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入纳米氧化锌保护的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3424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730926.6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入纳米氧化锌保护的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封装材料包含纳米氧化锌的树脂层、二氧化钛树脂层及基底,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氟碳、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GMEA)、含二氧化钛的第一色浆、分散剂、环氧树脂、流平剂、催化剂和溶剂混合均匀,涂覆在PET薄膜上,烘干;(2)将氟碳、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PGMEA、含纳米氧化锌的第二色浆、分散剂、环氧树脂、流平剂、催化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均匀涂覆在步骤(1)所得的薄膜涂层上方,烘干得到引入纳米氧化锌保护的封装材料。通过引入的纳米氧化锌吸收高能量的紫外线保护内层二氧化钛,此外,增透树脂的添加增加了薄膜对其他波段的光的透过率,提高光利用率。

    一种引入纳米氧化锌保护的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34249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730926.6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入纳米氧化锌保护的封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封装材料包含纳米氧化锌的树脂层、二氧化钛树脂层及基底,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氟碳、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GMEA)、含二氧化钛的第一色浆、分散剂、环氧树脂、流平剂、催化剂和溶剂混合均匀,涂覆在PET薄膜上,烘干;(2)将氟碳、丙烯酸树脂、异氰酸酯、PGMEA、含纳米氧化锌的第二色浆、分散剂、环氧树脂、流平剂、催化剂和溶剂混合均匀,均匀涂覆在步骤(1)所得的薄膜涂层上方,烘干得到引入纳米氧化锌保护的封装材料。通过引入的纳米氧化锌吸收高能量的紫外线保护内层二氧化钛,此外,增透树脂的添加增加了薄膜对其他波段的光的透过率,提高光利用率。

    一种基于涤纶长丝的连续化电热致变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2859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950919.7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涤纶长丝的连续化电热致变色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涤纶长丝卷绕成环状,并去除表面的油脂和杂质;S2.通过无电沉积工艺在涤纶长丝表面沉积金属铜镀层;S3.将涤纶长丝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涤纶导电长丝;S4.将涤纶导电长丝先通过装有感温变色油墨的槽,再经过热装置烘干,卷绕到滚轴上,获得连续化电热致变色纤维;其中,步骤S2中,无电沉积的镀铜液中添加了复合稳定剂,所述复合稳定剂由亚铁氰化钾和2,2’‑联吡啶组成,亚铁氰化钾的浓度为5‑10mg/L,2,2’‑联吡啶的浓度为5‑10mg/L。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电热致变色纤维的连续化生产,生产成本低、纤维直径可控,且得到的纤维电导率高。

    一种基于涤纶长丝的连续化电热致变色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285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950919.7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涤纶长丝的连续化电热致变色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涤纶长丝卷绕成环状,并去除表面的油脂和杂质;S2.通过无电沉积工艺在涤纶长丝表面沉积金属铜镀层;S3.将涤纶长丝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涤纶导电长丝;S4.将涤纶导电长丝先通过装有感温变色油墨的槽,再经过热装置烘干,卷绕到滚轴上,获得连续化电热致变色纤维;其中,步骤S2中,无电沉积的镀铜液中添加了复合稳定剂,所述复合稳定剂由亚铁氰化钾和2,2’‑联吡啶组成,亚铁氰化钾的浓度为5‑10mg/L,2,2’‑联吡啶的浓度为5‑10mg/L。本发明的制备方法能够实现电热致变色纤维的连续化生产,生产成本低、纤维直径可控,且得到的纤维电导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