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39288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711170904.9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西交利物浦大学 , 无锡烯晶碳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氧化石墨烯(GO)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PMMA/PAN)核壳结构混合均匀,抽滤后通过高温碳化,去除PMMA并还原得到rGO/PAN,最后经过KOH活化得到多孔rGO/PAN复合材料。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采用PMMA/PAN核壳结构作为模板,既防止石墨烯堆叠,又含有丰富的大孔、介孔和微孔可以形成双电层,提高了有效比表面积和电导率。而且整个制备工艺成本低,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9638224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42520.2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西交利物浦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66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5 , H01M4/661 , H01M4/663 , H01M4/666 , H01M4/667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能源技术领域铜碳硅复合负极片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铜纳米线和碳纳米管的混合溶液旋涂在铜箔上,制得多孔集流体,将多孔集流体干燥后再采用PECVD法在表面沉积硅薄膜,制成铜碳硅复合负极片。本发明采用铜纳米线和碳纳米管复合而成的多孔集流体,并复合硅薄膜,增强了锂离子在负极的迁移效率,减缓了硅在膨胀时产生的巨大应力,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039460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170934.X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西交利物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2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4/38 , H01M4/625 , H01M4/628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树枝状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以模板法制备石墨烯纳米管。本发明使用一维镍纳米棒作为模板制作石墨烯纳米管,并使用氰酸盐分解的方法在外表生长掺氮石墨烯纳米管,以及其在锂硫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三维树枝状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管利用导电性优良的石墨烯纳米管增强硫的导电性,同时也为硫的体积膨胀预留空间,防止内应力造成的开裂;在外层树枝状碳纳米管上掺杂的氮元素有能有效吸附多硫化锂,阻止其溶解扩散,通过综合作用,提高了正极的充放电效率与容量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863523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70947.7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西交利物浦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38 , H01M4/624 , H01M4/628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维硫-导电高聚物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以碱式硫酸镁晶须为模板,以导电聚合物为外壳的锂硫电池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利用碱式硫酸镁晶须作为模板,合成中空的一维中空颗粒,为硫单质的体积膨胀预留空间,缓解电极开裂现象;颗粒外壁包裹的导电高聚物不仅改善了硫的电子传导性,同时抑制了多硫化锂的扩散溶解,提高了硫正极的充放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992987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510339381.0
申请日:2015-06-18
Applicant: 西交利物浦大学
IPC: H01L31/0216 , H01L31/073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3 ,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化石墨烯薄膜作为高阻层的太阳能电池。在太阳能电池中,电池的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作为背电极的金属薄膜层、背接触层、吸收层、窗口层、氟化石墨烯高阻层和透明导电薄膜层。0.34~20nm厚的氟化石墨烯薄膜代替本征氧化物作为新型高阻层,可以减少不同薄膜之间原子的扩散,提高界面性质,可以避免因窗口层薄膜的针孔效应引起的电池短路,进一步提高电池的效率。相比于传统高阻层,厚度较薄的氟化石墨烯薄膜更有益于电子的隧穿效应,以及电子的转移和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104733547A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10140153.0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西交利物浦大学
IPC: H01L31/0224 , H01L3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7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石墨烯的柔性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该基于石墨烯的柔性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钼箔背电极层、p型石墨烯背接触层、p型碲化镉薄膜吸收层、n型硫化镉薄膜窗口层、本征氧化锌薄膜高阻层、n型石墨烯导电层和透明高分子材料防护层,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石墨烯代替传统的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和背接触层材料,解决了传统材料的易脆裂性且折射率高的问题,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弯曲角度和弯折重复性,扩大其利用范围,同时由于碳源的储备充分,避免了储量稀少且价格昂贵的锑、碲、铟、锡、金等材料的使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69554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32936.9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西交利物浦大学
IPC: H01L29/45 , H01L29/47 , H01L29/778 , H01L21/335
Abstract: 一种氮化镓器件,包括:氮化镓层;铝镓氮层,形成于所述氮化镓层上方;源极、栅极和漏极,彼此间隔形成于所述铝镓氮层上方;其中,所述漏极包括A电极、B电极和C区域,所述C区域形成于所述铝镓氮层上方,所述B电极形成于所述铝镓氮层上方并在水平方向与所述C区域接触,所述A电极形成于所述C区域上方并在竖直方向与所述C区域接触,所述C区域由P型氧化物构成,所述A电极和B电极由高功函数金属构成。本发明的氮化镓器件通过使得漏极或者是阳极形成混合电极,一方面,C区域会抑制下方的二维电子气(2DEG),改善电场分布;另一方面,C区域和A电极形成的混合电极具有PN结特性,对于反向击穿有较好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8039460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1170934.X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西交利物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树枝状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以模板法制备石墨烯纳米管。本发明使用一维镍纳米棒作为模板制作石墨烯纳米管,并使用氰酸盐分解的方法在外表生长掺氮石墨烯纳米管,以及其在锂硫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三维树枝状氮掺杂石墨烯纳米管利用导电性优良的石墨烯纳米管增强硫的导电性,同时也为硫的体积膨胀预留空间,防止内应力造成的开裂;在外层树枝状碳纳米管上掺杂的氮元素有能有效吸附多硫化锂,阻止其溶解扩散,通过综合作用,提高了正极的充放电效率与容量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7199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442546.7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西交利物浦大学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能源技术领域锂离子电池电极应力原位测量系统,包括:充放电测试电路和高频电容测量电路;所述充放电测试电路设有第一电源,所述高频电容测量电路设有第二电源,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构成双通道电源,所述双通道电源与继电器切换模块电连接,通过继电器切换模块控制充放电测试电路或高频电容测量电路连通进行原位测量;控制模块控制充放电循环测试及高频电容测量进行;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充放电循环测试数据和高频电容测量数据输出锂离子纽扣电池电极应力原位测量数据。本发明通过测量锂离子纽扣电池充放电后电容的变化推测电极应力的变化,采用的设备仪器简单,且降低了原位测量的难度,测量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599534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42530.6
申请日:2018-11-29
Applicant: 西交利物浦大学
IPC: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电化学能源技术领域基于石墨烯的纳米花形硅铜合金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利用电化学沉积刻蚀技术,先在柔性石墨烯基底上制备纳米花形氧化铜,为下一步引入硅提供了良好的模板;再先后通过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技术沉积硅以及对氧化铜进行还原处理,使得铜能够通过还原扩散的方式与外部的硅相结合,形成硅铜合金,大大提高了硅的导电性,从而为锂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嵌锂脱锂提供良好快速的通道,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