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掺杂多孔碳负载多元有序金属合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137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48632.8

    申请日:2023-09-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多孔碳负载多元有序金属合金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了极为简单方便的湿化学法和高温热处理的方法,将包括Pt在内的三种金属元素形成有序合金结构,并以纳米颗粒形式均匀负载于氮掺杂多孔碳孔隙以及表面,形成独特的有序金属合金/氮掺杂多孔碳复合结构。一方面,该结构不仅可有效避免金属颗粒的堆积,促进多元金属活性位点的暴露;而且可增强载体与有序金属合金之间的作用,维持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多元元素设计可加强有序金属合金的配体效应和晶格应变效应,提高该复合材料在催化和能源储存方面的潜力。因此,此种复合材料的开发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一种碳点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40418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666422.1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点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应用,涉及电子材料的技术领域;该碳点氧还原催化剂包括多个交联的碳点;所述碳点氧还原催化剂中含有杂原子X,所述杂原子X为氧原子、氮原子、硼原子、磷原子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还提供碳点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应用。本申请提供的碳点氧还原催化剂可以改善现有技术中碳载金属单原子催化剂易受化学毒化的技术问题。

    一种可广谱抑制水稻病原菌的碳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30179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88247.1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有效广谱抑制水稻病原菌的碳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用超纯水清洗过的高纯石墨棒为阴极和阳极置于50%植酸溶液中,持续电解,得到石墨烯的植酸分散液,将石墨烯的植酸分散液用定性滤纸过滤,高速离心,超纯水透析,即获得所述碳纳米制剂。该碳纳米制剂中的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5nm,存在无序的晶体结构,表面具有含氧、含磷官能团,其可有效抑制稻瘟病菌、稻曲病菌、白叶枯病菌的生长。该纳米制剂可以靶标到稻瘟病菌细胞内由丝状肌动蛋白组成的微丝骨架,进而使得稻瘟病菌细胞极性丧失,异常膨大至破裂。因此,利用该碳纳米制剂预处理水稻,可以有效地降低稻瘟菌的侵染,预防稻瘟病的发生。

    瞬态光电压测试样品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4002484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210000656.8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康振辉 刘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瞬态光电压测试样品组件,包括: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具有第一贯通开口,所述第一夹板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放置待测试样品电极;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具有第二贯通开口,所述第二贯通开口与所述第一贯通开口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贯通开口的两侧设置有第二卡合部位;电极板,所述电极板具有第一电极柱,所述第一电极柱贯通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测试样品接触,所述第一电极柱设置在靠近所述第二贯通开口处;磁性材料,所述磁性材料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的四周边角处。

    瞬态光电压测试样品组件、瞬态光电压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2289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210000648.3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康振辉 刘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瞬态光电压测试样品组件、瞬态光电压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卡座,具有第一安装腔;底电极模块,具有底电极;样品电极模块,具有样品电极,所述样品电极上适于设置待测样品;所述底电极模块、所述样品电极模块安装在在所述卡座的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且所述底电极与所述样品电极之间形成狭缝,所述底电极与所述样品电极分别通过外接导线引出,用于测量电极间的压差。

    一种基于CDP的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瞬时表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1882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73126.9

    申请日:2020-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DP的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瞬时表达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该表达方法操作简单,只需将CDP与质粒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直接浸泡活体根或者涂沫于叶片表面,CDP可以通过植物细胞壁进入植物组织细胞,从而实现外源基因的表达。CDP可在水稻、绿豆、拟南芥等多种植物上实现外源基因的稳定快速表达,具有普适性。碳点(CDs)表面含有丰富的羧基,其与PEI通过酰胺反应结合后,降低其表面电性,从而降低PEI的毒性。因此,CDP既具有PEI对DNA的结合与保护能力,同时兼具碳点极好的生物相容性。不同于农杆菌转化法,CDP可以在多种种类的植物上进行外源基因表达,且具有很高的转染效率和转染速度。

    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94892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0514070.3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筛选方法包括:将候选抑制剂和缓冲液混合,孵育,终止反应,得到反应后溶液;所述缓冲液中包括己糖激酶2和葡萄糖;将反应后溶液和等体积的葡萄糖‑1‑13C混匀,得到待分析物;将待分析物滴加至石墨结构型纳米材料基质表面,干燥后进行MALDI‑MS检测,筛选,得到己糖激酶2抑制剂。该方法以石墨结构型纳米材料为基质,结合MALDI‑MS检测,超快速的筛选检测(5.1小时内分析1836个样品);获得一系列高抑脑瘤生长活性的小分子药物;对接小分子药物药效分析/药代动力学检测,无需转移至其它检测平台。

    一种可广谱抑制水稻病原菌的碳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30179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188247.1

    申请日:2022-09-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有效广谱抑制水稻病原菌的碳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用超纯水清洗过的高纯石墨棒为阴极和阳极置于50%植酸溶液中,持续电解,得到石墨烯的植酸分散液,将石墨烯的植酸分散液用定性滤纸过滤,高速离心,超纯水透析,即获得所述碳纳米制剂。该碳纳米制剂中的纳米颗粒的粒径为2~5nm,存在无序的晶体结构,表面具有含氧、含磷官能团,其可有效抑制稻瘟病菌、稻曲病菌、白叶枯病菌的生长。该纳米制剂可以靶标到稻瘟病菌细胞内由丝状肌动蛋白组成的微丝骨架,进而使得稻瘟病菌细胞极性丧失,异常膨大至破裂。因此,利用该碳纳米制剂预处理水稻,可以有效地降低稻瘟菌的侵染,预防稻瘟病的发生。

    生物活性物质瞬态光电压测量组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229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210000646.4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康振辉 刘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瞬态光电压测量组件、装置及方法,包括:组件壳体,组件壳体表面向内设置有矩形凹槽,在凹槽一侧设置有贯通开口,在组件壳体上与贯通开口相对的底壁上设置有相同大小的底壁开口,组件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参比电极电路板;组件壳体的正面设置有工作电极电路板;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设置在组件壳体和凹槽内;电极模块,电极模块包括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生物活性体原位生长在工作电极上,工作电极浸入在电解质溶液中;安装底座,组件壳体整体水平横跨安装在安装底座上,工作电极在凹槽中水平放置。

    颗粒尺度样品原位反应中的瞬态光电压测量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2290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210000652.X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nventor: 康振辉 刘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原位反应参数测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颗粒尺度样品原位反应中的瞬态光电压测量系统及方法,该测量系统包括:光源模块、样品测试平台、样品电极组件和数据处理装置;光源模块用于产生光激励源;样品测试平台包括底座和移动组件;样品电极组件包括样品电极和探针电极,样品电极设置在底座背离光源模块的一侧,用于布置包括含有第一反应样品和第二反应样品的样品颗粒;探针电极安装在移动组件上,用于在移动组件的带动下探测样品颗粒、并与样品电极形成电容模型。通过电容模型累积样品颗粒在激励源激励下转移的电荷,从而改变了样品电极组件原先的电势平衡并形成电势差,从而得到单个样品颗粒或者多个样品颗粒发生原位反应的瞬态光电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