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分布式载荷的编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87615B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710277775.7

    申请日:2017-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分布式载荷的编队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卫星自主编队飞行控制方法控制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根据任务需求不同,在同一颗卫星的不同位置处布置分布式载荷,载荷编队由一个主载荷和若干个从载荷组成,编队中所有载荷协同工作,完成给定任务。采用分离式Stewart驱动平台将卫星本体与载荷相连接,分离式电磁音圈作动器代替可伸缩支腿作为执行机构,采用比例微分(PD)控制律,对分布式载荷进行编队控制。该方法满足了分布式光学成像等大口径光学应用系统提出的高精度、高稳定度、超静力学环境等要求,可完成多种空间任务;同时执行机构不消耗工质,不引起微振动,且无需卸载,有效提高了卫星载荷的控制精度。

    卫星分布式载荷的编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8761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277775.7

    申请日:2017-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G1/22 B64G1/24 B64G2001/2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分布式载荷的编队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卫星自主编队飞行控制方法控制精度低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根据任务需求不同,在同一颗卫星的不同位置处布置分布式载荷,载荷编队由一个主载荷和若干个从载荷组成,编队中所有载荷协同工作,完成给定任务。采用分离式Stewart驱动平台将卫星本体与载荷相连接,分离式电磁音圈作动器代替可伸缩支腿作为执行机构,采用比例微分(PD)控制律,对分布式载荷进行编队控制。该方法满足了分布式光学成像等大口径光学应用系统提出的高精度、高稳定度、超静力学环境等要求,可完成多种空间任务;同时执行机构不消耗工质,不引起微振动,且无需卸载,有效提高了卫星载荷的控制精度。

    一种四自由度弯矩作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0796859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369681.9

    申请日:2017-12-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0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自由度弯矩作动器;该弯矩作动器采用压电堆作为执行机构,通过对不同压电单元施加不同的电压,输出大小、方向不同的控制力矩,作用于挠性平面结构上,补偿挠性平面结构的变形。弯矩作动器的底座作为压电作动器安装平面,拉力压电堆沿菱形放大环的短边方向位于拉力菱形放大环中,二者采用过盈配合固连,拉力菱形放大环位于上方;推力压电堆沿菱形放大环的长边方向位于推力菱形放大环中,二者采用过盈配合固连,推力菱形放大环位于下方,且拉力菱形放大环与推力菱形放大环二者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弯矩作动器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具有较大的驱动力和力矩,而且控制精度高,在形状控制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四自由度弯矩作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07968593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1369681.9

    申请日:2017-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自由度弯矩作动器;该弯矩作动器采用压电堆作为执行机构,通过对不同压电单元施加不同的电压,输出大小、方向不同的控制力矩,作用于挠性平面结构上,补偿挠性平面结构的变形。弯矩作动器的底座作为压电作动器安装平面,拉力压电堆沿菱形放大环的短边方向位于拉力菱形放大环中,二者采用过盈配合固连,拉力菱形放大环位于上方;推力压电堆沿菱形放大环的长边方向位于推力菱形放大环中,二者采用过盈配合固连,推力菱形放大环位于下方,且拉力菱形放大环与推力菱形放大环二者的安装方向相互垂直。弯矩作动器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具有较大的驱动力和力矩,而且控制精度高,在形状控制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分离式电磁力耦合卫星载荷指向操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15476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710118415.2

    申请日:2017-03-01

    Inventor: 刘磊 熊敏 唐硕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式电磁力耦合卫星载荷指向操控方法,卫星载荷和卫星本体不直接接触,隔离本体微振动,保证载荷的超静超稳;采用电磁音圈作动器进行姿态指向控制,无需消耗工质,可长期使用,宽带大,响应快速,通过调节电流大小可操控卫星载荷的姿态角,使姿态角达到期望值。实现了超静要求,提高了指向的稳定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