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33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10806.4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6V20/13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75 , G06N3/048 , G06N3/0464 , G06N3/08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联合特征解耦精炼与混淆最小化约束的遥感有向目标识别方法。构建了联合特征解耦精炼与混淆最小化约束的遥感有向目标识别网络,包括基础骨干网络、有向区域建议框生成网络、回归分支、粗分类分支、精细识别分支、混淆最小化损失、交互验证策略,其中,采用精细识别分支可以对目标特征进行解耦和重编码,能够提取目标的判别性表征,实现更加精准的目标识别;采用混淆最小化损失训练精细识别分支,能够进一步提升精细识别分支特征表征能力;采用交互验证策略,能够增强遥感有向目标识别推理的鲁棒性。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遥感有向目标识别方法在特征表征能力存在局限的问题,实现对遥感图像有向目标的精细准确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0918890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835777.8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界扰动引起的航天器柔性部件振动被动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振动冲击被动控制动力学模型,得减振机构的缓冲比;2)给定减振机构的结构参数范围,以减振机构的质量参数及减振机构的体积参数为约束条件,以减振机构的减振比为优化目的,采用粒子群算法求解减振机构的最优结构参数;3)根据减振机构的最优结构参数制备减振机构,然后将减振机构安装于航天器与柔性部件之间,完成外界扰动引起的航天器柔性部件振动被动抑制,该方法有效的抑制航天器主体晃动,降低柔性部件振动对航天器主体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87383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011587966.1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29C64/20 , B29C64/393 , B29C64/386 , B33Y30/00 , B33Y50/00 , B33Y50/02 , B33Y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磁原理的无喷嘴3D打印机及打印方法,包括打印机主机箱和打印单元;所述打印机主机箱与打印单元电源连接设置;所述打印单元包括机罩、打印框体、储料器、输料管和材料粒子;机罩罩在打印框体、储料器和输料管上设置;所述打印框体内设有打印区域,所述打印区域内设有固化器和消电器;打印框体的框体壁上设有电磁头,所述电磁头的朝向均指向打印区域设置;打印框体内设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通过输料管连接储料器上,材料粒子存放在储料器内,通过输料管和入料管进入打印框体内;该打印机使打印精度不受限于喷嘴的尺寸,极大的提高了打印精度,实现分子级操控打印。
-
公开(公告)号:CN109985942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10382533.3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数控弯管机柔性抽芯装置,滑动轴的滑动端位于所述滑动套筒的内孔中。四个导柱分别固定在所述滑动套筒内表面的导柱固定槽内,各导柱的工作面分别嵌入均布在滑动轴外圆周表面的导柱槽内。柱塞式液压缸安装在所述滑动轴连接杆的顶端。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线轴与芯模。本发明以钢丝绳代替笨重的拉杆,将传统的具有芯头和芯棒结构的芯模去掉芯棒只保留芯头,将钢丝绳直接连接在首芯头上,这样避免了反复调试芯棒在管件中的位置,以及芯棒伸出量过大导致的管材弯曲缺陷的产生以及与其它模具的干涉;能够方便地将芯模插入到管件内,缩短了安装芯模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成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98594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82533.3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数控弯管机柔性抽芯装置,滑动轴的滑动端位于所述滑动套筒的内孔中。四个导柱分别固定在所述滑动套筒内表面的导柱固定槽内,各导柱的工作面分别嵌入均布在滑动轴外圆周表面的导柱槽内。柱塞式液压缸安装在所述滑动轴连接杆的顶端。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线轴与芯模。本发明以钢丝绳代替笨重的拉杆,将传统的具有芯头和芯棒结构的芯模去掉芯棒只保留芯头,将钢丝绳直接连接在首芯头上,这样避免了反复调试芯棒在管件中的位置,以及芯棒伸出量过大导致的管材弯曲缺陷的产生以及与其它模具的干涉;能够方便地将芯模插入到管件内,缩短了安装芯模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成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7184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00199.7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成像光学技术的自发电调光玻璃窗,包括窗框、模块框、聚光器、太阳能板、调光玻璃、控制仓和蓄电池;调光玻璃包括两块透明玻璃和夹在两块透明玻璃中间的调光膜,窗框固定在调光玻璃周围;模块框上设置多个聚光器,通过卡槽固定,聚光器将光线聚集到聚光器后面的太阳能板上;当太阳光透过聚光器照射到太阳能板上,转化成为电能,通过逆变器转换为交流电直接驱动调光膜呈透明状态;当不通电时,调光膜呈雾状。本发明能够减少房屋用电消耗,提高电调光玻璃窗的的经济性,减少污染。非成像光学技术的太阳能电池与传统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相比,光能利用率更高,提高发电量,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154031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1910534053.4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25J9/16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多工业机器人协同焊接船体小组立的控制方法,基于一台移动式工业机器人和多台焊接机械臂的结构设计,结合船体小组立工件的特点和工艺需求,提出移动式工业机器人与多机械臂协同运动控制方法,运用组件化的思想,通过实时监测离线程序中的控制信号,比对机械臂控制逻辑数据库,匹配出信号包含的信息,并将信息发送至对应的控制器,完成指定动作。该方法通过不同的控制信号控制PLC逻辑程序的不同流转,最终实现移动式工业机器人与工业机械臂、多工业机械臂之间时序同步或异步协同运动,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和焊接智能化水平,解放了劳动力,改善了工人的劳动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2603763A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1599589.3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 东莞市三航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康复上肢外骨骼训练控制系统,通过主控制器单元直接控制集成关节执行器,结合嵌入式控制器作为辅助控制步进电机的主从式控制。通过示教再现方式进行上肢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中通过对表面肌电信号、心率信号进行检测,配合编码器反馈的位置信号进行多模态信息融合处理后导入运动强度感知模型,可依据实时的运动状态优化各关节的运动角度和速度,达到实时调节运动强度的要求;并通过编码器的反馈信号监测执行模块的运行情况,防止堵转危险情况发生,提高系统使用安全性;并配合编码器反馈的位置信号,进行信息融合处理后进行动态调整训练强度,提高患者训练舒适性和康复训练效果,使控制系统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02261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26488.6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肢康复机器人多模态信息融合感知系统,包括初始状态检验模块、信息采集识别模块、意图融合感知模块和运动反馈执行模块。该系统的整体流程为四个模块循环进行,通过对感知系统进行初始化操作,然后基于信号采集电路所得到的运动信号特征信息完成sEMG、EEG、ECG信号的数学模型建立、信号滤波处理以及信号特征表征,再通过建立M-C-E融合模型实现运动意图感知融合,从而进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分类,最后通过预测模型对驱动单元发出操作指令,以完成患者的上肢康复训练。本发明系统成熟高效,可满足上肢康复机器人的人机交互和运动康复等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915856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153818.X
申请日:2019-03-0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F23R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力燃烧室整流支板结构,涡轮后气流一部分直接进入外围整流板与内部整流支板稳焰器之间的气流通道中,经过内部整流支板稳焰器时加热燃油通道中的燃油,喷油孔喷出的燃油与热气流混合后在回流区中实现燃烧。另一部分涡轮后气流通过具有大量孔隙的外围整流板进入外围整流板与内部整流支板稳焰器之间的气流通道中参与燃烧。本发明中设计了具有大量孔隙的外围整流板,该结构具有很强的蓄热能力,可在喷油孔周围维持一个高温区有利于燃油蒸发雾化,此外喷出的燃油直接碰撞在具有大量孔隙的外围整流板上可进一步加强雾化与油气掺混,可实现更稳定的点火与燃烧,扩大加力燃烧室稳定工作范围,提高燃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