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27944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435065.9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5G的智能防水雾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智能单元和使气体单向流动的防水雾结构,口罩本体的两端处分别设置固定有弹性固定带的连接耳;智能单元分别安装于口罩本体的底部和位于口罩本体两端的连接耳上;口罩本体为双层结构,分别为口罩外层和口罩内层,两者之间设有中空结构,防水雾结构设置在中空结构的上半部分内。本发明具有防水雾功能同时兼具有人体监测、实时定位等多种功能,在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同时更好的扩展了口罩的其他智能化功能,且结构简单,质量轻,体积小,方便携带。
-
公开(公告)号:CN10579068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35655.9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2S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S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光伏发电装置,包括进气口、预混器及燃烧器,燃烧器的外周还依次设置辐射器及光伏电池组件,燃料通过进气口进入预混器及燃烧器中分别进行预混合及燃烧,辐射器吸收来自燃烧器的热能,并向光伏电池组件释放热辐射,光伏电池组件吸收热辐射并将其转换为电能,该热光伏发电装置结合了热光伏技术、近场辐射技术和超材料辐射技术,具有简单稳定的机械结构,能较好的适应野外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在保证稳定供电的同时,做到了设备的微型化和模块化,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单位体积产电功率高、安全性高、续航能力高等优点,兼顾了能量转化效率和设备自身的便携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3318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39647.1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L3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 H01L31/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聚光设备、辐射发电设备及电能传送设备,其中聚光设备将光线汇聚至辐射发电设备上,辐射发电设备沿光线传输的方向依次包括受光发热层、辐射层及光伏电池层,受光发热层接收聚光设备汇聚的光线并发射至辐射层,辐射层发射电磁波至光伏电池层,光伏电池层产生电能,电能传送设备接收光伏电池层产生的电能并向外部传输,本发明的太阳能供电装置设计简单、整体性强、结构紧密、坚固不易损坏,且单位面积光照下能量输出密度高,具有重量轻、便于携带、便于更换和改变安装位置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野外、家庭等场所。
-
公开(公告)号:CN205509926U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20183540.2
申请日:2016-03-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2S1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光伏发电装置,包括进气口、预混器及燃烧器,燃烧器的外周还依次设置辐射器及光伏电池组件,燃料通过进气口进入预混器及燃烧器中分别进行预混合及燃烧,辐射器吸收来自燃烧器的热能,并向光伏电池组件释放热辐射,光伏电池组件吸收热辐射并将其转换为电能,该热光伏发电装置结合了热光伏技术、近场辐射技术和超材料辐射技术,具有简单稳定的机械结构,能较好的适应野外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在保证稳定供电的同时,做到了设备的微型化和模块化,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单位体积产电功率高、安全性高、续航能力高等优点,兼顾了能量转化效率和设备自身的便携性。
-
公开(公告)号:CN205508847U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20189136.6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L31/05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聚光设备、辐射发电设备及电能传送设备,其中聚光设备将光线汇聚至辐射发电设备上,辐射发电设备沿光线传输的方向依次包括受光发热层、辐射层及光伏电池层,受光发热层接收聚光设备汇聚的光线并发射至辐射层,辐射层发射电磁波至光伏电池层,光伏电池层产生电能,电能传送设备接收光伏电池层产生的电能并向外部传输,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供电装置设计简单、整体性强、结构紧密、坚固不易损坏,且单位面积光照下能量输出密度高,具有重量轻、便于携带、便于更换和改变安装位置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野外、家庭等场所。
-
公开(公告)号:CN207784361U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21848173.4
申请日:2017-12-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5G的智能防水雾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智能单元和使气体单向流动的防水雾结构,口罩本体的两端处分别设置固定有弹性固定带的连接耳;智能单元分别安装于口罩本体的底部和位于口罩本体两端的连接耳上;口罩本体为双层结构,分别为口罩外层和口罩内层,两者之间设有中空结构,防水雾结构设置在中空结构的上半部分内。本实用新型具有防水雾功能同时兼具有人体监测、实时定位等多种功能,在提高使用安全性的同时更好的扩展了口罩的其他智能化功能,且结构简单,质量轻,体积小,方便携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