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器
    1.
    发明公开
    蓄能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9922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66567.4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包括箱体、盖板、盖体和换热器。箱体的上端敞开且形成敞开口;盖板盖设于敞开口并封堵敞开口,盖板上具有灌料口;盖体盖设于灌料口处以封堵灌料口;换热器设于安装空间内,安装空间用于设置蓄能材料,换热器具有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相邻且间隔设置,灌料口与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的间隙相对。根据本发明的蓄能器,灌料口与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的间隙相对,蓄能材料通过第一换热段和第二换热段之间的间隙下落到蓄能器底部,从而均匀分散至蓄能器的各个部位,可以提升蓄能材料的填充率,从而增大蓄能器的蓄热量。

    换热器和蓄能器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92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66527.X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和蓄能器,换热器包括:多个翅片区,多个翅片区沿第一方向排布,每个翅片区均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翅片,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两两垂直;换热管,换热管包括多个U型管段和多个直线管段,换热管包括在第一方向上间隔开的第一口和第二口,沿第一方向且在第一口至第二口的方向上,任意相邻两个翅片区中,位于下游的翅片区的翅片的数量多于位于上游的翅片区的翅片的数量,且位于下游的翅片区中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大于位于上游的翅片区中相邻两个翅片之间的距离。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平衡了蓄能材料与上游和下游换热管中液体的换热效率,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在放热模式中,可以提高热水输出率。

    换热器和具有其的蓄能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9921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66560.2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和具有其的蓄能器,换热器包括:换热器主体,换热器主体包括多个子换热器,每个子换热器均包括换热器本体和换热管,换热管包括连接的直管段和弯管段,直管段穿设于换热器本体内且沿第二方向延伸,弯管段设于换热器本体沿第二方向的两侧;第一连接管,每个子换热器的换热管均与一个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通,第一连接管具有第一管段,第一管段位于换热器本体沿第二方向的一侧,第一管段沿第三方向延伸;集流管,集流管设于换热器主体沿第三方向或第二方向的一侧且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一集流管与第一连接管的远离换热管的一端连接。根据本发明的换热器,排布合理、紧凑,能够提高在同样的蓄能器内的换热效果。

    空气处理装置
    4.
    发明公开
    空气处理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565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191327.0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风道件、新风风机、排风风机和电控盒。壳体具有室内进风口、室内出风口、室外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风道件设于壳体内,风道件与壳体限定出新风风道和排风风道,新风风道连通室外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排风风道连通室内进风口和室外排风口;新风风机设于新风风道内;排风风机设于排风风道内,风道件的部分环绕排风风机,风道件的部分位于新风风机和排风风机之间;电控盒设于壳体的外壁面上,电控盒位于排风风道远离新风风道的一侧,风道件的沿排风风机的轴向一端上具有走线槽。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处理装置,空气处理装置的电气件的导线的走线有序,可以增加空气处理装置的导电安全性。

    供暖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供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594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311171274.2

    申请日:2023-0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供暖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供暖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采暖组件有供暖需求时,获取当前采暖回水温度和目标采暖温度,以及蓄热模块的当前蓄热量,判断当前采暖回水温度与目标采暖温度之间的温度差值是否超过外机的工作温差阈值,基于判断结果和当前蓄热量确定供暖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基于当前工作模式分别对水泵、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进行控制;由于本发明基于供暖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分别对水泵以及各阀门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在不同的供暖应用场景下控制阀门开关,以切换合适的供暖流路,有效地减少供暖系统在低负载下的启停次数,确保供暖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大幅提升了供暖系统寿命。

    接水盘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565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0191503.0

    申请日:2023-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水盘和具有其的空气处理设备,所述接水盘包括:接水盘主体,所述接水盘主体具有第一接水腔;支撑筋,所述支撑筋设于所述第一接水腔内,所述支撑筋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支撑筋用于支撑第一换热模块;支撑面,所述支撑面设置在所述支撑筋的第一方向的一端,所述支撑面形成有过水通道,所述过水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支撑筋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支撑面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换热模块的安装板。根据本发明的接水盘,可以使冷凝水完全排出接水盘,增加空气处理设备的安全性,还可以阻碍气流从过水通道穿过,增加第一换热模块的换热效果,提高空气处理设备的整体性能。

    蓄能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736085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1215021.6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包括箱体和换热器。箱体用于填充蓄能材料;换热器设于箱体内且包括放能换热器,放能换热器包括放能换热管,蓄能换热管为铝管,放能换热管包括管本体和铝层,管本体为铜管,沿管本体的长度方向,至少部分管本体外包覆铝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蓄能器,通过将放能换热器设于箱体内,放能换热管的管本体为铜管,可以让水质保持健康、安全,部分管本体外包覆铝层,可以在保证放能换热管的强度的同时减少铜管的厚度,大大减少了铜的用量,降低了换热器成本,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热水采暖系统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735439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1214777.9

    申请日:2023-05-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水采暖系统,热水采暖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形成热泵系统;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第一换热器能够组成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能够组成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能够组成冷媒循环回路;第二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并联设置或与第一换热器并联设置;热水系统和采暖系统,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的一个串接于热水系统,另一个串接于采暖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热水采暖系统,使得热水系统和采暖系统一体化,可以同时满足热水需要和采暖需要,且节省安装空间,运行成本和制造成本低。

    空调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527767U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20542728.6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机壳组件、风道蜗壳以及下滤网。机壳组件的底部形成有第二进风口,机壳组件的侧壁形成有拆装口;风道部件以及换热器部件设于机壳组件内;下滤网可拆卸地安装于机壳组件的底部且覆盖第二进风口,下滤网可经拆装口安装至机壳组件内或可经拆装口从机壳组件内取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器,通过在机壳组件上设置用于拆装下滤网的拆装口,可以实现下滤网的拆装;并且,通过将拆装口设置在机壳组件的侧壁,可以使得下滤网从机壳组件的侧部取出或安装至机壳组件内,可以降低下滤网的拆装难度,使得下滤网的拆装操作较为方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