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13476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30815.2
申请日:2010-11-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锂电池的负极材料。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锂/氮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钛源二氧化钛、碳酸锂和固体氮源在分散介质中研磨均匀,于室温至120℃干燥后再研磨;然后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下灼烧,然后自然冷却,得到钛酸锂/氮化钛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氮源选自:尿素、缩二脲、单氰胺、二聚氰胺、三聚氰胺、三聚氰酸一酰胺、三聚氰酸二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包括两种)的混合物。本发明制备Li4Ti5O12的原料中加入固体氮源而直接制备出Li4Ti5O12/TiN复合电极材料,不增加制备过程,成本低廉、工艺简单、能耗低,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290564A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110193840.0
申请日:2011-07-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4/1391 , H01M4/5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钒源化合物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钒源化合物溶液;向所述钒源化合物溶液中加入LiMn2O4,静置后干燥,得到第一混合物;将所述第一混合物在含氧气体中升温并保温,反应后得到五氧化二钒包覆的锰酸锂正极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制备钒源化合物溶液后,采用浸泡法将钒源化合物均匀分散于LiMn2O4材料表面,然后通过加热步骤将钒源化合物与氧气反应,从而制备得到五氧化二钒包覆的锰酸锂正极材料。因此,本发明操作简单,无需采用球磨方法,从而耗能较小,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正极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高温稳定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354748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293967.X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4/485 , H01M4/1391 , C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二氧化钛和碳酸锂混合,球磨均匀,在750~850℃下保温10~180分钟,冷却后得到钛酸锂;将所述钛酸锂与固态氮源化合物混合,然后在保护性气体保护下煅烧,反应后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制备钛酸锂的步骤中,由于本发明大大缩短了原料在高温下的保温时间,阻止了长时间灼烧引起的材料粒子的聚集,使钛酸锂的粒径大大减小,提高了钛酸锂在氮化处理后TiN的修饰面积,从而提高了制备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导电性能。并且,由于钛酸锂粒径的减小,减小了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的迁移距离,从而提高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