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122332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90220.X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糜子幼叶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获取:将种子消毒后,接种至1/2 MS培养基表面,在25±1℃下暗培养2 d,待种子发芽后,在30℃±1℃下光培养5 d,得到无菌幼苗;在超净工作台上,取无菌幼苗的基部2 cm的部分,除去外层的茎壳,然后切成0.8-1.0 cm的小段,得到外植体;(2)愈伤组织的诱导;(3)愈伤组织的分化;(4)诱导生根及植株移栽。本发明可以通过外植体幼叶离体培养出得到完整的糜子植株,避免了传统种植方式的单一化,对糜子品种改良、良种繁育、快速繁殖、脱毒苗生产、种质创新、糜子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49742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612846.5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23L7/165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苦荞炒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苦荞叶汁;(2)浸泡:在室温下,将黄米浸泡在苦荞叶汁中;(3)烘烤:将浸泡后的黄米摊晾在20-25℃通风干燥的室内6-12h,摊晾厚度为2-3cm,每1h翻搅一次;然后在80-100℃下烘烤0.5-1h,再在35-55℃烘烤至黄米水分含量为8-10%;(4)膨化;(5)烘焙;(6)低温干燥:在10-15℃下干燥6-12h;(7)包装。本发明制备的炒米,既含有苦荞叶的营养成分又保留了黄米的营养价值,不仅食用方便,而且,黄米通过用苦荞叶汁浸泡,改善了炒米的口感,降低了炒米的硬度,制备的炒米内部质地疏松,酥脆爽口,膨松均匀一致。
-
公开(公告)号:CN105248451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774825.3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糜子拌种剂,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用于糜子的拌种剂。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治糜子黑穗病的拌种剂配方。该糜子拌种剂包括活性成分,所述活性成分由甲基硫菌灵、三唑酮、吡虫啉、灭多威和磷酸二氢钾组成,各自占拌种剂总质量分别为甲基硫菌灵12-18%、三唑酮1.5-6%、吡虫啉0.25-1%、灭多威0.25-1%和磷酸二氢钾2-8%。该糜子拌种剂可以有效防治糜子黑穗病,同时在种子萌发阶段提供营养物质,促进糜子苗期苗齐、苗壮,改善糜子农艺性状,提高糜子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83436B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310377196.1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甜荞DREB转录因子涉及一种来自于植物且具有多于20个氨基酸的肽。所述的甜荞DREB转录因子,其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本发明运用同源克隆技术(Race技术)从甜荞中分离到甜荞FeDREB1,通过农杆菌转化拟南芥,使之在拟南芥中过表达,证实所分离的甜荞FeDREB1可以增加植物的抗寒性和耐旱性。甜荞FeDREB1在植物抗寒性和耐旱性状改良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将在植物的耐逆基因工程改良中发挥重要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949742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612844.6
申请日:2018-12-27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豆面糊,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大白芸豆30-70份,奶花芸豆30-70份,小黑芸豆30-70份,利马豆10-30份,绿豆10-20份、蚕豆5-10份、鹰嘴豆10-30份,食用盐1-3份,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豆面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的豆面糊,不仅食用方便,还可有效保存豆类中功能成分和营养因子,α-淀粉酶抑制剂损失少,实现了豆类的功能成分和营养因子的充分发挥,满足糖尿病人的需求,也可作为正常人群主食的补充,对高血脂和肥胖症等疾病也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
公开(公告)号:CN11012233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1910490220.X
申请日:2019-06-06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糜子幼叶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获取:将种子消毒后,接种至1/2 MS培养基表面,在25±1℃下暗培养2 d,待种子发芽后,在30℃±1℃下光培养5 d,得到无菌幼苗;在超净工作台上,取无菌幼苗的基部2 cm的部分,除去外层的茎壳,然后切成0.8‑1.0 cm的小段,得到外植体;(2)愈伤组织的诱导;(3)愈伤组织的分化;(4)诱导生根及植株移栽。本发明可以通过外植体幼叶离体培养出得到完整的糜子植株,避免了传统种植方式的单一化,对糜子品种改良、良种繁育、快速繁殖、脱毒苗生产、种质创新、糜子转基因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52153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510025022.8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A01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旱地糜子节水高产栽培方法涉及种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旱地糜子节水高产栽培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施肥,2)起垄形成依次排列的垄和侧沟, 3)垄上行间覆膜,侧沟内覆草,4)播种,5)田间管理;其特征在于,所述垄上开有两个种植沟,每个种植沟的轴线均与垄的轴线平行;播种时将种子播于种植沟中。本发明通过在垄上开种植沟种植糜子,沟内覆草,能更有效的收集有限降水,提高田间蓄水保墒、保温效果,显著提高种植的亩产量。整个过程操作简易,适应无灌溉条件的旱地糜子栽培,可以大面积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1138298A
公开(公告)日:2008-03-12
申请号:CN200710018852.3
申请日:2007-10-11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田间蜂巢式玉米种植方式,采用带气吸式排种系统的玉米播种机,其特点是,该方法设置:在带气吸式排种系统的玉米播种机气吸式排种系统排种盘的吸种孔在进行玉米播种时,1、3、5、7、9、11、13......奇数行种子对齐同时播种,2、4、6、8、10、12......偶数行种子对齐同时播种,播种机排种系统的奇数行和偶数行排种盘吸种孔在播种时相隔1/2株距的距离播种,不论玉米行距设置多大,均可进行玉米植株的蜂巢式田间配置;行距之间为50cm,株距之间为23cm~24cm,在田间呈蜂巢式均衡分布。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