损伤从而导致细胞内酶源的丢失以及细胞的裂解,最终提高了腺苷甲硫氨酸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55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36414.0
申请日:2024-01-3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对明串珠菌来源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进行计算机辅助的半理性设计和分子改造,结合定点突变和实验验证,筛选获得了热稳定性提高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突变体,其中T412W突变酶在50℃下孵育60min,残余酶活力为73%,而野生型酶在相同处理条件下则完全失活,本发明为其在临床诊断试剂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68653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474062.0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12P17/12 , C12N11/089 , C12N15/53 , C12N1/21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固定化大肠杆菌细胞制备5‑甲基吡嗪‑2‑羧酸的方法,如下:步骤一、利用大肠杆菌BL21(DE3)分别发酵培养表达二甲苯单加氧酶、苯甲醇脱氢酶和苯甲醛脱氢酶的重组大肠杆菌细胞,离心获得菌体;步骤二、将所述菌体重悬后与聚乙烯亚胺和戊二醛混合搅拌混匀,制备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细胞;步骤三、以2,5‑二甲基吡嗪为底物,以所述固定化重组大肠杆菌细胞为催化剂,催化合成5‑甲基吡嗪‑2‑羧酸。本发明中给出了能高效可溶性表达二甲苯单加氧酶(XMO)、苯甲醇脱氢酶(BADH)和苯甲醛脱氢酶(BZDH)的重组大肠杆菌构建方法以及大肠杆菌细胞固定化方法,可高效催化合成5‑甲基吡嗪‑2‑羧酸。
-
公开(公告)号:CN107058273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311657.3
申请日:2017-05-0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来源于人胱硫醚β‑合酶的血红素结合域片段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其序列如序列表中的SEQ ID NO:1所示,包含来源于人胱硫醚β‑合酶的血红素结合域片段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作为可视化蛋白表达融合标签的用途;一种融合表达载体,是将六个组氨酸、包含人胱硫醚β‑合酶的血红素结合域片段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和凝血酶酶切位点基因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载体而获得,一种可视化融合蛋白表达系统,至少包括上述的融合表达载体;能解决通过肉眼观察重组蛋白在表达及纯化过程中变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479036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05721.2
申请日:2014-11-26
IPC: C08B3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硫酸酯化绞股蓝多糖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硫酸酯化绞股蓝多糖免疫活性低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在三口瓶中加入三氧化硫-吡啶和有机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绞股蓝多糖粉末,体系置于已经预热好的水浴装置中,恒温反应。结束后待体系冷却至室温,用NaOH溶液调节PH到7.0,加入乙醇过夜沉淀,次日离心,干燥即得硫酸酯化绞股蓝多糖。本发明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方法制备得到绞股蓝多糖产品,采用氯化钡-明胶浊度法测其各自的取代度。制备的硫酸酯化绞股蓝多糖产品具有较高的免疫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285085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810017357.5
申请日:2008-01-2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整细胞催化合成腺苷甲硫氨酸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发酵培养能大量表达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的重组细胞;(2)使用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作为通透剂对用于催化合成腺苷甲硫氨酸的细胞进行通透化处理;(3)使用经过通透化处理的细胞以L-甲硫氨酸和三磷酸腺苷为原料合成腺苷甲硫氨酸。反应8小时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量可达10-12g/L,底物转化率达到95%以上,并且反应液组份非常简单,大大简化了腺苷甲硫氨酸的提取纯化工艺。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生产高质量的腺苷甲硫氨酸,为腺苷甲硫氨酸的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107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218673.3
申请日:2009-10-2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C09B61/00 , C09B67/54 , A61K36/73 , A23L1/275 , A61K8/97 , A61Q1/02 , A61P35/00 , A61P39/06 , A61K13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蛇莓果实红色素的制备方法,技术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如下:将蛇莓果实洗净后加入提取溶剂,在1~10℃下浸提12~48小时,重复1~3次;蛇莓果实与提取溶剂的体积比为1∶1~10;溶剂pH为1~5;将上述提取液过滤、减压浓缩后用C18固相萃取柱对其进行吸附,并依次用0.01%盐酸的水溶液和乙酸乙酯洗去杂质;采用体积为C18固相萃取柱体积3~6倍的有机溶剂洗脱,将洗脱下的溶液干燥后即得蛇莓果实红色素。本发明不仅提取出蛇莓果实红色素粗品,并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纯品。该红色素能够作为天然色素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中;并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可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该红色素还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的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