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盒
    1.
    发明授权
    带盒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05935B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680016426.3

    申请日:2016-03-16

    Abstract: 能够将一度拉回到盒壳体内的打印带的末端可靠地从带送出口向外部送出的带盒。该带盒具有:盒壳体(45);压印辊(44),其对被夹压在压印辊(44)与打印头(31)之间的墨带(R)和打印带(T)进行进给;带送出口(47),其设置于盒壳体(45),将与墨带(R)分离后的打印带(T)向盒壳体(45)的外部送出;以及送出引导件(52),其具有以从带送出口(47)的缘部朝盒壳体(45)的内侧扩展的方式延伸的前侧引导部(53)和后侧引导部(54),送出引导件(52)的前侧引导部(53)具有引导面(61),该引导面(61)的末端部(53b)与假想线(A)的相隔距离比基端部(53a)与假想线(A)的相隔距离长,假想线(A)通过夹压位置和带送出口(47)的中心。

    带安装装置、带输送装置以及带印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58713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106857.7

    申请日:2013-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安装装置、带输送装置以及带印刷装置,在将缠绕有作为输送对象的带的带辊以抽出末端部的状态沿宽度方向设置于带安装装置时,设置于输送通道的抽出部分不会向设置方向上游侧错位。所述带安装装置具备:辊安装部(12),其用于沿宽度方向安装带辊的辊部分(Ra);输送通道(13),其用于沿宽度方向设置带辊的抽出部分(Rb);以及设置位置限制部(26),其设置于形成输送通道(13)的外表面侧通道形成部(24),并且设置位置限制部(26)对设置于输送通道(13)的抽出部分(Rb)的设置方向上游侧的宽度端在其宽度方向进行位置限制。

    带盒
    3.
    发明授权
    带盒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0378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680975.6

    申请日:2016-03-16

    Abstract: 一种带盒,能够将一度拉回到盒壳体内的打印带的末端可靠地从带送出口向外部送出的带盒。该带盒具有:盒壳体(45);压印辊(44),其对被夹压在压印辊与打印头(31)之间的墨带(R)和打印带(T)进行进给;带送出口(47),其设置于盒壳体(45),将与墨带分离后的打印带向盒壳体的外部送出;以及送出引导件(52),其具有以从带送出口的缘部朝盒壳体的内侧扩展的方式延伸的前侧引导部(53)和后侧引导部(54),送出引导件的前侧引导部具有引导面(61),该引导面的末端部(53b)与假想线(A)的相隔距离比基端部(53a)与假想线的相隔距离长,假想线通过夹压位置和带送出口(47)的中心。

    带盒
    4.
    发明公开
    带盒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0303780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80975.6

    申请日:2016-03-16

    Abstract: 一种带盒,能够将一度拉回到盒壳体内的打印带的末端可靠地从带送出口向外部送出的带盒。该带盒具有:盒壳体(45);压印辊(44),其对被夹压在压印辊与打印头(31)之间的墨带(R)和打印带(T)进行进给;带送出口(47),其设置于盒壳体(45),将与墨带分离后的打印带向盒壳体的外部送出;以及送出引导件(52),其具有以从带送出口的缘部朝盒壳体的内侧扩展的方式延伸的前侧引导部(53)和后侧引导部(54),送出引导件的前侧引导部具有引导面(61),该引导面的末端部(53b)与假想线(A)的相隔距离比基端部(53a)与假想线的相隔距离长,假想线通过夹压位置和带送出口(47)的中心。

    带盒
    5.
    发明公开
    带盒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05935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80016426.3

    申请日:2016-03-16

    Abstract: 能够将一度拉回到盒壳体内的打印带的末端可靠地从带送出口向外部送出的带盒。该带盒具有:盒壳体(45);压印辊(44),其对被夹压在压印辊(44)与打印头(31)之间的墨带(R)和打印带(T)进行进给;带送出口(47),其设置于盒壳体(45),将与墨带(R)分离后的打印带(T)向盒壳体(45)的外部送出;以及送出引导件(52),其具有以从带送出口(47)的缘部朝盒壳体(45)的内侧扩展的方式延伸的前侧引导部(53)和后侧引导部(54),送出引导件(52)的前侧引导部(53)具有引导面(61),该引导面(61)的末端部(53b)与假想线(A)的相隔距离比基端部(53a)与假想线(A)的相隔距离长,假想线(A)通过夹压位置和带送出口(47)的中心。

    带输送装置和带印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58732B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10108444.2

    申请日:2013-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5/04 B41J3/4075 B41J15/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输送装置和带印刷装置,它们不会在输送辊大量缠绕带,并且能够容易地卸下缠绕于输送辊的带。带输送装置具备:压印辊(53),其用于输送印刷带;以及辊收纳部(52),其具有模仿压印辊(53)的辊外周面(53a)的圆筒形状的收纳部内表面(52a),辊收纳部(52)以与辊外周面(53a)之间存在间隙的方式收纳压印辊(53),并且辊收纳部(52)具有使收纳的压印辊(53)面临印刷带的辊开口,压印辊(53)在一个端部侧被悬臂支承为旋转自如,并且另一个端部侧开放。

    带输送装置和带印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58732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108444.2

    申请日:2013-03-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5/04 B41J3/4075 B41J15/0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输送装置和带印刷装置,它们不会在输送辊大量缠绕带,并且能够容易地卸下缠绕于输送辊的带。带输送装置具备:压印辊(53),其用于输送印刷带;以及辊收纳部(52),其具有模仿压印辊(53)的辊外周面(53a)的圆筒形状的收纳部内表面(52a),辊收纳部(52)以与辊外周面(53a)之间存在间隙的方式收纳压印辊(53),并且辊收纳部(52)具有使收纳的压印辊(53)面临印刷带的辊开口,压印辊(53)在一个端部侧被悬臂支承为旋转自如,并且另一个端部侧开放。

    带处理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254787U

    公开(公告)日:2013-10-30

    申请号:CN201320150779.6

    申请日:2013-03-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处理装置,在将输送到带排出口的带的处理完毕部分沿带的宽度方向切断的装置中,带的终端部不会残留在装置内。本实用新型的带处理装置具备:印刷输送部(41),其对印刷带(T)进行夹持并向前方输送印刷带(T);带切断装置(71),其设置于印刷输送部(41)的输送方向前方,带切断装置(71)将印刷带(T)的印刷完毕部分的后端沿印刷带(T)的宽度方向切断;以及带排出口(2),其开设于装置壳体(6、7),带排出口(2)允许输送来的印刷带(T)向输送方向前方的排出、以及终端通过了印刷输送部(41)的印刷带(T)向下方的排出。

    带印刷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78805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1911211054.1

    申请日:2016-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印刷装置,能够提高手持操作的操作性。本发明的带印刷装置,其是能够手持操作的纵长的带印刷装置,该带印刷装置具有:主机构部(3),其设置于末端侧;手持支承部(5),其和所述主机构部(3)的与所述末端侧相反一侧的基端侧相连;以及操作面板部(9),其配设于所述带印刷装置的整个正面区域,在所述操作面板部(9)上配设有多个键组,所述多个键组由被配置于所述末端侧并且离所述带印刷装置的重心较近的位置处的字符键组(215)以及被配置于所述基端侧并且离所述重心较远的位置处的光标/执行键组(217)和功能键组(219)构成。

    带印刷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3105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14855.7

    申请日:2016-0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印刷装置,其是在手持操作时和搬运时易于拿持的构造。能够手持操作的纵长的带印刷装置(1)具有:作为手持部分的把持部(5);主机构部(3),其与把持部(5)的末端侧相连,内置有印刷机构部(49);以及抓手部(7),其与把持部(5)的基端侧相连,用于在搬运时进行把持,该带印刷装置(1)形成为,外壳的全宽与外壳的全长的比率大致为1:2的纵长形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