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58346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496283.9
申请日:2023-11-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刻痕膜片模压、校形一体化成型装置,包括:下模座、凹模垫板、凹模固定板、凹模、浮动卸料板、上模座、凸模垫板、凸模固定板、上模板、凸模一和凸模二,凹模的上端面上设有成型凹槽,凸模二的下端面上设有刻痕成型凸部,上模板与凹模合模过程中,刻痕成型凸部用于在刻痕膜片上形成刻痕,凸模一用于压动刻痕膜片至成型凹槽内形成压痕。本发明所述的刻痕膜片模压、校形一体化成型装置,将刻痕膜片的模压成形、校形于一体,解决刻痕膜片二次校形带来的负面影响;采用变截面凸模、变厚度垫板或固定板等、减少应力集中等设计,尽可能消除模具核心构件自身弹性变形对刻痕成形精度和一致性等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8706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27316.8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球电阻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若干钢球规则排放于由固定板、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围成的内部空腔中;通过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向钢球加压后通电,相邻钢球的接触电阻使接触位置升温至微熔化,断电静置后停止加压,完成钢球电阻焊接。本发明通过将离散型钢球规则排列于由固定板、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围成的空腔内,对钢球加压通电,相邻钢球的接触位置因较大的接触电阻大量发热升温至微熔化,断电凝固后实现相邻钢球的电阻焊接,形成稳定的镂空结构;方法简单、效率高,可实现大批量离散型钢球的连接,装置组件简单、成本低,通过安装板的设计可以实现异型复杂结构镂空钢球件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48228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37621.7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F16M11/04 , H02K41/035 , F16M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行程柔顺精密二自由度定位平台,包括:底座;动平台,动平台包括内部中空的外框体、设于外框体内的运动件,外框体固定在底座上,运动件包括内部中空的中间框体、分别连接于中间框体四周外侧面和外框体的四个运动传递机构,每个运动传递机构包括多个柔性簧片,每个柔性簧片包括平行交错设置的两个簧片体以及连接两个簧片体的中间柔性体;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两组音圈电机,两组音圈电机的轴线垂直设置,每组音圈电机包括至少一个音圈电机,音圈电机的定子固定于底座,运动传递机构连接于对应的音圈电机的动子。本发明采用音圈电机内置的并联解耦构型,并以柔性簧片进行导向,有效实现了低耦合误差、大行程,并大幅降低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1985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0187.1
申请日:2024-03-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43 , H01M10/6555 , H01M10/6557 , H01M10/6568 , H01M10/659 , H01M10/63 , H01M50/258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液冷与多层相变材料的电池热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单体电池和冷却组件;其中,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液冷板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复合相变材料;所述液冷板上设有多个安装孔以及液冷流道,所述单体电池沿着所述液冷板的长度方向设有多排,任意相邻两排之间交错排列,所述单体电池通过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液冷流道经过每一排单体电池的外壁表面,形成一条连续冷却通道;通过多层复合相变材料填充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本发明将被动散热与主动散热相结合,根据电池的工作状态和温度需求,灵活调整散热策略,达到能耗和散热性能的最优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8143433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50176.3
申请日:2024-03-26
IPC: B23K26/21 , B23K26/064 , B23K26/7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热管超声辅助振镜激光焊接装置及方法,其包括:加工平台;焊接机构,焊接机构设置于加工平台上方,其包括激光发生器、振镜及焊接管道,焊接管道一端连接激光发生器,另一端抵接于待焊超薄热管,振镜连接于焊接管道;均质机构,其包括至少两个超声振子,超声振子分别抵接于待焊超薄热管。本申请通过激光焊接代替传统扩散焊、钎焊等封装技术,同时通过均质机构及振镜的设置使焊接过程更为稳定,避免了焊缝处产生气泡进而影响其整体形貌及密封性能的问题。相比于常规焊接封装技术来说,本申请不仅实现了超薄热管的封装,同时还兼具致密化焊缝、焊接稳定性好、减小焊接热影响区、减少焊缝气孔、大幅提升焊接质量等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25405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420846.6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8/0258 , H01M8/04089 , H01M4/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流场金属极板,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单极板,单极板在中心位置处垂直交叉的两条中心线分别设置为X轴和Y轴,单极板绕X轴或Y轴旋转180°为对称设置结构,并且单极板沿X轴和Y轴交点顺指针或者逆时针旋转180°为对称设置结构;两块对称设置的单极板之间设有焊缝,焊缝分隔两块对称设置的单极板构成的双极板为反应区和两块对称设置的反应气体分配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流场金属极板,整板对称布置、微流道局部三维结构的新型氢燃料电池金属极板,仅用一个极板即可组成双极板,进而装配成燃料电池,大幅节约周期和成本;微流道局部三维结构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了三维流场金属极板的制造难度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475495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284967.9
申请日:2020-11-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尺寸微纳结构阵列的制备方法,包括:S1、提供浸入至电解液中的工件作为第一电极,提供削边线电极作为第二电极并设置在工件上方,提供干涉光束调节器并输出多光束激光干涉照射在工件表面;S2、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供电构成回路,驱动削边线电极相对工件往复运动,工件在削边线电极相应位置处发生电化学溶解或电化学沉积,并形成微纳结构阵列,无需掩模,且解决了现有超短脉冲电源输出功率小的问题,提高了微纳结构阵列的加工精度,无需电解液进行高速流动,提高系统安全性及降低成本,实现金属材料各向异性电化学溶解或电化学沉积,可有效提高沉积层的致密性及结合强度,从而提高具有大深宽比的微纳结构的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66678B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0106708.0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基于阴极析氢强化电解加工微间隙内传质效率的方法,包括用以对设置在电解液中的工件交替切换地实行第一加工段和第二加工段,其中,第一加工段为电解工件,第二加工段为将工件作为阴极并实施阴极析氢。该方法有效利用了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阴极析氢这一特点,无需借助其他技术手段,便可有效去除加工间隙中的阳极不溶性产物,特别是粘附于阳极加工表面的不溶性产物,以解决加工间隙内阳极产物排出、电解液更新困难的问题,从而提高微尺度加工间隙内的传质速度、微细电解加工效率、改善加工表面质量和稳定性,并可实现大深宽比微结构的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126667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06708.0
申请日:2020-02-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基于阴极析氢强化电解加工微间隙内传质效率的方法,包括用以对设置在电解液中的工件交替切换地实行第一加工段和第二加工段,其中,第一加工段为电解工件,第二加工段为将工件作为阴极并实施阴极析氢。该方法有效利用了电化学反应过程中阴极析氢这一特点,无需借助其他技术手段,便可有效去除加工间隙中的阳极不溶性产物,特别是粘附于阳极加工表面的不溶性产物,以解决加工间隙内阳极产物排出、电解液更新困难的问题,从而提高微尺度加工间隙内的传质速度、微细电解加工效率、改善加工表面质量和稳定性,并可实现大深宽比微结构的加工。
-
公开(公告)号:CN110802147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24507.7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21D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阵列微结构增量辊压成形装置及方法,包括用以放置待成形目标件的工作台、用以给所述待成形目标件施加作用力以使其成形的工作辊、及用以驱动所述工作辊、以改变所述工作辊与所述待成形目标件的相对位置的驱动机构,所述工作辊朝向所述待成形目标件的一面设置有若干个微结构,所述微结构的高度依次递增或递减。通过在工作辊上设置有若干个微结构,微结构的高度依次递增或递减,以使得工作辊在与待成形目标件接触时,微结构逐个与待成型目标件接触,使得待成型目标件的局部一次成形时的塑性变形量较小,因而变形抗力较小,能够在较小的力条件下实现高深宽比、大面积阵列微结构的制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