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675115U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20182020.5
申请日:2015-0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收纳容器,包括:筒状的收纳主体,该收纳主体的一端部开口;盖部件,该盖部件利用螺纹机构能够对所述收纳主体的一端部开闭;密封部件,该密封部件设置在所述盖部件的顶壁的内表面;以及报知机构,该报知机构设置在所述收纳主体的一端部的外周面和所述盖部件的周壁的内周面,从所述盖部件相对于所述收纳主体旋合规定角度时至所述盖部件相对于所述收纳主体完全旋紧时,该密封部件与所述收纳主体的一端部紧密接触而使所述收纳主体成为密封状态,同时所述报知机构对所述密封状态进行报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防止盖部件未对收纳主体密封的使用情况的发生,从而对试验纸进行良好地保管。
-
公开(公告)号:CN101415617A
公开(公告)日:2009-04-22
申请号:CN200780011672.0
申请日:2007-03-27
Applicant: 大成化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47/248 , B65D51/16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容器本体的口部卸下瓶盖构件使用时,能够进行排气的涂敷容器。其具备相对于内侧瓶盖构件,沿轴向可移动地引导外侧瓶盖构件的引导单元。在容器本体的口部安装瓶盖构件的状态下,外侧瓶盖构件位于沿轴向离开内侧瓶盖构件的方向,外侧瓶盖构件的顶壁内面与阀体分离,阀体被施力于从内栓构件的排出孔突出的方向上,从而使排出孔处于关闭状态,当从容器本体的口部卸下瓶盖构件时,外侧瓶盖构件沿轴向向接近内侧瓶盖构件的方向移动,外侧瓶盖构件的顶壁内面与阀体抵接,阀体抗拒施力构件的施力,并被施力于从内栓构件排出孔离开的方向,从而使排出孔处于开放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325701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080008428.0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大成化工株式会社
IPC: B65D4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47/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进行如下灵活设计的盖和带盖容器,即:弹性体复原时,尽管能使盖头部与盖主体之间的间隔距离变大,但也能够抑制在盖头部安装于盖主体时盖容积变大。本发明的盖和带盖容器的特征在于,其具备:连接盖主体(10)和盖头部(20)的弹性体(30);连接盖主体(10)和盖头部(20)的连接体(40),在盖头部(20)从盖主体(10)分离的过程的至少一部分上,弹性体(30)从弹性变形状态复原,由此使盖头部(20)从盖主体(10)分离,连接体(40)通过第一铰链机构(41)与盖主体(10)连接,且通过其轴心平行于第一铰链机构(41)的轴心的第二铰链机构(42)与盖头部(20)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2325701A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080008428.0
申请日:2010-02-26
Applicant: 大成化工株式会社
IPC: B65D4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47/08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进行如下灵活设计的盖和带盖容器,即:弹性体复原时,尽管能使盖头部与盖主体之间的间隔距离变大,但也能够抑制在盖头部安装于盖主体时盖容积变大。本发明的盖和带盖容器的特征在于,其具备:连接盖主体(10)和盖头部(20)的弹性体(30);连接盖主体(10)和盖头部(20)的连接体(40),在盖头部(20)从盖主体(10)分离的过程的至少一部分上,弹性体(30)从弹性变形状态复原,由此使盖头部(20)从盖主体(10)分离,连接体(40)通过第一铰链机构(41)与盖主体(10)连接,且通过其轴心平行于第一铰链机构(41)的轴心的第二铰链机构(42)与盖头部(20)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1415617B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0780011672.0
申请日:2007-03-27
Applicant: 大成化工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47/248 , B65D51/16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容器本体的口部卸下瓶盖构件使用时,能够进行排气的涂敷容器。其具备相对于内侧瓶盖构件,沿轴向可移动地引导外侧瓶盖构件的引导单元。在容器本体的口部安装瓶盖构件的状态下,外侧瓶盖构件位于沿轴向离开内侧瓶盖构件的方向,外侧瓶盖构件的顶壁内面与阀体分离,阀体被施力于从内栓构件的排出孔突出的方向上,从而使排出孔处于关闭状态,当从容器本体的口部卸下瓶盖构件时,外侧瓶盖构件沿轴向向接近内侧瓶盖构件的方向移动,外侧瓶盖构件的顶壁内面与阀体抵接,阀体抗拒施力构件的施力,并被施力于从内栓构件排出孔离开的方向,从而使排出孔处于开放状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