钯纳米材料的应用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5907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711441168.6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葛翠翠 方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钯纳米材料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其中钯纳米材料为钯八面体纳米材料或钯立方体纳米材料。本申请的钯纳米材料是通过发挥材料的纳米酶活性产生活性氧,进而实现更加稳定持久的抗菌作用;进一步地,钯立方体纳米材料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效果显著,钯八面体纳米材料对于革兰氏阴性菌活性更高。

    钯纳米材料的应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59075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711441168.6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葛翠翠 方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钯纳米材料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其中钯纳米材料为钯八面体纳米材料或钯立方体纳米材料。本申请的钯纳米材料是通过发挥材料的纳米酶活性产生活性氧,进而实现更加稳定持久的抗菌作用;进一步地,钯立方体纳米材料对于革兰氏阳性菌效果显著,钯八面体纳米材料对于革兰氏阴性菌活性更高。

    纳米磷光探针及其用途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7930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1910450839.8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酶活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纳米磷光探针及其用途。本发明的纳米磷光探针探针利用铱金属配位化合物、金纳米颗粒分别作为能量共振转移的荧光供体和受体,通过一段能被目的蛋白酶特异性识别和降解的多肽底物连接,并产生FRET现象。与传统的线性荧光探针分子相比,在纳米金的搭载下,实现了探针分子的高局部浓度富集,快速入胞等特有的检测优势,大大提升该酶活检测探针在活细胞水平进行实时酶活监测的适应性。

    纳米磷光探针及其用途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7930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50839.8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酶活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纳米磷光探针及其用途。本发明的纳米磷光探针探针利用铱金属配位化合物、金纳米颗粒分别作为能量共振转移的荧光供体和受体,通过一段能被目的蛋白酶特异性识别和降解的多肽底物连接,并产生FRET现象。与传统的线性荧光探针分子相比,在纳米金的搭载下,实现了探针分子的高局部浓度富集,快速入胞等特有的检测优势,大大提升该酶活检测探针在活细胞水平进行实时酶活监测的适应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