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93166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210539389.8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D339/04 , C07D409/04 , A61K31/385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3H-1,2-二硫环戊烯-3-硫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式I所示3H-1,2-二硫环戊烯-3-硫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提高了3H-1,2-二硫环戊烯-3-硫酮类化合物的产率,避免了六甲基二硅醚生产操作不安全的问题,减少环境污染,操作简单,硫化促进剂廉价易得,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于式I所示3H-1,2-二硫环戊烯-3-硫酮类化合物的大量制备。此外本发明所述式I所示3H-1,2-二硫环戊烯-3-硫酮类化合物对人肝癌HepG2细胞株、人肺癌A549肿瘤细胞株、小鼠黑色素瘤B16肿瘤细胞株、人肝癌SMMC-7721肿瘤细胞株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127506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63471.2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磁性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吸附铁源的胶体碳球为模板或以水热法合成的尖晶石型铁氧体微球为核,通过同时水解缩合的方式在其表面沉积Ca、P和Si;经还原气氛烧结得到内核为磁性氧化物、外壳为生物活性玻璃的磁性微球。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核/壳结构磁性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载体材料——兼具骨肿瘤的药物治疗和骨缺损修复的双重作用,以克服单一方法治疗骨肿瘤疗效的不足,为骨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08862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63822.X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D06M11/49 , D06M11/44 , D06M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热疗与磁疗功效的蚕丝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制备改性溶液,再用改性溶液对蚕丝织物进行浸轧、烘干、焙烘处理,获得所述蚕丝面料,所述改性溶液以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红外/磁性粉体2~10%,分散剂0.8~1.2%,粘合剂15~25%,溶剂为水。本发明获得了兼具热疗与磁疗功用的蚕丝面料,同时不影响面料的服用性能。
-
-
公开(公告)号:CN106928805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710139286.5
申请日:2017-03-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张英
IPC: C09D163/00 , C09D175/04 , C09D5/14 , C09D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D163/00 , C08K2201/011 , C08L2205/03 , C09D5/14 , C09D7/61 , C09D175/04 , C08L29/04 , C08K13/04 , C08K7/26 , C08K2003/2241 , C08K3/04 , C08K2003/265 , C08L75/04 , C08L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除甲醛、除异味、防细菌霉变的多功能复合型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粉体加入树脂粘接剂中;然后加入添加剂,搅拌得到室内外用除甲醛、除异味、防细菌霉变的复合型涂料;所述粉体包括纳米级锐钛矿型二氧化钛、微米级多孔硅藻土、微米级吸附炭(竹炭或活性炭)、微米级碳酸钙;所述添加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等。本发明公开的多功能复合型涂料具有在白天和无光黑夜均可吸附固定除甲醛、除异味、防细菌霉变,在白天太阳光或人工自然光源下去除分解甲醛、异味、细菌霉变协同功能,不仅可以室内使用,而且对公共走廊、大厅、部分室外区域也可以除甲醛、除异味、防细菌霉变;而且具有杀菌分解效果好、成本低、寿命长等优势。
-
-
-
公开(公告)号:CN102579462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210015822.8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甘草次酸衍生物制备抗炎药物中的应用,具体涉及一类可释放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的甘草次酸衍生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含有这些衍生物的药用组合物以及它们的抗炎作用。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可释放气体信号分子H2S的甘草次酸衍生物,是将甘草次酸与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释放基团通过酯键或酰胺键进行偶联得到的。药理学实验结果显示,上述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未见明显的胃肠道损伤,表明上述化合物能用于制备治疗各种炎症及其相关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1113334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710131384.0
申请日:2007-08-30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9K11/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蓝色荧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荧光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备一种化学式是M(Srx,Ba1-x)PO4:Eu的磷酸锶钡石,其中,M=Li+,Na+,K+,Rb+,x=0~1,稀土元素铕(Eu2+)掺杂量为锶和钡原子总量的0.0005-10%mol数。它的激发区域和目前使用的氙和氖(Xe+Ne)稀有气体混合气体等离子体产生的真空紫外光(VUV)相当吻合,在小于200nm的真空紫外线激发的下发出蓝色荧光,其结晶度高,发光质量好,成本低廉,且制备工艺简单、无污染,特别适用于等离子体平板显示技术和稀有气体放电灯等以真空紫外光为激发光源的发光和显示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127506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063471.2
申请日:2013-02-2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结构磁性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吸附铁源的胶体碳球为模板或以水热法合成的尖晶石型铁氧体微球为核,通过同时水解缩合的方式在其表面沉积Ca、P和Si;经还原气氛烧结得到内核为磁性氧化物、外壳为生物活性玻璃的磁性微球。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核/壳结构磁性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球载体材料——兼具骨肿瘤的药物治疗和骨缺损修复的双重作用,以克服单一方法治疗骨肿瘤疗效的不足,为骨肿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