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收集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00456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780079863.4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索尼公司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通过插入到用户的耳朵中而被使用的声音收集装置。该声音收集装置设置有:声音收集部;以及保持部,其设置有声音透过部并且将声音收集部保持在用户的外耳道内。保持部包括:环体,其设置有用作声音透过部的开口;以及至少一个臂,所述至少一个臂的一端连接至环体,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臂在另一端处支承声音收集部。环体被插入到用户的耳甲腔中,并被固定在耳屏间切迹附近。此外,保持部将声音收集部保持成使得麦克风孔朝向外耳道的外侧,并且与外耳道的入口相比,麦克风孔被设置成更趋向后侧。

    音频信号处理设备和音频信号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37300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210375359.8

    申请日:2012-09-29

    Applicant: 索尼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音频信号处理设备和音频信号处理方法。该音频信号处理设备包括:解码单元,解码压缩音频流,从而获得预定数目声道的音频信号;信号处理单元,根据所述预定数目声道的音频信号,生成包括左声道音频信号和右声道音频信号的2声道音频信号;和系数设定单元,根据压缩音频流的格式信息,对数字滤波器设定与冲击响应对应的滤波器系数。信号处理单元利用数字滤波器对从声道的声源位置到听者的左耳和右耳的路径的冲击响应和对应的预定数目声道的音频信号进行卷积,然后把各个声道的卷积结果相加,从而生成左声道音频信号和右声道音频信号。

    测量装置和测量系统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36876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1980044313.8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索尼公司

    Inventor: 冲本越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测量装置包括:基部(10);多个彼此不直接面对的弧形支柱(20、30、40),每个支柱的一端连接到基部,每个支柱的另一端通过耦合部(60)耦合;以及多个扬声器(70),其设置在每个支柱上,并且到预定位置的距离基本相等。

    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和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2567766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80052823.X

    申请日:2019-08-02

    Applicant: 索尼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信号处理装置、信号处理方法和程序,其使得可以在所有频带中容易实现头部相关传递函数的个性化。合成单元通过合成从用户的第一头部相关传递函数提取的第一频带的特性和从第二头部相关传递函数提取的除了第一频带之外的第二频带的特性,来生成第三头部相关传递函数,第二头部相关传递函数在与测量第一头部相关传递函数的第一测量环境不同的第二测量环境中测量。本公开可以应用于便携式终端,例如,智能手机。

    声音收集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100456A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80079863.4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索尼公司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通过插入到用户的耳朵中而被使用的声音收集装置。该声音收集装置设置有:声音收集部;以及保持部,其设置有声音透过部并且将声音收集部保持在用户的外耳道内。保持部包括:环体,其设置有用作声音透过部的开口;以及至少一个臂,所述至少一个臂的一端连接至环体,并且所述至少一个臂在另一端处支承声音收集部。环体被插入到用户的耳甲腔中,并被固定在耳屏间切迹附近。此外,保持部将声音收集部保持成使得麦克风孔朝向外耳道的外侧,并且与外耳道的入口相比,麦克风孔被设置成更趋向后侧。

    声学换能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5540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580057493.5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索尼公司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声学换能装置,该声学换能装置被佩戴在收听者的耳朵上使用,尺寸小且重量轻,并且出色地防止声波的再反射。声学换能装置100包括由弹性膜状材料构成的圆柱形声学换能元件101。圆柱形声学换能元件101还用作导音管,并且在已生成声波时抑制被鼓膜反射的声波的再反射,从而防止听觉上的“头中定位”现象并且还防止压迫感。再者,因为声学换能元件101尺寸小且重量轻,所以声学换能元件101在被人佩戴在耳朵上时不会给人带来异物感,并且能够生成直达鼓膜的声波或者能够在鼓膜附近拾取声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