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87922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051715.4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被恢复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有机碳响应关系的研究方法,包括步骤:(1)选择研究区,确定研究样地;(2)规划研究样地,确定研究面积;(3)测定土壤呼吸,采集土壤样本;(4)处理土壤样本;(5)土壤理化性质分析;(6)土壤微生物分析;(7)数据统计分析。本发明能够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微生物与土壤有机碳组分间的响应机理,提高对土壤碳平衡预测的准确性,并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固碳机理提供新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42045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310394318.1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碳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升黄土高原撂荒地土壤固碳能力的方法,包括固碳剂制备和植物群落结构调整;所述固碳剂由生物炭、秸秆碎和复合菌剂按照用量比4‑6g:2‑3g:6‑10mL制备而成;所述复合菌剂由硝化短芽孢杆菌vv6、维氏硝化杆菌XY‑01、自生固氮菌MBC5和慢生根瘤菌Qian2按照体积比1:1:2‑3:2‑4混合而成;所述植物群落结构调整包括补播乡土豆科和禾本科植物,减少菊科植物优势种的数量。本发明通过施加固碳剂和优化植物群落组成,可显著提升黄土高原撂荒地土壤的固碳能力,对建设固碳增汇型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助力生态环境脆弱区实现“双碳”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6316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510055828.5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秸秆深埋还田方法以及装置,涉及秸秆还田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上部固定连接有破碎腔,破碎腔内部设置有破碎机构,破碎机构下部设置有滤板,滤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振动组件,滤板前端设置有料箱,料箱前端固定连接有三个导料管,三个导料管远离料箱一侧固定连接在破土犁刀下部,本发明中,装置使用前可通过调节机构带动三个破土犁刀上下移动,从而根据土地的土质灵活调节破土犁刀的破土深度,有效保证装置在破土开沟时的流畅性,开沟完成并投入秸秆后,设置在破土犁刀后端的覆土轮可推动土沟两侧堆积的土壤,进入土沟内部,从而对秸秆进行覆盖。
-
公开(公告)号:CN116420457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94318.1
申请日:2023-04-13
Applicant: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碳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提升黄土高原撂荒地土壤固碳能力的方法,包括固碳剂制备和植物群落结构调整;所述固碳剂由生物炭、秸秆碎和复合菌剂按照用量比4‑6g:2‑3g:6‑10mL制备而成;所述复合菌剂由硝化短芽孢杆菌vv6、维氏硝化杆菌XY‑01、自生固氮菌MBC5和慢生根瘤菌Qian2按照体积比1:1:2‑3:2‑4混合而成;所述植物群落结构调整包括补播乡土豆科和禾本科植物,减少菊科植物优势种的数量。本发明通过施加固碳剂和优化植物群落组成,可显著提升黄土高原撂荒地土壤的固碳能力,对建设固碳增汇型植被恢复生态系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助力生态环境脆弱区实现“双碳”目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