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8374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983695.5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5D25/00
Abstract: 一种光质优先的设施光环境调控方法,设施光环境包括光照强度和光质比,其高效益调控是指导设施作物高效生产的关键。本发明设计实验获取光合速率,利用机器学习构建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基于预测模型获取离散光响应曲线,计算曲线U弦长曲率最大点构建调控特征点集;以对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光质比为优先调控因素;完成其优化后,再计算效益最佳光强值,构建调控目标点集;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红、蓝光需光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红、蓝光需光量模型测试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93和0.95。其调控效果相比于固定光质比调控有明显提升,且其光能需求仅为传统光饱和调控的36.4%,保证光合速率较高的前提下,减少了光能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083748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83695.5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5D25/00
Abstract: 一种光质优先的设施光环境调控方法,设施光环境包括光照强度和光质比,其高效益调控是指导设施作物高效生产的关键。本发明设计实验获取光合速率,利用机器学习构建光合速率预测模型;基于预测模型获取离散光响应曲线,计算曲线U弦长曲率最大点构建调控特征点集;以对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光质比为优先调控因素;完成其优化后,再计算效益最佳光强值,构建调控目标点集;利用支持向量机构建红、蓝光需光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红、蓝光需光量模型测试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93和0.95。其调控效果相比于固定光质比调控有明显提升,且其光能需求仅为传统光饱和调控的36.4%,保证光合速率较高的前提下,减少了光能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