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392403B
公开(公告)日:2010-08-25
申请号:CN200810156257.0
申请日:2008-10-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电极对的制备方法,包括金丝的绝缘固定、构建电解电路、电解、洗涤等步骤,通过对金丝下端电压的取样,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实现对腐蚀反应的自动控制,从而获得所需的纳米级间距的金电极对。本发明首次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常规环境下制备了纳米级间距的金电极对,试验发现,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得到最小间距为5nm的金电极对,为构建分子尺寸器件基本单元并进一步构建分子电子器件奠定了基础,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无需大型仪器设备,可直接在实验室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386902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21804.7
申请日:2014-03-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及装置。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样品流出端口通过管道与检测管的进口端连接,检测管的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拉曼光谱仪的样品入口端连接;所述的检测管为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玻璃管,应用于液相色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联用检测。在对待检测样品进行检测时,本发明采用通过纳米粒子自组装制备的检测管作为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器装置,一方面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可以对多组分物质进行有效的分离;另一方面又能克服高效液相色谱无法鉴别分子结构的不足,对所分离出的化合物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识别和浓度测定,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的新型检测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1689316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66919.8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的针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的针尖材料为复合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原子力显微镜硅探针、金纳米粒子膜和金层。本发明首先利用表面经过处理后AFM硅针尖的化学吸附性能,将致密金纳米粒子膜涂覆至其表面,并对覆膜针尖进行退火,改善其在针尖的分布,增加针尖尖端金纳米粒子的覆盖几率。使用电化学方法,再在覆膜针尖表面沉积一层极薄的金层以增加覆膜针尖金纳米粒子的机械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TERS针尖制备简单,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好,重现性佳,无需大型设备;所制备的金纳米粒子膜探针表面均匀,纳米粒子大小可控,且具有较强的TERS增强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108270B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11096691.4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氯化锑还原制备金纳米片的方法。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四氯金酸溶液,用无机物三氯化锑作为还原剂,制得原子级平整的单晶Au纳米片。本发明采用三氯化锑直接还原氯金酸的一锅法,制备方法简单快捷,无需添加其它表面活性剂,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得的金片,由于表面洁净,不含任何有机类表面活性剂,即Au片表面的活性位点未被其他试剂占位,因此,可在表面等离基元催化、电化学以及电子器件等研究领域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90037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310587200.7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纳米粒子单层膜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包括金溶胶的制备、单层膜的形成、转移和优化等步骤,通过调控金溶胶的单分散性,溶剂的挥发,设计界面单层膜的转移等,获得所需的金纳米粒子单层膜。本发明在溶剂挥发步骤中采用了专用的烟囱装置,包括上下贯通的两部分,其下部为呈圆柱状的容器腔,上部为呈轮台状的抽气管,顶部开有气孔,能有效控制金纳米溶胶的挥发。本发明在未加入任何额外试剂情况下,于常温常压下制备大面积金纳米粒子单层膜组装结构,膜的均匀性优异,SERS活性良好,可作为一种理想的SERS基底和膜电极,且制备过程简易,条件温和,无需添加特殊的大型仪器设备,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9108270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96691.4
申请日:2018-09-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氯化锑还原制备金纳米片的方法。在有机溶剂中,加入四氯金酸溶液,用无机物三氯化锑作为还原剂,制得原子级平整的单晶Au纳米片。本发明采用三氯化锑直接还原氯金酸的一锅法,制备方法简单快捷,无需添加其它表面活性剂,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得的金片,由于表面洁净,不含任何有机类表面活性剂,即Au片表面的活性位点未被其他试剂占位,因此,可在表面等离基元催化、电化学以及电子器件等研究领域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66903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510942876.2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金属纳米多聚体‑导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的核为Au纳米粒子多聚体,壳为聚双炔类导电聚合物。先将前驱物4‑乙炔基苯胺修饰在Au纳米粒子上,随着4‑乙炔基苯胺发生偶联反应形成双炔,双炔进步聚合生成聚双炔类导电聚合物的同时,将Au纳米粒子偶联成多聚体;再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得到种对核壳结构的金属纳米多聚体‑导电聚合物。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具有过程简单、重现性好、普适性强等特点,通过将金属纳米粒子多聚体与导电聚合物两者互相结合所制备的核壳结构,既能提供热点的贡献,又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光学、生物医药、分析检测、生物传感器、环境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56690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0942876.2
申请日:2015-12-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3/08 , C08G73/0266 , C08K2003/0831 , C08K2201/011 , C08L7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纳米多聚体-导电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它的核为Au纳米粒子多聚体,壳为聚双炔类导电聚合物。先将前驱物4-乙炔基苯胺修饰在Au纳米粒子上,随着4-乙炔基苯胺发生偶联反应形成双炔,双炔进一步聚合生成聚双炔类导电聚合物的同时,将Au纳米粒子偶联成多聚体;再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和反应时间,得到一种对核壳结构的金属纳米多聚体-导电聚合物。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具有过程简单、重现性好、普适性强等特点,通过将金属纳米粒子多聚体与导电聚合物两者互相结合所制备的核壳结构,既能提供热点的贡献,又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光学、生物医药、分析检测、生物传感器、环境处理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590037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587200.7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纳米粒子单层膜的制备方法及其装置,包括金溶胶的制备、单层膜的形成、转移和优化等步骤,通过调控金溶胶的单分散性,溶剂的挥发,设计界面单层膜的转移等,获得所需的金纳米粒子单层膜。本发明在溶剂挥发步骤中采用了专用的烟囱装置,包括上下贯通的两部分,其下部为呈圆柱状的容器腔,上部为呈轮台状的抽气管,顶部开有气孔,能有效控制金纳米溶胶的挥发。本发明在未加入任何额外试剂情况下,于常温常压下制备大面积金纳米粒子单层膜组装结构,膜的均匀性优异,SERS活性良好,可作为一种理想的SERS基底和膜电极,且制备过程简易,条件温和,无需添加特殊的大型仪器设备,可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1392403A
公开(公告)日:2009-03-25
申请号:CN200810156257.0
申请日:2008-10-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电极对的制备方法,包括金丝的绝缘固定、构建电解电路、电解、洗涤等步骤,通过对金丝下端电压的取样,控制电子开关的通断,实现对腐蚀反应的自动控制,从而获得所需的纳米级间距的金电极对。本发明首次采用电化学方法在常规环境下制备了纳米级间距的金电极对,试验发现,采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得到最小间距为5nm的金电极对,为构建分子尺寸器件基本单元并进一步构建分子电子器件奠定了基础,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无需大型仪器设备,可直接在实验室进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