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和成像设备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69049B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810135173.9

    申请日:2008-08-13

    Inventor: 大竹基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变焦透镜和成像设备。变焦透镜按从物体侧到像平面侧的顺序包含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五透镜组。在透镜变焦位置从最大广角状态变化到最大远摄状态期间,至少第二透镜组朝像侧移动,第三透镜组朝物体侧移动,在光轴方向固定第四透镜组。将孔径光阑布置在第三透镜组的物体侧附近。第一到第五透镜组满足预定条件。

    变焦镜头及摄像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51720C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680000559.8

    申请日:2006-02-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G02B5/04 G02B27/646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对于为了手抖修正而沿着与光轴垂直的方向移动的位移透镜组的光轴方向的位置移动,降低因其像面移动产生的焦点移动的影响,从而在手抖修正时也保持高的光学性能。一种由多个透镜组构成、并通过改变各透镜组间距而改变倍率的变焦镜头,最接近像侧的最后透镜组L5包括具有正折射率的子透镜组GS(G8)以及与其像侧相邻而配置的、具有正折射率的子透镜组GR(G9),可使上述子透镜组GS沿着与光轴垂直的方向位移而修正像移动,设上述子透镜组GS的横向倍率为βs,上述子透镜组GR的横向倍率为βR,则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2):(1)βs<1,(2)0<βR<1。

    变焦透镜和成像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39735C

    公开(公告)日:2007-09-26

    申请号:CN200510119975.7

    申请日:2005-09-30

    Inventor: 大竹基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646 G02B15/173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变焦透镜和一种成像装置。该变焦透镜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和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负子组和具有正屈光力的正子组的第五透镜组。孔径光阑布置在第三透镜组附近。位于像侧并且最接近像的第五透镜组的负子组的透镜表面是凹面,位于物侧并且最接近物体的第五透镜组的正子组的透镜表面是凸面。正子组在大致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移动,从而移动像。该变焦透镜满足下面不等式(1)限定的条件:0.2<f5p/ft<0.5其中,f5p表示第五透镜组的正子组的焦距,ft表示整个透镜系统处于摄远端状态的焦距。

    可变焦距透镜系统和图像捕获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1021608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710005709.0

    申请日:2007-02-13

    Inventor: 大竹基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G02B7/102

    Abstract: 一种可变焦距透镜系统包括从对象侧按以下顺序设置的分别具有正、负、正和正折光力的第一到第四透镜组,以及第五透镜组。当透镜变焦位置从广角变化到长焦时,第一到第四组是可移动的,并且第二组朝图像平面侧移动且第三组朝对象侧移动,使得第一和第二组之间的距离增加,以及第二和第三组之间的距离减小,并且第四组沿着光轴方向移动以便补偿图像平面的位置变化。第五组包括具有负折光力的负分组和位于负分组的图像侧处并具有正折光力的正分组,并且满足预定条件。

    变焦透镜系统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644827B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0910165724.0

    申请日:2009-08-06

    Inventor: 大竹基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透镜系统,其包括:具有正折射率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率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射率的第三透镜组;具有负折射率的第四透镜组;具有负折射率的第五透镜组;及具有正折射率的第六透镜组;第一到第六透镜组从目标侧顺序布置。

    变焦透镜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644827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165724.0

    申请日:2009-08-06

    Inventor: 大竹基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透镜系统,其包括:具有正折射率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率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射率的第三透镜组;具有负折射率的第四透镜组;具有负折射率的第五透镜组;及具有正折射率的第六透镜组;第一到第六透镜组从目标侧顺序布置。

    可变焦镜头和照相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41227A

    公开(公告)日:2008-08-13

    申请号:CN200810074052.8

    申请日:2005-06-10

    Inventor: 大竹基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7 G02B27/646

    Abstract: 一种可变焦镜头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包括胶合透镜组件L21和相对于胶合透镜组件L21设置在像方并通过空气间隔与胶合透镜组件L21隔开,且在物方具有凸表面的正透镜L22,该胶合透镜组件L21由在物方具有凸表面的正透镜和在像方具有凹表面的负透镜结合而成,该第二透镜组相对于物方设置在第一透镜组的后面;并且包括第三透镜组,其具有正屈光力并相对于物方设置在第二透镜组的后面;其中当透镜状态从最短焦距透镜状态改变到最长焦距焦距透镜状态时,至少移动第一和第二透镜组,并且第二透镜组朝向物方移动以减少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间隔,一孔径光阑设置在第一和第二透镜组之间。

    变焦透镜系统和图像拾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17237A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710005215.2

    申请日:2007-02-12

    Inventor: 大竹基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G02B27/646

    Abstract: 一种变焦透镜系统,包括,从物侧按顺序设置的,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一透镜单元;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二透镜单元;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三透镜单元;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单元;以及第五透镜单元。当透镜位置从广角端变到远摄端时,至少第一至第四透镜单元在光轴方向上是可动的。第五透镜单元包括,具有负屈光力的负子单元和具有正屈光力并设置在负子单元的像侧并且两者之间具有预定的气隙的位置上的正子单元,第五透镜单元能通过在与光轴基本正交的方向上移动正子单元来移动图像。

    变焦镜头和摄像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06518A

    公开(公告)日:2007-01-31

    申请号:CN200580001619.3

    申请日:2005-09-30

    Inventor: 大竹基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646 G02B15/1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增加透镜枚数、且适用于小型化的可以进行抖动校正的变焦透镜、以及使用该变焦透镜的摄像装置。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开始依次配置有: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群G1;具有负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群G2;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群G3;具有正折射力的第四透镜群G4;具有正折射力的第五透镜群G5。透镜位置状态从广角端状态变化到望远端状态时,上述第一透镜群固定于光轴方向上,上述第二透镜群向图像侧移动,上述第三透镜群固定于光轴方向上,上述第四透镜群对随着上述第二透镜群的移动而产生的像面位置的变动进行校正,同时,在近距离聚焦时,向光轴方向移动,上述第五透镜群固定于光轴方向,孔径光阑配置于上述第三透镜群的附近,上述第五透镜群由具有负折射力的负部分透镜群(L151)和具有正折射力的正部分透镜群(152L)构成,并可以通过上述正部分透镜群沿着与光轴大致垂直的方向移位而进行图像移位。本发明满足以下的条件式(1)0.6<f5p/Da<1.4。其中,f5p作为配置于第五透镜群中的正部分透镜群的焦点距离,Da作为沿着从配置于第五透镜群中的正部分透镜群的最靠近图像侧的面到近轴像位置的光轴的长度。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78285C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580037645.1

    申请日:2005-10-06

    Inventor: 大竹基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646 G02B15/1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包括位于孔径光阑附近由两个部分组构成的透镜组,通过移动该部分组的一个进行像移动,避免了包含移动组的透镜组的大型化,并且,在避免大型化的基础上,还可以充分确保两个部分组之间的间距,从而减缓对光轴倾斜的敏感度,能够充分确保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