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0928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779972.5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nO2/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MnO2/C复合材料以生物细胞组织为结构导向剂,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的。所制备的MnO2/C复合材料样品中MnO2的生长受生物碳的引导与限制,形貌较单一的MnO2样品更规整,团聚现象更少,且MnO2垂直生长于生物碳结构。将MnO2/C复合材料用于锂电池中,相比纯MnO2材料而言,所制备的MnO2/C样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行为,循环120圈后达到530mAh/g的高比容量。这是由于生物碳的存在不仅有利于引导晶体生长,也能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另外,层状的生物碳也能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在循环过程中由于体积膨胀导致的结构坍塌。
-
公开(公告)号:CN11380928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779972.5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nO2/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MnO2/C复合材料以生物细胞组织为结构导向剂,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合成的。所制备的MnO2/C复合材料样品中MnO2的生长受生物碳的引导与限制,形貌较单一的MnO2样品更规整,团聚现象更少,且MnO2垂直生长于生物碳结构。将MnO2/C复合材料用于锂电池中,相比纯MnO2材料而言,所制备的MnO2/C样品具有良好的电化学行为,循环120圈后达到530mAh/g的高比容量。这是由于生物碳的存在不仅有利于引导晶体生长,也能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另外,层状的生物碳也能提高材料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在循环过程中由于体积膨胀导致的结构坍塌。
-
公开(公告)号:CN108325496B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1810123310.0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IPC: B01J20/10 , B01J20/30 , B01J23/72 , B01J23/745 , B01J23/75 , C02F1/28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研磨辅助自渗透合成高效催化降解亚甲基蓝金属介孔氧化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三嵌段共聚物P123溶于水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铝,在35℃水浴锅中搅拌0.5‑1h;S2.然后加入硅源,继续搅拌至出现沉淀;S3.将S2中的混合溶液装入高压反应釜中,100℃水热陈化24小时后,过滤得固体,再洗涤晾干,得到含有模板剂的介孔氧化硅;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介孔氧化硅和无水三氯化铁混合,充分研磨后,再焙烧,去除模板剂,获得金属掺杂介孔氧化硅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环保低碳且省时节能的合成具有高效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金属物种掺杂介孔氧化硅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382747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110062154.3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 , H01M4/583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层包覆纳米Mn3O4壳核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纳米Mn3O4@C材料以植物细胞组织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浸渍和分步煅烧合成。合成的材料保留了模板的生物形态,分步煅烧过程中形成氧化物纳米粒子和薄层的生物碳,生物碳的保留促进了Mn3O4纳米分散和晶粒生长,所得材料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生物碳可以有效缓解锂离子脱嵌过程中晶格收缩导致的结构塌陷,并且为体积变化提供了支撑和保护,在循环过程中,碳层可以限制纳米颗粒聚集和体积膨胀,改善电池性能。该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经过250次循环之后,稳定在840 mAhg‑1高比容量,循环库伦效率稳定在99%。
-
公开(公告)号:CN10832549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23310.0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IPC: B01J20/10 , B01J20/30 , B01J23/72 , B01J23/745 , B01J23/75 , C02F1/28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6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研磨辅助自渗透合成高效催化降解亚甲基蓝金属介孔氧化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三嵌段共聚物P123溶于水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铝,在35℃水浴锅中搅拌0.5-1h;S2.然后加入硅源,继续搅拌至出现沉淀;S3.将S2中的混合溶液装入高压反应釜中,100℃水热陈化24小时后,过滤得固体,再洗涤晾干,得到含有模板剂的介孔氧化硅;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介孔氧化硅和无水三氯化铁混合,充分研磨后,再焙烧,去除模板剂,获得金属掺杂介孔氧化硅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环保低碳且省时节能的合成具有高效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金属物种掺杂介孔氧化硅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6110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1910887790.2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IPC: H01M4/50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的MnO/C复合材料,其微观形貌呈现C层‑MnO颗粒‑C层的三明治夹层结构,而这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将山茶花花瓣用去离子水洗涤若干次;2)将洗涤后的花瓣置于乙醇溶液中浸泡2~4周,以除去花瓣中的色素和其他有机物质;3)将浸泡后的花瓣用去离子水洗净,在空气中滤干;4)将滤干的花瓣浸入配制好的锰源浓度CMn=0.05~0.1 mol L‑1的乙酸锰水溶液中,浸泡48~96小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在空气中自然晾干,得到干燥的花瓣;5)在氮气气氛中以600℃~800℃温度煅烧,得到复合材料。同时本发明提供了将这种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38274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110062154.3
申请日:2021-01-18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 , H01M4/583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层包覆纳米Mn3O4壳核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纳米Mn3O4@C材料以植物细胞组织为结构导向剂,通过浸渍和分步煅烧合成。合成的材料保留了模板的生物形态,分步煅烧过程中形成氧化物纳米粒子和薄层的生物碳,生物碳的保留促进了Mn3O4纳米分散和晶粒生长,所得材料均匀无明显团聚现象。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生物碳可以有效缓解锂离子脱嵌过程中晶格收缩导致的结构塌陷,并且为体积变化提供了支撑和保护,在循环过程中,碳层可以限制纳米颗粒聚集和体积膨胀,改善电池性能。该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经过250次循环之后,稳定在840 mAhg‑1高比容量,循环库伦效率稳定在99 %。
-
公开(公告)号:CN11061109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87790.2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IPC: H01M4/50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的MnO/C复合材料,其微观形貌呈现C层-MnO颗粒-C层的三明治夹层结构,而这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1)将山茶花花瓣用去离子水洗涤若干次;2)将洗涤后的花瓣置于乙醇溶液中浸泡2~4周,以除去花瓣中的色素和其他有机物质;3)将浸泡后的花瓣用去离子水洗净,在空气中滤干;4)将滤干的花瓣浸入配制好的锰源浓度CMn=0.05~0.1 mol L-1的乙酸锰水溶液中,浸泡48~96小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在空气中自然晾干,得到干燥的花瓣;5)在氮气气氛中以600℃~800℃温度煅烧,得到复合材料。同时本发明提供了将这种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55657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23318.7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IPC: B01J23/745 , B01J23/72 , B01J35/10 , B01J37/03 , C02F1/7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原位合成具有高效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金属掺杂介孔氧化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聚环氧乙烷-b-聚环氧丙烷-b-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溶于水中,加入六水合氯化铝和金属物种,在35℃水浴锅中搅拌0.5-1h;S2.然后加入硅源,继续搅拌至出现沉淀;S3.将S2中的混合溶液装入高压反应釜中,100℃水热陈化24小时后,过滤得固体,再洗涤烘干;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固体焙烧,去除模板剂,获得金属掺杂介孔氧化硅材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廉、工艺简单、环保低碳且省时节能的原位合成具有高效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金属物种掺杂介孔氧化硅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07765584U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721561506.5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苏州科技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1 , H01M10/6554 , H01M10/6563 , H01M2/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组用热交换器结构,其结构包括:壳体、大底座、固定耳、电源接口、散热板、散热器、保护胶条、电池组、导热片、防尘罩,壳体固定于大底座上方并且采用螺钉连接,壳体前方安装有固定耳并且采用焊接固定,壳体安装有电源接口并且采用螺纹固定,散热板安装于壳体上方并且采用间隙配合,电源接口安装于电池组前方并且采用通过导线连接,本实用新型散热器设有扇叶、永磁铁、转轴、线圈、底座,实现了改进后的现有技术对新能源汽车的散热装置采用对流散热和散热硅脂片的结合能够将热量充分的带走减少电池过热带来的危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