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3852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011328299.5
申请日:2020-11-24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规则大粒径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钴盐溶液和碳酸盐溶液同时加入到含有底液的反应器中,且维持钴盐溶液的流量不变,通过调节碳酸盐溶液的流量控制pH值进行反应,得到浆料晶种;对浆料晶种进行沉淀得到沉淀浆料,再向沉淀浆料中加入碳酸盐溶液;再将钴盐溶液和碳酸盐溶液同时加入到含有底液的反应器中,且维持钴盐溶液的流量不变,通过调节碳酸盐溶液的流量控制pH值进行反应,得到浆料成品;对浆料成品进行离心、洗涤、脱水,得到湿料成品;对湿料成品进行煅烧,获得规则大颗粒四氧化三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在生产效率高的前提下,规模化、批量化的生产出振实密度高的无规则大颗粒四氧化三钴。
-
公开(公告)号:CN113371764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010163725.8
申请日:2020-03-10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酸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花棒状碳酸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配制钴盐溶液和碳酸盐溶液,待用;向反应器中加入一定体积上述的碳酸盐溶液作为底液;再将上述的钴盐溶液和碳酸盐溶液分别以指定的进料流量同时加入至含有底液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获得碳酸钴中间浆料;再将上述的钴盐溶液和碳酸盐溶液分别以调节后指定的进料流量同时加入至上述碳酸钴中间浆料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进行陈化,获得碳酸钴浆料;对上述碳酸钴浆料固液分离,浆化洗涤、脱水、闪蒸和烘干,获得花棒状碳酸钴。经过对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目标碳酸钴进行检测,发现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目标碳酸钴呈花棒状的形貌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172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615884.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氧化钴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钴盐溶液、碱液和抗氧化剂溶液混入底液中,进行共沉淀反应;所述共沉淀反应的前0.3‑0.6h内,维持共沉淀反应的pH为5‑8,之后的时间内维持共沉淀反应的pH为12.5‑13.0;所述共沉淀反应结束后,进行陈化以及后处理,得到所述氢氧化钴颗粒。本发明通过控制共沉淀反应前期和后期的pH,使得制备得到的氢氧化钴的形貌为规整的正六方形,颗粒粒径更小,避免了常规方法得到的氢氧化钴为非颗粒状,粒径过大,杂质较多且纯度低的问题;并且,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能耗低,生产效率高,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804221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470877.1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亚钴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混合氯化钴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碳酸钴;所述共沉淀反应的体系中,原料仅包括氯化钴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在保护性气体下,煅烧得到的碳酸钴,得到所述氧化亚钴。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以氯化钴和碳酸氢铵为原料,未引入其他pH调节剂或表面活性剂等其它化合物,减少了杂质离子的引入,使碳酸钴的纯度高,稳定性好且晶粒均匀,从而避免了还原过程中氧化亚钴易氧化的问题,使得到的氧化亚钴粒径小,纯度高和晶粒均匀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455641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011245472.5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氯含量的碳酸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加入反应容器中并升温,水与反应容器的体积为1:(4~16);S2、于搅拌状态将100~150g/L的氯化钴溶液与200~300g/L的碳铵溶液匀速对加进入反应容器中,反应6~10h,停止进料;S3、于100~300rpm搅拌速率下陈化2~4h;S4、将陈化后的浆料去除母液,再与热水混合得到浓浆料;S5、将浓浆料离心烘干,得到低氯含量的碳酸钴。本发明通过在反应容器中加入纯水作为底液,并根据反应容器控制底液的加入量,同时将碳铵溶液作为沉淀剂,与氯化钴持续匀速反应,得到低氯离子含量的碳酸钴,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温和,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659845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88850.7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 C01G53/00 , B22F1/16 , B22F1/102 , B22F9/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正极材料包括内核以及位于内核表面的包覆层;所述内核包括多孔镍材料,所述包覆层包括镍钴锰酸锂材料。本发明将疏松多孔的多孔镍材料作为内核材料,可以作为正极材料变形的缓冲层,减少内部应力的产生,同时,还可以提供锂离子存储空间,提高了正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从而提升了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292106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010113491.6
申请日:2020-02-24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级四氧化三钴的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粒径掺铝四氧化三钴的三次煅烧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钴铝溶液和沉淀剂溶液同时加入到含有底液的反应釜中进行沉淀反应,控制pH为7.0~7.3,得到浆料晶种;将浆料晶种进行沉淀得到沉淀浆料,向沉淀浆料中加入钴铝溶液和沉淀剂溶液继续进行沉淀反应,控制pH为7.3~7.5,得到浆料成品;对浆料成品进行离心洗涤、脱水,得到湿料成品;将湿料成品先在辊道窑内进行两次低温煅烧,再在回转窑内进行高温煅烧,得到大粒径掺铝四氧化三钴。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出振实密度高,产品表面无开裂现象的球形大粒径掺铝四氧化三钴。
-
公开(公告)号:CN11581873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45089.3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3/00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锆掺杂均匀的镍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配制摩尔比为Ni:Mn=x:y的镍锰二元液,其中0.2≤x≤0.8,x+y=1;将锆源加入到所述镍锰二元液中,得到掺锆二元液,所述掺锆二元液中锆的浓度为2‑4mmol/L;将所述掺锆二元液与沉淀剂和络合剂以(30‑40):(9‑13):(0.5‑2.7)的流速比通入反应容器中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掺锆的镍锰氢氧化物。本发明采用特定锆浓度的掺锆二元液与沉淀剂和络合剂以一定的流速进行共沉淀反应,制得掺锆的镍锰氢氧化物,此方法成本较低,可有效稳定掺锆二元液中的锆含量,得到锆分布均匀的镍锰氢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38539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015143.0
申请日:2022-08-23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3/00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锆掺杂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锆掺杂的镍钴锰的混合盐溶液、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并流加入,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所述锆掺杂的镍钴锰氢氧化物。本发明采用镍钴锰主元素与掺杂元素锆共同进料的方式,减少了冗余工序,降低了成本,同时能够有效稳定镍钴锰中锆元素的含量,且可采用原有成熟的共沉淀工序,减少了工艺改造,降低了成本,得到锆分布均匀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前驱体,进而提升了锆掺杂的镍钴锰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2161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57338.1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
IPC: C01G53/00 , H01M4/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锆铝双掺杂的镍钴锰氢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镍钴锰锆的混合盐溶液、铝盐溶液、沉淀剂溶液和络合剂溶液并流加入,进行共沉淀反应,得到所述锆铝双掺杂的镍钴锰氢氧化物。本发明在镍钴锰前驱体材料制备过程中,同时掺入锆和铝这两种不同离子半径的金属阳离子,采用锆与镍钴锰主元素同时进料,铝分开进料的方式,不仅实现了前驱体材料的结构稳定,还实现了铝元素的均匀掺杂,提升了镍钴锰氢氧化物的产品品质,进而提升了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