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849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0937459.X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掺杂的发光层,在阳极上依次真空蒸镀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得到所述基于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圆偏振电致发光器件可发射黄色或者橙红色荧光(λ=548或600 nm),器件外量子效率EQE高达28.3%和20.3%,不对称因子为6.0×10‑4和2.4×10‑3,且具有驱动电压低,发光稳定性好等优点。

    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7322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27376.X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以10,10'‑(11,12‑二氟二苯并[a,c]吩嗪‑3,6‑二基)双(10H‑吩恶嗪)、5,5',6,6',7,7',8,8'‑八氢联萘酚为原料,反应制备得到所述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R1和S1;或者以10,10'‑(((6,7‑二氟喹喔啉‑2,3‑二基)双(4,1‑亚苯基))双(10H‑吩恶嗪)、5,5',6,6',7,7',8,8'‑八氢联萘酚为原料,反应制备得到所述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R2和S2。本发明制备的化合物具有刚性大平面扭曲结构和显著的内电荷转移(ICT)效应的特点,具有典型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性质(TADF)、圆偏振(CPL)性质、高荧光量子产率(PLQY)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且其合成制备步骤少,原料易得,合成及纯化工艺简单,产率高,可大规模合成制备。

    基于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849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37459.X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包括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掺杂的发光层,在阳极上依次真空蒸镀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得到所述基于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圆偏振电致发光器件可发射黄色或者橙红色荧光(λ=548或600 nm),器件外量子效率EQE高达28.3%和20.3%,不对称因子为6.0×10-4和2.4×10-3,且具有驱动电压低,发光稳定性好等优点。

    一种高效率橙红色电致发光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529573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922112.7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率橙红色电致发光器件,结构为阳极(ITO)/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激子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其中发光层由喹喔啉荧光材料掺杂主体材料制备。本发明以两种新的喹喔啉荧光材料分别为掺杂客体制备的OLED,分别实现了32.0%和19.9%较高的EQE。

    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7984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37461.7

    申请日:2020-09-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性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R/S‑18,21‑二(10H‑吩恶嗪‑10‑基)‑3,4,5,6,7,8,9,10‑八氢二苯并[a,c]二萘并[2',1':5,6;1'',2'':7,8][1,4]二恶英[2,3‑i]吩嗪或者R/S‑16,17‑双(4‑(10H‑吩恶嗪‑10‑基)苯基)‑3,4,5,6,7,8,9,10‑八氢二萘并[2',1':5,6;1'',2'':7,8][1,4]二恶烷[2,3‑g]喹喔啉。本发明所提供的化合物具有刚性大平面扭曲结构和显著的内电荷转移(ICT)效应的特点,具有典型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性质(TADF)、圆偏振(CPL)性质、高荧光量子产率(PLQY)和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且其合成制备步骤少,原料易得,合成及纯化工艺简单,产率高,可大规模合成制备。

    基于双吡啶并吩嗪受体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644632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210195894.9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吡啶并吩嗪受体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为11‑(9,9‑二甲基吖啶‑10(9H)‑基)联吡啶[3,2‑a:2',3'‑c]吩嗪(DPPZ‑DMAC)和11,12‑双(9,9‑二甲基吖啶‑10(9H)‑基)联吡啶[3,2‑a:2',3'‑c]吩嗪(DPPZ‑2DMAC)。本发明所提供的化合物具有刚性大平面扭曲结构和极小的单线态‑三线态能隙值的特点,具有典型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性质(TADF)、高荧光量子产率(PLQY)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等优点。且其合成制备步骤少,原料易得,合成及纯化工艺简单,产率高,可大规模合成制备。

    基于绿色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掺杂电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89942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011194206.4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绿色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掺杂电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由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激子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组成,发光层由绿色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掺杂主体材料制备;绿色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为3,5‑二(9H‑咔唑‑9‑基)‑2,4,6‑三(3,6‑二叔丁基‑9H‑咔唑‑9‑基)苯腈。本发明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的高浓度掺杂发光层制备的OLED,实现其EQE超过20%,并且低效率滚降的目标。

    一种双吡啶吩嗪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掺杂的白光电致发光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460541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192683.X

    申请日:2022-03-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吡啶吩嗪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掺杂的白光电致发光器件,在阳极上依次真空蒸镀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得到所述器件,发光层由双吡啶吩嗪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掺杂蓝光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制备,引入延迟荧光敏化机制,成功制备了一系列采用两个发光材料的WOLED,并通过调节EML中DPPZ‑DMAC的比例实现了从冷白到正白到暖白的转变,最终实现了基于DPPZ‑DMAC的EQEmax为22.7%的WOLED。这也证明了基于双吡啶并[3,2‑a2',3'‑c]吩嗪受体的发射材料为制备热激活延迟荧光发光层的单层白光电致发光器件展示了无限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