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7716523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1111999.7

    申请日:2017-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1)生活垃圾无需分类处理,直接粉碎所述生活垃圾,然后进行干式或半干式高温厌氧发酵,得到沼气和沼渣;(2)将所述沼渣进行分离,得到塑料类固废物和污泥类固废物;(3)将所述塑料类固废物进行高温裂解,得到碳氢气体、含氯气体与炭黑;部分所述碳氢气体作为所述高温裂解的原料;所述炭黑输出。设备包括:切碎装置、发酵塔、沼气储袋、分拣装置、裂解装置、以及油气储罐。本发明的处理方法中采用先发酵,后高温裂解,即生物处理与化学处理相结合,无需对垃圾进行分类,即可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该种处理方案更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便于推广应用。而且节能、环保。

    一种塔式连续反应装置及其除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424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25380.9

    申请日:2021-03-01

    Inventor: 应盛荣 姜战 应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塔式连续反应装置及其除灰方法,装置包括:塔式反应器、物料循环单元、固液分离单元;所述塔式反应器包括固体原料进口、原料液进口、反应物料出口、第一循环液出口、第一循环液进口、以及回用液进口;所述物料循环单元包括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的第一循环泵,所述循环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一循环液进口、第一循环液出口相连通;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包括与所述反应物料出口相连通的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回液管路与回用液进口相连通,在所述回液管路上设有第二循环泵。本发明的塔式连续反应装置可实现煤炭化学除灰分的连续化生产,化学除灰效率高,去除灰分效果好。

    一种塔式连续反应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38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73634.5

    申请日:2021-03-01

    Inventor: 应盛荣 姜战 应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塔式连续反应装置,装置包括:塔式反应器、物料循环单元、固液分离单元;所述塔式反应器包括固体原料进口、原料液进口、反应物料出口、第一循环液出口、第一循环液进口、以及回用液进口;所述物料循环单元包括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的第一循环泵,所述循环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一循环液进口、第一循环液出口相连通;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包括与所述反应物料出口相连通的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回液管路与回用液进口相连通,在所述回液管路上设有第二循环泵。本发明的塔式连续反应装置可实现煤炭化学除灰分的连续化生产,化学除灰效率高,去除灰分效果好。

    一种绞龙式连续反应装置及其除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4245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225382.8

    申请日:2021-03-01

    Inventor: 应盛荣 姜战 应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绞龙式连续反应装置及其除灰方法,包括:反应器、绞龙装置、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绞龙装置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内,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绞龙装置带动所述反应器内的物料移动并进行搅拌反应;所述反应器与水平面具有一定夹角,所述夹角为3°~75°;所述反应器上设有固体原料进口、固体反应料出口、液体原料进口、液体反应料出口、以及排空出口;所述固体物料通过所述绞龙装置与所述液体物料在所述反应器内接触,并且越靠近所述固体反应料出口,所述液体物料的浓度越高。本发明的装置可实现煤炭化学除灰分的连续化生产,实现实验室阶段成果应用到工业化中来。

    一种塔式连续反应装置及其除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4244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110225380.9

    申请日:2021-03-01

    Inventor: 应盛荣 姜战 应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塔式连续反应装置及其除灰方法,装置包括:塔式反应器、物料循环单元、固液分离单元;所述塔式反应器包括固体原料进口、原料液进口、反应物料出口、第一循环液出口、第一循环液进口、以及回用液进口;所述物料循环单元包括循环管路以及设置在所述循环管路上的第一循环泵,所述循环管路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第一循环液进口、第一循环液出口相连通;所述固液分离单元包括与所述反应物料出口相连通的固液分离器,所述固液分离器的液体出口通过回液管路与回用液进口相连通,在所述回液管路上设有第二循环泵。本发明的塔式连续反应装置可实现煤炭化学除灰分的连续化生产,化学除灰效率高,去除灰分效果好。

    一种二进制流量控制阀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2045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309455.5

    申请日:2017-05-04

    Inventor: 应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1/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进制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n个不同孔径的流通孔,以及流通孔各自对应的阀芯,流通孔的数目n的数值由流体最小变化量决定,以流体最小变化量的计量体积为基准体积,流通孔的通量Qi在管道的总通量Q中的占比从小到大分别为Q0=20%=1%,Q1=21%=2%,Q2=22%=4%,Q3=23%=8%,Q4=24%=16%,Q5=25%=32%,Q6=26%=64%,…,Qn=2n%,每个阀芯设置有与所述阀芯对应的执行机构,每个执行机构设置有与所述执行机构对应的控制器。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二进制流量控制阀能够让流量始终恒定在标准值,减少工业生产中因流量误差而产生的相关问题,达到最佳化工艺控制。

    一种绞龙式连续反应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611422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0439790.9

    申请日:2021-03-01

    Inventor: 应盛荣 姜战 应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绞龙式连续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绞龙装置、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绞龙装置设置在所述反应器内,在所述驱动机构的作用下,所述绞龙装置带动所述反应器内的物料移动并进行搅拌反应;所述反应器与水平面具有一定夹角,所述夹角为3°~75°;所述反应器上设有固体原料进口、固体反应料出口、液体原料进口、液体反应料出口、以及排空出口;所述固体物料通过所述绞龙装置与所述液体物料在所述反应器内接触,并且越靠近所述固体反应料出口,所述液体物料的浓度越高。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实现煤炭化学除灰分的连续化生产,实现实验室阶段成果应用到工业化中来。

    一种零排放双膜法处理养殖场废水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7451860U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20993033.X

    申请日:2017-08-09

    Inventor: 应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零排放双膜法处理养殖场废水的系统,包括粪污固液分离器、固粪发酵塔、厌氧池、机械过滤器、超滤膜组件和反渗透膜组件;粪污固液分离器进料口与养殖场粪污池相连,液污出料口与厌氧池进料口相连,固粪出口与固粪发酵塔进料口相连,厌氧池出料口与机械过滤器进料口相连,机械过滤器沼液出口与超滤膜组件相连,沼渣出口与固粪发酵塔进料口相连,超滤膜组件上的沼液进口与沼液出口连接,第一浓水出口与机械过滤器进料口相连,第一清水出口与反渗透膜组件进液口相连,反渗透膜组件上有第二清水出口和第二浓水出口,利用膜分离技术或膜法集成技术处理养殖场污水,实现零排放,具有效率高、工艺流程短、投资小、可实现自动化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二进制流量控制阀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12004U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20501168.X

    申请日:2017-05-04

    Inventor: 应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进制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n个不同孔径的流通孔,以及流通孔各自对应的阀芯,流通孔的数目n的数值由流体最小变化量决定,以流体最小变化量的计量体积为基准体积,流通孔的通量Qi在管道的总通量Q中的占比从小到大分别为Q0=20%=1%,Q1=21%=2%,Q2=22%=4%,Q3=23%=8%,Q4=24%=16%,Q5=25%=32%,Q6=26%=64%,…,Qn=2n%,每个阀芯设置有与所述阀芯对应的执行机构,每个执行机构设置有与所述执行机构对应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二进制流量控制阀能够让流量始终恒定在标准值,减少工业生产中因流量误差而产生的相关问题,达到最佳化工艺控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