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74681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39586.8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惯性粘滑驱动的运动仿真方法和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计算压电致动器的驱动加速度;该驱动加速度通过压电致动器的本构方程、压电致动器的应变、应力和电场强度计算得到;获取惯性块的第一质量和滑块的第二质量;将驱动加速度、第一质量和第二质量输入预设的运动仿真模型,得到惯性块和滑块的运动仿真结果;可以解决现有的测量惯性块和滑块的速度和位移的方式对测量环境要求较高,导致的测量环境受限、测量效率较低的问题;由于可以使用运动仿真模型对惯性块和滑块的运动情况进行仿真,无需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因此,可以降低测试环境要求,提高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655230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110051218.6
申请日:2011-03-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8 , H01M4/525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通式Li(4-x-y)/3Mn4-4x-yCrxNiy/2O2(I)表示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通式(I)中,0<x≤0.5,0≤y≤0.3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上述正极材料制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电学性能,原料价格较为低廉,且环保性能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637865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110035546.7
申请日:2011-02-1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139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式为Li2+2xMn0.6+xNi0.6-3xCr0.8O4的化合物,还公开了一种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包括通式为Li2+2xMn0.6+xNi0.6-3xCr0.8O4的化合物,其中0<x≤0.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锂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镍源化合物和铬源化合物为原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制备的正极材料在具有尖晶石结构的同时,含有Ni离子和Cr离子。在该正极材料的尖晶石结构的八面体晶体场中,Ni离子和Cr离子的电子分布发生改变,进而产生能级劈裂,因此,本发明制备的正极材料的具有较高的工作电压。
-
公开(公告)号:CN102569773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586202.0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其具有球形核壳结构;球形核壳结构的核材料由通式Li1+xMnyNizCo1-x-y-zO2(I)表示,通式(I)中,0<x<0.3,0.5<y<0.8,0<z<0.3;球形核壳结构的壳材料为LiNi0.5Mn0.5O2。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上述正极材料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和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具有较大的压实密度和较好的循环特性,进而提高了由其制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的体积比容量和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394296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384760.3
申请日:2011-11-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通式LiNi0.5-xAl2xMn1.5-xO4表示的锂电池用正极材料,通式中,0<2x≤0.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应用上述正极材料制备的锂电池正极和锂电池。本发明提供的正极材料成本较低、环保性较好、纯度高以及具有良好的高温和大电流循环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274681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010039586.8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惯性粘滑驱动的运动仿真方法和装置,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计算压电致动器的驱动加速度;该驱动加速度通过压电致动器的本构方程、压电致动器的应变、应力和电场强度计算得到;获取惯性块的第一质量和滑块的第二质量;将驱动加速度、第一质量和第二质量输入预设的运动仿真模型,得到惯性块和滑块的运动仿真结果;可以解决现有的测量惯性块和滑块的速度和位移的方式对测量环境要求较高,导致的测量环境受限、测量效率较低的问题;由于可以使用运动仿真模型对惯性块和滑块的运动情况进行仿真,无需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因此,可以降低测试环境要求,提高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84580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010092106.4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62D5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弹跳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弹跳机构以及弹跳驱动机构,支架包括转轴,弹跳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惯性粘滑式运动组件、位于惯性粘滑式运动组件一侧的凸轮、以及位于凸轮一侧并抵持在凸轮内侧的移动件,惯性粘滑式运动组件包括摩擦部件,凸轮套设在转轴上,摩擦部件抵持在凸轮的侧壁上并驱动凸轮绕转轴转动,弹跳机构包括底座、一端设置在底座上且另一端穿过支架并与移动件固定连接的支撑杆、以及夹持在支架和底座之间且套设在支撑杆上的弹性件。该弹跳装置以惯性粘滑式运动组件配合凸轮为弹跳驱动机构,从而使弹跳装置可连续弹跳,且以弹性件实现落地自复位,该弹跳装置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2476833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010564097.0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
IPC: C01G5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a)将镍源化合物和锰源化合物在溶剂中混合,干燥;b)将步骤a)干燥后得到的混合物在900℃~1000℃下煅烧,得到镍锰氧化物前躯体;将所述镍锰氧化物前躯体与锂源化合物混合,烧结;c)将步骤b)烧结后得到的产物在氮气气氛中退火,得到正极材料LiNi0.5Mn1.5O4。本发明先制备得到镍锰氧化物前驱体,然后加入锂源化合物,避免了锂源化合物与锰源化合物、镍源化合物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NiO、Li1+xNi1-xO2等杂相的产生。并且,本发明采用了氮气气氛中退火的方法,提高了含有所述正极材料的电池的可逆容量和倍率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479941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10564072.0
申请日:2010-11-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 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
IPC: H01M4/139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LiNi0.5Mn1.5O4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制备含镍锰的混合物,然后在900~1000℃下煅烧,得到镍锰氧化物前驱体;将所述镍锰氧化物前驱体与锂源化合物混合,在650~750℃烧结,然后在氧气气氛中退火,得到LiNi0.5Mn1.5O4。本发明先制备得到镍锰氧化物前驱体,然后加入锂源化合物,避免了锂源化合物与锰源化合物、镍源化合物的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NiO、Li1+xNi1-xO2等杂相的产生。并且,本发明采用了氧气气氛中退火的方法,补偿了在烧结过程中产生的氧缺陷,从而使制备的LiNi0.5Mn1.5O4的纯度较高,氧缺陷较少。
-
公开(公告)号:CN111284580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92106.4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B62D5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弹跳装置,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弹跳机构以及弹跳驱动机构,支架包括转轴,弹跳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惯性粘滑式运动组件、位于惯性粘滑式运动组件一侧的凸轮、以及位于凸轮一侧并抵持在凸轮内侧的移动件,惯性粘滑式运动组件包括摩擦部件,凸轮套设在转轴上,摩擦部件抵持在凸轮的侧壁上并驱动凸轮绕转轴转动,弹跳机构包括底座、一端设置在底座上且另一端穿过支架并与移动件固定连接的支撑杆、以及夹持在支架和底座之间且套设在支撑杆上的弹性件。该弹跳装置以惯性粘滑式运动组件配合凸轮为弹跳驱动机构,从而使弹跳装置可连续弹跳,且以弹性件实现落地自复位,该弹跳装置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制作工艺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