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525404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476531.3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共轭高分子的荧光传感器阵列及其应用。采用3种不同的合成路线合成了4种两端带有卤素的芳香烃及2种两端带有炔基的芳香烃;根据不同的单体组合通过Sonogashira偶联合成了7种共轭高分子,组成荧光传感器阵列,应用于对9种金属离子的模式识别。该阵列对元素周期表中同族的响应比较相似,而不同族的响应差距较大,因此,能较易区分不同族的离子;同时,对同族不同周期的同类离子的响应也略不同,能依此对同族离子不同周期进行初步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可将所要测定的标准物的响应模式储存,比较分析物的响应模式与标准模式的匹配程度判断被分析物的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103937814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3614.3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15 , A61K38/00 , C07K14/195 , C12N9/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包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DNA分子,以及插入所述DNA分子的毕赤酵母重组质粒和转化所述毕赤酵母重组质粒到毕赤酵母感受态细胞并高效表达耐辐射球菌PprI蛋白的毕赤酵母重组菌。本发明在保持PprI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不变的前提下,对耐辐射球菌pprI基因序列进行优化改造,编码合成新的Pi-pprI基因,并首次成功构建毕赤酵母Pi-pprI基因重组质粒pHBM-905A-Pi-pprI和分泌表达PprI蛋白的毕赤酵母重组工程菌GS115-Pi-pprI,获得高效表达和纯化的PprI蛋白质,在辐射损伤防治领域为我国原创性抗放蛋白质药物的研制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3242828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84010.0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9K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共轭聚电解质荧光性能的方法。在浓度为1μM~10mM的聚电解质水溶液中加入环糊精的水溶液,使混合溶液中环糊精的浓度达到0.1~20mM;室温条件下,将该混合溶液充分混合,聚电解质的荧光发射波长和强度将会随着所加入环糊精浓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本发明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原理实现共轭聚电解质荧光性能的调节,避免了因正负离子络合物的形成导致聚合物传感检测性能的降低。同时,本发明在纯水相状态下对聚电解质的荧光性能进行调节,具有简单易行,环境友好等特点,适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对金属离子等物质进行传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074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1010289553.5
申请日:2010-09-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共轭高分子合成技术,尤其公开了一种聚芳撑乙炔撑类共轭高分子的合成方法。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单体含芳基的末端二炔烃、单体卤代芳烃、催化剂铁化合物、催化剂铜化合物和碱加入到溶剂中,升温至50~160℃,进行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再将反应液滴加入甲醇中并收集沉淀物,经无水处理,得到一种聚芳撑乙炔撑类共轭高分子。本发明采用Fe/Cu催化体系合成PAE类共轭高分子,而不使用Pd催化体系,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的特点,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242828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184010.0
申请日:2013-05-1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9K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节共轭聚电解质荧光性能的方法。在浓度为1μM~10mM的聚电解质水溶液中加入环糊精的水溶液,使混合溶液中环糊精的浓度达到0.1~20mM;室温条件下,将该混合溶液充分混合,聚电解质的荧光发射波长和强度将会随着所加入环糊精浓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本发明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原理实现共轭聚电解质荧光性能的调节,避免了因正负离子络合物的形成导致聚合物传感检测性能的降低。同时,本发明在纯水相状态下对聚电解质的荧光性能进行调节,具有简单易行,环境友好等特点,适用于制备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对金属离子等物质进行传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352540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76531.3
申请日:2013-10-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共轭高分子的荧光传感器阵列及其应用。采用3种不同的合成路线合成了4种两端带有卤素的芳香烃及2种两端带有炔基的芳香烃;根据不同的单体组合通过Sonogashira偶联合成了7种共轭高分子,组成荧光传感器阵列,应用于对9种金属离子的模式识别。该阵列对元素周期表中同族的响应比较相似,而不同族的响应差距较大,因此,能较易区分不同族的离子;同时,对同族不同周期的同类离子的响应也略不同,能依此对同族离子不同周期进行初步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可将所要测定的标准物的响应模式储存,比较分析物的响应模式与标准模式的匹配程度判断被分析物的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101942074A
公开(公告)日:2011-01-12
申请号:CN201010289553.5
申请日:2010-09-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共轭高分子合成技术,尤其公开了一种聚芳撑乙炔撑类共轭高分子的合成方法。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单体含芳基的末端二炔烃、单体卤代芳烃、催化剂铁化合物、催化剂铜化合物和碱加入到溶剂中,升温至50~160℃,进行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后,再将反应液滴加入甲醇中并收集沉淀物,经无水处理,得到一种聚芳撑乙炔撑类共轭高分子。本发明采用Fe/Cu催化体系合成PAE类共轭高分子,而不使用Pd催化体系,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绿色环保的特点,适合于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08892633U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721042923.9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弯曲的微探头超声内镜,其中包括:内部设有中空部,外部设有与中空部相连接并且能够滑动的滑块的操作柄;包括均为中空的主管和辅管,辅管与中空部相连通的空管;外周围设有镜面,末端设有超声波振子的探头;一端与探头相连接,另一端位于辅管的内部并与滑块相连接的控制导丝;其中,空管为软管。本实用新型具中的微探头超声内镜能够更广泛地适用于消化道内各个部位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不会因为消化道内某些死角位置导致微探头无法与病灶呈有效的扫描位置,从而无法准确成像,以至影响诊断及下一步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213466217U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21111767.9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IPC: A61M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负压装置,包括:一壳,壳具有一内腔,壳的前端设有进气短管;一旋盖,设置在壳的尾端,旋盖的中心设有一孔;一杆,杆穿过孔,杆的外壁与孔的内壁螺纹连接;一活塞,连接在杆的前端。本实用新型的抽负压装置具有省力的优点,且可以保持负压。
-
公开(公告)号:CN212180610U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20743601.2
申请日:2020-05-08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观察标本的装置,包括:台式放大镜,包括底座、第一转动臂、第二转动臂、镜体和镜框,镜体固定在镜框内,第二转动臂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第二转动臂能够相对于底座在竖平面上转动,第一转动臂的下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转动臂的上端,第一转动臂能够相对于第二转动臂在竖平面上转动,第一转动臂的上端转动连接镜框,镜框能够相对于第一转动臂在竖平面上转动;工作台,置于镜体的下方;以及托盘,设置在工作台上,托盘底部设有第一刻度线。标本置于第一刻度线上,透过放大镜放大标本,易于从第一刻度线上快速准确地读出标本尺寸,也避免了观察者眼睛疲劳、观察人员对尺寸评估的主观性等干扰因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