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双向视频通话的电话监控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39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95673.9

    申请日:2023-12-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设备通信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支持双向视频通话的电话监控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自摄像头侧的呼叫指令,并生成相应的直播流地址;将所生成的直播流地址发送给看家监控业务平台,调用所述看家监控业务平台的外呼接口,向所述看家监控业务平台发送外呼请求,由所述看家监控业务平台向手机端发起外呼请求;在所述看家监控业务平台接收到响应成功消息时、且在所述看家监控视频平台接收到响应成功消息时,内部网络管理平台根据所生成的直播流地址拉取直播视频流数据,并经由核心网推送到手机端。本发明能支持用户可与摄像头的双向通话,并实时观看监控画面,且不受位置的限制,能够实现安全数据传输。

    一种基于私有视频传输协议的直播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20832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79915.2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私有视频传输协议的直播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客户端的直播请求,根据直播请求中的终端标志,发起拉流请求;基于所建立的数据流传输通道,并从相应终端拉取协议视频数据流数据;流媒体将私有协议视频数据流推送到协议转换服务;将所生成的视频流地址作为回源地址发送到分发服务以生成CDN播放地址,基于所生成的CDN播放地址进行直播内容审核,用户通过各类客户端应用选择通过内容审核的直播内容进行观看。本发明将私有协议视频数据流推送到协议转换服务,能够获得经私有协议转换后的视频数据流,占用宽带小,不受网络环境的影响,进而提高播放流畅性。

    基于动态检测与云端AI结合的实时视频分析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2938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53446.7

    申请日:2024-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频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动态检测与云端AI结合的实时视频分析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当前监控摄像头将实时捕捉到的视频片段上传到对象存储,基于所实时捕捉到的视频片段进行画面截图,并根据所构建的背景模型进行画面变化判断,具体包括区域面积变化、光线亮度变化;确定是否触发联动设备以进行相应联动检测,并向所述当前监控摄像头发送所述画面截图所对应的返回信息;将所述画面截图所对应的返回信息、当前监控摄像头的信息、画面变化的时间上报到调度服务器,以调度到一个或多个相应分析服务器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知视频APP。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摄像头对光线亮度微小变化感知慢检测延迟的问题。

    一种监控视频压缩处理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1156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67491.5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频压缩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监控视频压缩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视频特征提取模型,提取目标场景区域监控视频中待处理图像的视频特征,得到不同图像区域中多种视频特征的特征向量;根据所得到的不同图像区域中多种视频特征的特征向量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以下分类,得到分类结果:图像区域分类、场景类型分类、重要等级分类;根据所述分类结果,确定所述待处理图像中不同图像区域的初始压缩比;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分解方法,将所述待处理图像分解为不同尺度的子图像,并根据图像质量确定最佳分解层数;根据待处理图像的子图像的尺度和内容特征,确定不同图像区域的最终压缩比和编码模式。本发明在不显著降低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压缩比。

    一种监控视频压缩处理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115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67491.5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视频压缩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监控视频压缩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视频特征提取模型,提取目标场景区域监控视频中待处理图像的视频特征,得到不同图像区域中多种视频特征的特征向量;根据所得到的不同图像区域中多种视频特征的特征向量对所述待处理图像进行以下分类,得到分类结果:图像区域分类、场景类型分类、重要等级分类;根据所述分类结果,确定所述待处理图像中不同图像区域的初始压缩比;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分解方法,将所述待处理图像分解为不同尺度的子图像,并根据图像质量确定最佳分解层数;根据待处理图像的子图像的尺度和内容特征,确定不同图像区域的最终压缩比和编码模式。本发明在不显著降低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了压缩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