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668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82261.X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9/02 , G06F119/14 , G06F113/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T型三通仿真测试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构建T型三通模型,其中,T型三通从结构上划分为一个控制体和三个接管,T型三通模型包括主体方程组和本构方程组,主体方程组包括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和动量守恒方程,本构方程组包括壁面摩擦方程和结构损失方程;将T型三通模型与其它管道组件进行连接,构建仿真系统,并基于仿真系统对T型三通在目标工况下的目标参数进行仿真测试,获得目标参数对应的目标参数值。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更加符合物理实际情况,提高仿真精度,并且能够适用于不同工况下的仿真测试,实现了模型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为工业化建模应用提供可靠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88225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67790.X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delica的热构件建模方法、设备及介质,属于核电装备系统建模领域,包括步骤:将传热热构件方程组模型进行划分处理,对划分后的模型利用Modelica语言进行分别建模;在完成传热热构件建模后,再采用实例化组件的形式与其它管道附件、组件使用连接器连接,组成仿真系统,利用组成的仿真系统进行传热热构件模型实例化应用。本发明实现在一个传热热构件中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边界条件包括对称、绝热、表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热流密度随时间变化及内热源随时间变化,不同几何结构及不同材料等对应不同仿真工况,同时还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精度,提高了模型的可重用性、可拓展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41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809052.8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delica的两相流管道设计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将原管道方程组模型划分为主体方程模型及本构方程模型;从结构上,将管道划分为控制体及接管,根据需求在流体流动方向进行节点划分;构建主体方程模型,在主体方程求解中,采用交错网格;构建流型判断模型;构建本构方程模型,将流型判断模型的第一相关参数传入本构方程中进行计算,分别得到第二相关参数;将构建的管道模型与管道附件和其它组件连接,构建仿真系统,实现不同工况与参数下的两相流管道设计。本发明在保证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实现模型的可重用性、可拓展性,同时给工业化建模应用提供可靠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41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09052.8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delica的两相流管道设计方法、系统及介质,方法包括:将原管道方程组模型划分为主体方程模型及本构方程模型;从结构上,将管道划分为控制体及接管,根据需求在流体流动方向进行节点划分;构建主体方程模型,在主体方程求解中,采用交错网格;构建流型判断模型;构建本构方程模型,将流型判断模型的第一相关参数传入本构方程中进行计算,分别得到第二相关参数;将构建的管道模型与管道附件和其它组件连接,构建仿真系统,实现不同工况与参数下的两相流管道设计。本发明在保证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实现模型的可重用性、可拓展性,同时给工业化建模应用提供可靠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249628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285239.8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G06F111/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设计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在接收到设计触发指令的情况下,在预设界面上展示模型组件列表;其中,所述模型组件列表至少包括:接管组件、管道组件、联腔组件和换热模块;在接收到组件交互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组件交互指令从所述模型组件列表中确定多个目标模型组件;在接收到组件关联指令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组件关联指令构建所述目标模型组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得到目标换热器模型。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热器模型设计复杂,无法满足复杂工程需要的问题,可以基于多种模型组件的构建换热器模型,实现换热器建模的模块化,提高了模型的可重用性、可拓展性,为工业化建模应用提供可靠的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07052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222479.7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3/14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两相流管道模型的数据仿真方法,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关于目标两相流管道的待仿真初始参数,基于预设两相初步仿真模型对待仿真初始参数进行仿真,得到待仿真初始参数对应的仿真初步参数;基于预设两相摩擦仿真模型对仿真初步参数进行仿真,得到目标仿真输出数据,并根据目标仿真输出数据确定待仿真初始参数对应的目标数据仿真结果。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数据仿真技术中无法针对管道中的出现的液滴夹带现象进行有效仿真的问题,可以基于预设两相初步仿真模型和预设两相初步仿真模型对管道中的出现的液滴夹带现象相关的数据进行仿真模拟,提高数据仿真的效率和准确率,提高压水堆工程的安全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