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669232B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0880010270.3
申请日:2008-04-07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G45/1228 , C01P2004/51 , C01P2004/61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16 , C01P2006/17 , C01P2006/40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速放电特性优良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烧结体、使用该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烧结体的锂电池用复合材料、锂电池用正极以及使用该锂电池用正极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烧结体满足以下的(I)~(VII):(I)由正极活性物质的微小粒子彼此烧结而成;(II)在细孔径为0.01~10μm的范围内给出最大的微分细孔容积值的峰值细孔径为0.3~5μm;(III)总细孔容积为0.1~1cc/g;(IV)平均粒径大于等于所述峰值细孔径但小于等于20μm;(V)在小于所述峰值细孔径的细孔径一侧,不存在给出在所述最大的微分细孔容积值的10%以上的微分细孔容积值的峰;(VI)BET比表面积为1~6m2/g;(VII)最强的X射线衍射峰的半峰宽为0.13~0.2。
-
公开(公告)号:CN101669232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880010270.3
申请日:2008-04-07
IPC: H01M4/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1 , C01G45/1228 , C01P2004/51 , C01P2004/61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16 , C01P2006/17 , C01P2006/40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速放电特性优良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烧结体、使用该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烧结体的锂电池用复合材料、锂电池用正极以及使用该锂电池用正极的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烧结体满足以下的(I)~(VII):(I)由正极活性物质的微小粒子彼此烧结而成;(II)在细孔径为0.01~10μm的范围内给出最大的微分细孔容积值的峰值细孔径为0.3~5μm;(III)总细孔容积为0.1~1cc/g;(IV)平均粒径大于等于所述峰值细孔径但小于等于20μm;(V)在小于所述峰值细孔径的细孔径一侧,不存在给出在所述最大的微分细孔容积值的10%以上的微分细孔容积值的峰;(VI)BET比表面积为1~6m 2 /g;(VII)最强的X射线衍射峰的半峰宽为0.13~0.2。
-
公开(公告)号:CN101479867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780023797.5
申请日:2007-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621 , H01M4/625 , H01M4/66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特别是电池的高速放电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以及使用了该材料的浆料、正极和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含有(a)正极活性物质、(b)一次粒径为10~100nm的导电性物质和/或(c)纤维直径为1nm~1μm的纤维状导电性物质、以及(d)纵横尺寸比为2~50的导电性物质,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是通过将含有(a)正极活性物质、(b)导电性物质和/或(c)导电性物质的组合物与(d)导电性物质混合而得到的,所述组合物是通过将(a)正极活性物质、(b)导电性物质和/或(c)导电性物质分散于溶剂中并形成强制分散的状态,然后使它们凝聚而得到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479867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80023797.5
申请日:2007-06-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621 , H01M4/625 , H01M4/661 , H01M10/0525 , H01M2004/021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特别是电池的高速放电性能优良的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以及使用了该材料的浆料、正极和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含有(a)正极活性物质、(b)一次粒径为10~100nm的导电性物质和/或(c)纤维直径为1nm~1μm的纤维状导电性物质、以及(d)纵横尺寸比为2~50的导电性物质,其中,所述锂离子电池用复合正极材料是通过将含有(a)正极活性物质、(b)导电性物质和/或(c)导电性物质的组合物与(d)导电性物质混合而得到的,所述组合物是通过将(a)正极活性物质、(b)导电性物质和/或(c)导电性物质分散于溶剂中并形成强制分散的状态,然后使它们凝聚而得到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641811A
公开(公告)日:2010-02-03
申请号:CN200880009341.8
申请日:2008-04-0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 , H01M4/0471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使正极活性物质多孔质化时能够容易地进行空隙尺寸的控制、而且离子传导不易受残留物的妨碍、因而具有优良的高速放电特性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电池用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含有如下工序:将正极活性物质原料和碳粒子的混合物烧成以除去所述碳粒子的工序1;以及将所述工序1中得到的烧成体进行粉碎并分级的工序2。
-
公开(公告)号:CN102197520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0980142803.8
申请日:2009-10-0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621 , H01M10/052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速放电特性优异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制造方法及使用了该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电池用正极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从包含树脂粒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或聚乙烯醇衍生物、锂复合氧化物粒子以及极性溶剂的浆料中除去所述极性溶剂而得到组合物,对该组合物进行煅烧,同时从所述组合物中除去所述树脂粒子,其中,所述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所述聚乙烯醇衍生物是通过在聚乙烯醇中导入或取代有季铵盐的基团而得到的,所述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1~2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2203987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0980142791.9
申请日:2009-10-0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91 , C01G45/1228 , C01G51/42 , C01P2004/61 , C01P2006/12 , C01P2006/14 , C01P2006/16 , H01M4/02 , H01M4/0471 , H01M4/485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速放电特性优异的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以及使用了该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的电池用正极组合物、电池用正极及锂离子电池。所述锂复合氧化物烧结体由锂复合氧化物的微小粒子相互烧结而构成,达到最大微分细孔容积值的峰值细孔径为0.80~5.00μm,总细孔容积为0.10~2.00mL/g,平均粒径在所述峰值细孔径的值以上且为20μm以下,在细孔径小于所述峰值细孔径的一侧存在微分细孔容积值为所述最大微分细孔容积值的10%以上的次峰,并且所述次峰的细孔径超过0.50μm且为2.00μm以下,BET比表面积为1.0~10.0m2/g,X射线衍射测定的X射线衍射峰中的最强峰的半峰宽为0.12~0.30deg。
-
公开(公告)号:CN101479866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780023758.5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621 , H01M4/624 , H01M4/625 , H01M4/661 , H01M10/052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特别是电池的高速放电性能优良的锂电池正极用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是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性物质的锂电池正极用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含有以下工序:分散工序,该工序是至少使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性物质1分散于溶剂中而成为强制分散的状态;复合粒子化工序,该工序是通过在所述溶剂中使所述导电性物质1和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凝聚在一起的方法、或除去所述溶剂的方法,从而得到含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和所述导电性物质1的复合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2197520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980142803.8
申请日:2009-10-0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485 , H01M4/621 , H01M10/052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高速放电特性优异的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制造方法及使用了该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电池用正极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所述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粒子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从包含树脂粒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或聚乙烯醇衍生物、锂复合氧化物粒子以及极性溶剂的浆料中除去所述极性溶剂而得到组合物,对该组合物进行煅烧,同时从所述组合物中除去所述树脂粒子,其中,所述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所述聚乙烯醇衍生物是通过在聚乙烯醇中导入或取代有季铵盐的基团而得到的,所述树脂粒子的平均粒径为0.1~20μm。
-
公开(公告)号:CN101479866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780023758.5
申请日:2007-06-27
Applicant: 花王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05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4/621 , H01M4/624 , H01M4/625 , H01M4/661 , H01M10/052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特别是电池的高速放电性能优良的锂电池正极用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其是含有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性物质的锂电池正极用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含有以下工序:分散工序,该工序是至少使正极活性物质和导电性物质1分散于溶剂中而成为强制分散的状态;复合粒子化工序,该工序是通过在所述溶剂中使所述导电性物质1和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凝聚在一起的方法、或除去所述溶剂的方法,从而得到含有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和所述导电性物质1的复合粒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