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12120B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611144809.7
申请日:2012-01-23
Applicant: 美敦力公司
Abstract: 用于体外血液回路换热器的毛细管束子组件包括卷绕在芯部(24)周围的连续的毛细管件(22),以限定多个毛细管层,各层分别包括多个毛细管段。毛细管段分别限定与芯部的相对端部相邻的相对终端。每一层的毛细管段相对于芯部的中心轴线周向对准,每个后续层相对于前一层径向向外。毛细管段不与轴线平行,从而在相对终端之间延伸地绕轴线部分地盘绕。各个毛细管段形成小于一整圈(即,卷绕小于360°)。各层内的各段大致彼此平行,然而,各段的定向在层与层之间不同,诸如是斜度或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328019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280005799.2
申请日:2012-01-23
Applicant: 美敦力公司
IPC: A61M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1698 , A61M2206/16 , A61M2206/20
Abstract: 一种用于对体外血液回路内的血液进行除气、充氧和控制其温度的设备(20)。该设备包括外壳(22)、歧管本体(24)、换热器(26)以及充氧器(28)。血液入口(32)将血液切向引导到外壳的第一腔室内。歧管本体设置在第二腔室内,并包括芯部(100)和限定通道的多个叶片(102)。换热器设置在歧管本体周围和,且充氧器设置在换热器周围。这些通道通到换热器。形成的血流路径包括第一腔室内的旋转流以使空气与血液分开、来自第一腔室并沿通道的大致纵向流、以及流经换热器和充氧器的大致径向流。借助该构造,在血液流经换热器和充氧器之前,去除毛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1442338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80065785.4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美敦力公司
IPC: A61F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导管瓣膜假体,所述经导管瓣膜假体包括支架、假体瓣膜部件和防瓣周漏部件。所述防瓣周漏部件联接到所述支架并且包括内裙部、外包裹物、腔、开口和单向阀。所述内裙部设置在所述支架的内表面上并且具有流入端和下游端。所述外包裹物围绕所述支架的外表面设置并且具有流入端和下游端,所述流入端联接到所述内裙部的所述流入端。所述腔形成在所述内裙部的外表面与所述外包裹物的内表面之间。开口设置在所述内裙部与所述外包裹物之间。所述单向阀包括所述开口处的瓣片,所述瓣片被构造成打开以允许血液流入所述腔中但防止血液流出所述腔。
-
公开(公告)号:CN10411420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380009476.5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美敦力公司
IPC: A61M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1698 , A61M1/36 , A61M2209/082
Abstract: 一种用于对血液充氧的设备(20),包括外壳的血液入口(32)和血液出口区。血液出口区包括血液出口(34)、通到血液出口的出口腔室和隔离件。隔离件形成从主腔室到出口腔室的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通道。充氧器束设置在主腔室内。从血液入口经过充氧器束并到血液出口形成血流路径,且该血流路径包括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通道而在出口腔室内的第一和第二出口血流路径。第一和第二出口血流路径在血液出口处合并。形成了双端口的血液出口区,从而提高了紧邻出口而位于上游处的血液的混合。(22)和充氧器束。外壳形成主腔室、通到主腔室
-
公开(公告)号:CN103328019B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280005799.2
申请日:2012-01-23
Applicant: 美敦力公司
IPC: A61M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1698 , A61M2206/16 , A61M2206/20
Abstract: 一种用于对体外血液回路内的血液进行除气、充氧和控制其温度的设备(20)。该设备包括外壳(22)、歧管本体(24)、换热器(26)以及充氧器(28)。血液入口(32)将血液切向引导到外壳的第一腔室内。歧管本体设置在第二腔室内,并包括芯部(100)和限定通道的多个叶片(102)。换热器设置在歧管本体周围和,且充氧器设置在换热器周围。这些通道通到换热器。形成的血流路径包括第一腔室内的旋转流以使空气与血液分开、来自第一腔室并沿通道的大致纵向流、以及流经换热器和充氧器的大致径向流。借助该构造,在血液流经换热器和充氧器之前,去除毛空气。
-
公开(公告)号:CN104220106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280005425.0
申请日:2012-01-23
Applicant: 美敦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 A61M1/1698 , A61M1/367 , A61M1/369 , B01D63/025 , B01D2313/38 , B29C53/083 , B29L2031/18 , Y10T29/49353
Abstract: 用于体外血液回路换热器的毛细管束子组件包括卷绕在芯部(24)周围的连续的毛细管件22),以限定多个毛细管层,各层分别包括多个毛细管段。毛细管段分别限定与芯部的相对端部相邻的相对终端。每一层的毛细管段相对于芯部的中心轴线周向对准,每个后续层相对于前一层径向向外。毛细管段不与轴线平行,从而在相对终端之间延伸地绕轴线部分地盘绕。各个毛细管段形成小于一整圈(即,卷绕小于360°)。各层内的各段大致彼此平行,然而,各段的定向在层与层之间不同,诸如是斜度或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220106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80005425.0
申请日:2012-01-23
Applicant: 美敦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 A61M1/1698 , A61M1/367 , A61M1/369 , B01D63/025 , B01D2313/38 , B29C53/083 , B29L2031/18 , Y10T29/49353
Abstract: 用于体外血液回路换热器的毛细管束子组件包括卷绕在芯部(24)周围的连续的毛细管件(22),以限定多个毛细管层,各层分别包括多个毛细管段。毛细管段分别限定与芯部的相对端部相邻的相对终端。每一层的毛细管段相对于芯部的中心轴线周向对准,每个后续层相对于前一层径向向外。毛细管段不与轴线平行,从而在相对终端之间延伸地绕轴线部分地盘绕。各个毛细管段形成小于一整圈(即,卷绕小于360°)。各层内的各段大致彼此平行,然而,各段的定向在层与层之间不同,诸如是斜度或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512120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144809.7
申请日:2012-01-23
Applicant: 美敦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5/046 , A61M1/1698 , A61M1/367 , A61M1/369 , B01D63/025 , B01D2313/38 , B29C53/083 , B29L2031/18 , Y10T29/49353
Abstract: 用于体外血液回路换热器的毛细管束子组件包括卷绕在芯部(24)周围的连续的毛细管件毛细管段。毛细管段分别限定与芯部的相对端部相邻的相对终端。每一层的毛细管段相对于芯部的中心轴线周向对准,每个后续层相对于前一层径向向外。毛细管段不与轴线平行,从而在相对终端之间延伸地绕轴线部分地盘绕。各个毛细管段形成小于一整圈(即,卷绕小于360°)。各层内的各段大致彼此平行,然而,各段的定向在层与层之间不同,诸如是斜度或角度。(22),以限定多个毛细管层,各层分别包括多个
-
公开(公告)号:CN104114205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80009476.5
申请日:2013-01-31
Applicant: 美敦力公司
IPC: A61M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1698 , A61M1/36 , A61M2209/082
Abstract: 一种用于对血液充氧的设备(20),包括外壳(22)和充氧器束。外壳形成主腔室、通到主腔室的血液入口(32)和血液出口区。血液出口区包括血液出口(34)、通到血液出口的出口腔室和隔离件。隔离件形成从主腔室到出口腔室的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通道。充氧器束设置在主腔室内。从血液入口经过充氧器束并到血液出口形成血流路径,且该血流路径包括分别通过第一和第二通道而在出口腔室内的第一和第二出口血流路径。第一和第二出口血流路径在血液出口处合并。形成了双端口的血液出口区,从而提高了紧邻出口而位于上游处的血液的混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