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19769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010286655.1

    申请日:2010-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1/0085 B41J11/0005 B41J11/06

    Abstract: 一种记录装置,对卷曲量大或弯曲严重的被记录材料,能吸附并保持在被记录材料支承部的支承面上。具备被记录材料支承部,用于支承被供给至记录执行区域的被记录材料,并对被记录材料的输送进行引导,被记录材料支承部具备:支承部,支承被供给至记录执行区域的被记录材料,并规定与记录头间的预定间隙;抽吸槽,凹设在支承部支承面上;抽吸开口,形成在抽吸槽内并与抽吸源连通;可动吸附部,配置在抽吸槽内并具有抽吸孔,可动吸附部在被记录材料被供给前,位于高于支承部支承高度的上限位置,在被记录材料被供给后,抽吸孔由被记录材料堵塞,通过抽吸源抽吸形成负压空间,可动吸附部由该负压作用,移动至等于或低于支承部支承高度的下限位置。

    记录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19769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286655.1

    申请日:2010-09-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41J11/0085 B41J11/0005 B41J11/06

    Abstract: 一种记录装置,对卷曲量大或弯曲严重的被记录材料,能吸附并保持在被记录材料支承部的支承面上。具备被记录材料支承部,用于支承被供给至记录执行区域的被记录材料,并对被记录材料的输送进行引导,被记录材料支承部具备:支承部,支承被供给至记录执行区域的被记录材料,并规定与记录头间的预定间隙;抽吸槽,凹设在支承部支承面上;抽吸开口,形成在抽吸槽内并与抽吸源连通;可动吸附部,配置在抽吸槽内并具有抽吸孔,可动吸附部在被记录材料被供给前,位于高于支承部支承高度的上限位置,在被记录材料被供给后,抽吸孔由被记录材料堵塞,通过抽吸源抽吸形成负压空间,可动吸附部由该负压作用,移动至等于或低于支承部支承高度的下限位置。

    记录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29786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010290727.X

    申请日:2010-09-21

    Abstract: 一种记录装置,与被记录材料的尺寸无关地,能使所需抽吸力均衡作用于被记录材料,使被记录材料切实地吸附保持在被记录材料支承部的支承面。该装置具备支承被供给至记录执行区域的被记录材料并引导该被记录材料输送的被记录材料支承部,被记录材料支承部具备:支承部,支承被供给至记录执行区域的被记录材料并规定与记录头之间的预定间隙;抽吸孔,沿被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配置,使抽吸力作用于被记录材料而将被记录材料吸附保持在支承部上;油墨废弃槽,配置在与假定使用尺寸的被记录材料边缘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接收无页边距记录时废弃的油墨,且具有油墨排出口;第1连接通道,通过独立于油墨排出口的路径使一部分抽吸力作用于油墨废弃槽。

    记录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29786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290727.X

    申请日:2010-09-21

    Abstract: 一种记录装置,与被记录材料的尺寸无关地,能使所需抽吸力均衡作用于被记录材料,使被记录材料切实地吸附保持在被记录材料支承部的支承面。该装置具备支承被供给至记录执行区域的被记录材料并引导该被记录材料输送的被记录材料支承部,被记录材料支承部具备:支承部,支承被供给至记录执行区域的被记录材料并规定与记录头之间的预定间隙;抽吸孔,沿被记录材料的宽度方向配置,使抽吸力作用于被记录材料而将被记录材料吸附保持在支承部上;油墨废弃槽,配置在与假定使用尺寸的被记录材料边缘位置相对应的位置,接收无页边距记录时废弃的油墨,且具有油墨排出口;第1连接通道,通过独立于油墨排出口的路径使一部分抽吸力作用于油墨废弃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