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5918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055969.X
申请日:2012-03-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正极材料Li1-x-yNaxKyMn2O4制备方法,以钠离子、钾离子中的一种或两种来部分取代锰酸锂LiMn2O4中的锂元素,并包括以下步骤:先将锂、钠、钾、锰元素以摩尔比的计量比称量醋酸锂、醋酸钠、醋酸钾、二氧化锰,后将原材料充分混合,经高温处理12-36小时后冷却,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方法合成Li1-x-yNaxKyMn2O4电极。本发明采用了常见的钠离子与钾离子,在地球上的含量高,价格相对便宜,且无明显毒,使得该发明在材料生产中不会引起额外的环境污染,该发明材料合成制备方法简单,更加环保,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339074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308179.2
申请日:2013-07-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10/0525 , H01M10/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池用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薄膜电极和微电池,其操作步骤包括:a)、配置由90-99wt%的非水极性醇和1-10wt%的氟化物组成的电解溶液;b)、将钛片作为阳极置于上述步骤a)得到的电解溶液中,在周期电压作用下进行电解,在所述钛片上得到具有微纳米管结构的初始TiO2薄膜;c)、将上述步骤b)得到的初始TiO2薄膜在300-600℃的温度下加热1-48小时;d)、得到具有微纳米管结构的TiO2薄膜,将TiO2薄膜作为微电池用薄膜电极;本发明的薄膜电极具有高面积比容量,且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性好,微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且可满足工作电流为微安数量级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874789A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210404910.7
申请日:2012-10-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锰锂的制备方法,称取锂源化合物、铁源化合物、锰源化合物和磷源化合物,按锂、铁、锰、磷摩尔比为1.0~1.2:0.4:0.6:1.0的比例混合均匀;在混合物加入5wt%~13wt%的碳源,氮气气氛中加热至250℃~350℃,并持续煅烧2h~5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前驱体;取出前驱体研碎、压片,继续在氮气气氛中加热至700℃~900℃,并持续煅烧5h~20h,即得到结构式为LiFe0.4Mn0.6PO4/C的目标产物,其中锰元素占过渡金属元素含量的60%,其工作电压为4.1V,使其具有高能量密度;在55℃高温下具有出色的放电容量与循环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610804A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210092946.6
申请日:2012-03-3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4/38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通过将石墨碳材料置于等离子体处理装置中进行处理获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及锂离子电池。所获得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电解液具有良好的浸润性。由该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得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浸润性也得到相应的改善。从而保证在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压实密度更高的条件下负极对电解液的浸润程度,达到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石墨碳材料的单位体积填充量,并进而提高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390744A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10308179.2
申请日:2013-07-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H01M4/1391 , H01M4/131 , H01M10/0525 , H01M10/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电池用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以及薄膜电极和微电池,其操作步骤包括:a)配置由90-99wt%的非水极性醇和1-10wt%的氟化物组成的电解溶液;b)将钛片作为阳极置于上述步骤a)得到的电解溶液中,在周期电压作用下进行电解,在所述钛片上得到具有微纳米管结构的初始TiO2薄膜;c)将上述步骤b)得到的初始TiO2薄膜在300-600℃的温度下加热1-48小时;d)得到具有微纳米管结构的TiO2薄膜,将TiO2薄膜作为微电池用薄膜电极;本发明的薄膜电极具有高面积比容量,且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性好,微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长、性能可靠,且可满足工作电流为微安数量级的要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