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旋晶格弛豫时间测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3238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11049017.0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旋晶格弛豫时间测定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预设脉冲序列对待测样品进行测定,获得伪二维谱图的原始数据;对傅里叶变换后的伪二维谱图进行相位和基线校正,获得校正后的二维谱图;在校正后的伪二维谱图中,对待测样品中的各基团的13C谱峰进行积分,获得不同延迟时间所对应的谱峰的积分面积,对不同延迟时间所对应的谱峰的积分面积随延迟时间变化的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待测样品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该预设脉冲序列包括实现对待测样品中分子局部运动性较强的部分或不含1H部分的测定,和实现对待测样品中含氢的分子局部运动性较弱的刚性部分的测定,因此基于一次测量实现对共混体系中各基团的13C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测定。

    一种聚四氟乙烯共混物中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8469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70667.X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共混物中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具体为:a)通过dCP谱图与dCDPz谱图得到接触时间为τ或0的13C谱峰的积分值IdCP(τ)、IdCDPz(0)和IdCDPz(τ);b)分别根据不同的公式,得到dCDPz(τ)与dCP(τ)的值,再根据两者的公式,得到交叉极化谱峰的定量积分值IdCPQ;c)根据公式,得到聚四氟乙烯共混物中聚四氟乙烯和其它组分的比值。本申请使用dCP实验和dCDPz实验采集13C谱图,通过对谱图的积分值进行简单的数学处理后,得到了定量的信息;该方法省时、准确,适用的体系主要包括PTFE/工业塑料的共混物及其他19F‑13C/1H‑13C共混体系。

    一种适用于化合物分子基团或共混物组分比例的定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41272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10170671.6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包括:A)采集一张交叉极化接触时间为τ的rCP谱图和两张接触时间分别为0和τ的rCDPz谱图,分别对三张谱图进行傅里叶变换、相位矫正和基线矫正,并对三张谱图的13C谱峰进行积分,得到IrCP(τ)、IrCDPz(0)和IrCDPz(τ);B)根据公式rCDPz(τ)=IrCDPz(τ)/IrCDPz(0)、rCP(τ)+rCDPz(τ)=1与IrQCPzS=IrCP(τ)/rCP(τ),最终得到交叉极化谱峰的定量积分值IrQCPzS。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省时准确的检测出C‑H系、C‑F系、Si‑H系或Si‑F系有机物中基团的比例或上述系列有机物共混物中组分的比例关系。

    一种适用于化合物分子基团或共混物组分比例的定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41272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170671.6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包括:A)采集一张交叉极化接触时间为τ的rCP谱图和两张接触时间分别为0和τ的rCDPz谱图,分别对三张谱图进行傅里叶变换、相位矫正和基线矫正,并对三张谱图的13C谱峰进行积分,得到IrCP(τ)、IrCDPz(0)和IrCDPz(τ);B)根据公式rCDPz(τ)=IrCDPz(τ)/IrCDPz(0)、rCP(τ)+rCDPz(τ)=1与IrQCPzS=IrCP(τ)/rCP(τ),最终得到交叉极化谱峰的定量积分值IrQCPzS。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省时准确的检测出C‑H系、C‑F系、Si‑H系或Si‑F系有机物中基团的比例或上述系列有机物共混物中组分的比例关系。

    基于逐次交叉极化的固体核磁共振定量检测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44960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1410819.4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逐次交叉极化的固体核磁共振定量检测方法和装置,基于预设的脉冲序列在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待测样品进行测定,获得待测样品的谱图;脉冲序列包括多个第一脉冲单元和一个第二脉冲单元,第一脉冲单元用于增大待测样品中位于不同基团的13C核的信号的增强系数;第二脉冲单元用于将待测样品的1H核的磁化矢量固定在魔角方向上,并且用于对待测样品的1H核和13C核进行交叉极化,然后根据待测样品的谱图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各个基团的所占的比例。本方案第二脉冲单元将待测样品中的1H核的磁化矢量固定在魔角方向上,从而延长待测样品中1H核的T1ρH,达到提高定量检测的准确度的效果。

    一种聚四氟乙烯共混物中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08469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10170667.X

    申请日:2017-03-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四氟乙烯共混物中组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具体为:a)通过dCP谱图与dCDPz谱图得到接触时间为τ或0的13C谱峰的积分值IdCP(τ)、IdCDPz(0)和IdCDPz(τ);b)分别根据不同的公式,得到dCDPz(τ)与dCP(τ)的值,再根据两者的公式,得到交叉极化谱峰的定量积分值IdCPQ;c)根据公式,得到聚四氟乙烯共混物中聚四氟乙烯和其它组分的比值。本申请使用dCP实验和dCDPz实验采集13C谱图,通过对谱图的积分值进行简单的数学处理后,得到了定量的信息;该方法省时、准确,适用的体系主要包括PTFE/工业塑料的共混物及其他19F‑13C/1H‑13C共混体系。

    一种自旋晶格弛豫时间测定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932381B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1811049017.0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旋晶格弛豫时间测定方法及装置,包括:基于预设脉冲序列对待测样品进行测定,获得伪二维谱图的原始数据;对傅里叶变换后的伪二维谱图进行相位和基线校正,获得校正后的二维谱图;在校正后的伪二维谱图中,对待测样品中的各基团的13C谱峰进行积分,获得不同延迟时间所对应的谱峰的积分面积,对不同延迟时间所对应的谱峰的积分面积随延迟时间变化的数据进行拟合,获得待测样品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该预设脉冲序列包括实现对待测样品中分子局部运动性较强的部分或不含1H部分的测定,和实现对待测样品中含氢的分子局部运动性较弱的刚性部分的测定,因此基于一次测量实现对共混体系中各基团的13C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测定。

    基于逐次交叉极化的固体核磁共振定量检测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0449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410819.4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逐次交叉极化的固体核磁共振定量检测方法和装置,基于预设的脉冲序列在固体核磁共振波谱仪对待测样品进行测定,获得待测样品的谱图;脉冲序列包括多个第一脉冲单元和一个第二脉冲单元,第一脉冲单元用于增大待测样品中位于不同基团的13C核的信号的增强系数;第二脉冲单元用于将待测样品的1H核的磁化矢量固定在魔角方向上,并且用于对待测样品的1H核和13C核进行交叉极化,然后根据待测样品的谱图计算得到待测样品中各个基团的所占的比例。本方案第二脉冲单元将待测样品中的1H核的磁化矢量固定在魔角方向上,从而延长待测样品中1H核的T1ρH,达到提高定量检测的准确度的效果。

    一种固体核磁配件的储藏柜

    公开(公告)号:CN209733071U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20865113.1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体核磁配件的储藏柜,包括一柜体,所述柜体内部具有至少一个小配件放置架,至少三个探头放置架以及一个隔板,形成至少一小配件放置区,一样品传输管放置区以及至少四个探头放置区,实现了固体核磁配件的集中放置和管理,防止积灰,方便分类存放取用,同时节约存放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