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尖瓣膜修复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13476181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0952110.8

    申请日:2021-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尖瓣膜修复支架,其包括骨架和膜组件,骨架包括上部限位件、中部固定件和下部限位件,中部固定件包括V形支撑段、第一和第二套管,V形支撑段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套管下端连接,膜组件顶部的前侧和后侧对应设有前翼和后翼,上部限位件包括位于前侧上方的第一限位曲线段和位于后侧上方的第二限位曲线段,第一和第二限位曲线段分别在左右两侧与第一和第二套管上端连接,第一和第二限位曲线段的中部分别向内凹形成与前翼和后翼对应连接的前V形连接段和后V形连接段。本发明优点为,支架改进后对心房壁作用小且在瓣环处的自适应贴合锚定效果好,改进的膜组件顺应性好且与改进的支架配合,具有更好的闭合性,并发症概率低,术后效果佳。

    自膨胀支架输送系统及其齿轮驱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518968B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611236566.X

    申请日:2016-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膨胀支架输送系统及其齿轮驱动组件。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用于支架输送系统的导管组件可以包括内管和外管,外管套在内管的至少一部分外,内管和外管配置成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收纳处于收缩状态的支架的支架装载区,齿轮驱动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齿条与外管连接,第二齿轮通过第二齿条与内管连接,通过旋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以驱动外管与内管沿轴向相对移动。这样的输送系统可以带动外管和内管同时反向运动,可以精确控制内、外管的移动速度,解决了因为支架短缩造成的支架释放定位不准问题。

    一种人工心脏瓣膜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8139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110389627.0

    申请日:2021-04-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心脏瓣膜,其包括:外支架,包括上唇段、过渡段和下唇段,上唇段的上部的横截面呈圆形或D形,上唇段的下部向内弯折设置,下唇段呈喇叭口状,过渡段连接于上唇段和下唇段之间;内支架,设置于外支架的内部,包括流入段和流出段,流入段呈斗笠状,流出段呈圆柱状;人工瓣叶,设置于流出段的内部。本发明通过将外支架设置为整体呈夹子状的结构,能够使人工瓣叶更好的开合,有利于提高人工瓣叶的寿命;通过将内支架设置为包括流入段和流出段,并通过将流入段设置为斗笠状,能够降低人工瓣叶上的负载应力,通过将流出段设置为圆柱状,能够在人工瓣叶损坏的情况下用于替换人工瓣叶。

    一种二尖瓣瓣膜修复用支架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317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604695.9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尖瓣瓣膜修复用支架,包括骨架和膜组件,骨架包括心房限位件和膜固定件,膜固定件包括V形支撑段及左右对称连接于V形支撑段左右两端的第一和第二套管,膜组件固定于膜固定件内,心房限位件包括位于前侧上方的第一限位曲线段和位于后侧上方的第二限位曲线段,第一和第二限位曲线段分别在左右两侧进行两次交叉并形成环状部后与第一和第二套管上端连接,骨架还包括位于膜固定件前侧和/或后侧的上翻抵紧件,上翻抵紧件下端与V形支撑段的下部尖端处连接,上翻抵紧件上端与二尖瓣瓣环的下表面抵紧。本发明的优点为,可有效克服现有支架存在的锚定不稳定、回收不到初始状态、适应症局限及使用中增加了血栓形成风险等不足。

    PTFE管状覆膜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5198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97832.4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四氟乙烯(PTFE)管状覆膜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S1.以金属芯轴外套编织管作为接收装置,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PTFE/PEO(聚氧化乙烯)管状纤维膜;S2.将PTFE/PEO管状纤维膜干燥后,于360℃‑400℃下烧结5‑15min;S3.提供一金属支架,在其表面刷涂聚氨酯(TPU)粘合剂,然后将管状PTFE纤维膜套在金属支架上,放入水中以除去N,N–二甲基甲酰胺(DMF)并使TPU固化;再取出金属支架,干燥,在管状PTFE纤维膜外套上热收缩管,升温,使管状PTFE纤维膜收缩以与金属支架结合更紧密,从而得到PTFE管状覆膜支架。本发明的PTFE管状覆膜支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水渗透性和血液相容性,溶血率低于5%,能够支持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细胞黏附与增殖,没有细胞毒性。

    一种导丝座及导管导丝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3387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43331.X

    申请日:2021-09-07

    Inventor: 黎海鹏 刘浩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丝座及导管导丝系统,其中导丝座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连接的手柄前段、手柄后段和盖帽,手柄前段的前端设有用于与导管座连接的第一接头、中部设有与注射器连接的第二接头、后端设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一定位部,手柄后段的前端开设有沿轴向从前往后直径逐层减小的第一环状阶梯槽,第一环状阶梯槽中部设有与第一螺纹部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后部装入有可受第一定位部挤压而夹紧导丝并密封的密封圈,手柄前段、手柄后段、盖帽及密封圈在中心轴线处均对应设有供导丝贯穿通过的通道。优点为,方便冲洗浸润导管内表面及导丝外表面,简化手术操作;两段螺纹拧紧结构,分别起密封及夹紧作用,保证液体不外漏且方便对导丝调节及定位。

    具有高度可回复性的导丝

    公开(公告)号:CN11176016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010707462.2

    申请日:2020-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度可回复性的导丝,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导丝多次使用后容易产生塑性变形等问题而设计。本发明具有高度可回复性的导丝包括:一体成型的芯丝,包括近端部分和远端磨削部分,近端部分的前端呈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形,远端磨削部分的直径≤近端部分的直径;回弹件,其两端分别贴在近端部分和远端磨削部分的外周面上;以及,弹性件,套设在近端部分、远端磨削部分和回弹件的外周。本发明具有高度可回复性的导丝在导丝弯折后回弹件能辅助芯丝快速恢复原状,保证芯丝在多次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导丝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形状保持能力和耐用性能强,适用范围广。

    一种经心尖手术辅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081131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0376404.0

    申请日:2021-04-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心尖手术辅助系统,其包括输送系统和金属支架,输送系统包括外套管和顶杆,金属支架包括锥筒状支架本体及置于支架本体内的聚合物封堵体,金属支架以径向收缩的状态预压缩于外套管内,顶杆的远端伸入至外套管内并与金属支架的近端抵接。本发明优点为,金属支架以径向收缩的状态预压缩于外套管内,有利于将外套管做的更细,从而可减小心尖开孔的尺寸,手术创伤更小;使用输送系统完成穿刺,无需再使用穿刺套件,手术过程简便,出血量少;固定环不会刺入心尖开孔端面的肌肉组织,对心脏损伤小;支架本体由金属丝一体编织,柔韧性好,可自适应压缩和扩张,从而更好、更容易达到密封效果。

    一种夹持组件及包含其的瓣膜修复器械

    公开(公告)号:CN11479558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72625.5

    申请日:2022-04-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组件及包含其的瓣膜修复器械,该夹持组件包括夹合机构和自锁机构,夹合机构包括夹体座、左夹臂、右夹臂和驱动齿轮,夹体座远端左右对称的设有支撑臂,左右夹臂的近端与两支撑臂铰接且左右夹臂的近端均设有弧状齿条,夹体座中心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与两弧状齿条啮合,驱动齿轮转动时可通过弧状齿条带动左右夹臂的张开或闭合,自锁机构可使驱动齿轮在锁定和解锁两种状态间进行切换。本发明优点为,通过驱动齿轮与弧状齿条的传动来实现左右夹臂的张开或闭合,简化了夹体结构,优化了内外部空间,术中能实现逆向动作,风险低,安全性好;具备自锁机构,使夹合到位的左右夹臂能够稳定夹持相应的组织而不易脱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