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读取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73336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25039.3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图像读取装置,可以容易且适当地执行小册子的读取。扫描仪(1)具备:读取部(20),读取介质(P)的图像;介质进给部(10),在将载置于介质载置部(11)的纸张(P)向读取部(20)进给时,能够选择进行将重叠有多张纸张的纸张摞分离来进给的分离进给的第一进给模式和进行以不分离所述纸张摞的方式来一并进给的非分离进给的第二进给模式;以及第一传送辊对(16)和第二传送辊对(17),传送由介质进给部(10)进给的纸张,在介质进给部(10)以所述第二进给模式进行进给时,构成第一传送辊对(16)和第二传送辊对(17)的第一从动辊(16b)和第二从动辊(17b)在传送纸张(P)的旋转方向上被驱动。

    图像读取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75668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0689607.8

    申请日:2019-07-29

    Inventor: 手塚诚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读取被输送介质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能够提高图像读取后的介质的可堆叠性。扫描仪(1)具备:读取部(20),读取被输送的介质(P);排出辊对(17),通过第一辊(21)与第二辊(22)夹持并排出由读取部(20)读取过的介质(P);以及肋部(23),配置在介质输送方向上与排出辊对(17)重叠的位置,从第一辊(21)及第二辊(22)中的第一辊(21)侧朝着第二辊(22)侧突出,该肋部(23)具备:相对于排出辊对(17)位于与介质输送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肋部(23a);以及相对于排出辊对(17)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肋部(23a)的相反侧的第二肋部(23b)。

    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792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177612.1

    申请日:2024-02-08

    Abstract: 一种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介质,能够抑制排出装置的大型化。介质排出装置具备:杆,以能够移动的方式配置于通过第一辊与第二辊夹持并排出介质的排出辊对的位置处,能够从一方的辊侧进入另一方的辊侧而按压介质;杆位置调整部,使杆在进入的方向上移动而调整进入位置;以及电机,向排出辊对传递动力,电机若正旋转,则使排出辊对向排出介质的方向旋转,若反向旋转,则向杆位置调整部传递动力而使杆进入。

    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7970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395669.5

    申请日:2024-10-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提高排出到载置面(17)上的介质(3)的对齐性的介质排出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介质排出装置(21)具备:排出辊对(24),排出介质(3);以及排出介质载置部(16),具有载置所排出的介质(3)的载置面(17)。排出辊对(24)能够变更从排出辊对(24)排出的介质的排出方向(S)上的排出角度(θ1),排出介质载置部(16)能够变更载置面(17)的排出方向(S)上的载置角度(θ2),介质排出装置(21)能够根据从排出辊对(24)排出的介质(3)的排出速度来变更排出角度(θ1)和载置角度(θ2)中的至少一方。

    图像读取装置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206923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110144151.4

    申请日:2021-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读取装置。其具备:支承部,与对装置进行载置的载置面接触;装置主体部,具备读取原稿的读取单元,并且通过相对于支承部进行旋转而能够变化姿态;以及姿态保持单元,保持装置主体部相对于支承部的姿态,装置主体部能够切换为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第一姿态是非使用时的姿态,第二姿态是通过读取单元进行原稿读取时的装置主体部的姿态,处于第二姿态时的在载置面上的投影面积比处于第一姿态时的在载置面上的投影面积大,在装置主体部处于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的情况下,从装置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铅直方向上的装置主体部的重心位置位于装置主体部的旋转轴中心以下。

    图像读取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57333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010425039.3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图像读取装置,可以容易且适当地执行小册子的读取。扫描仪(1)具备:读取部(20),读取介质(P)的图像;介质进给部(10),在将载置于介质载置部(11)的纸张(P)向读取部(20)进给时,能够选择进行将重叠有多张纸张的纸张摞分离来进给的分离进给的第一进给模式和进行以不分离所述纸张摞的方式来一并进给的非分离进给的第二进给模式;以及第一传送辊对(16)和第二传送辊对(17),传送由介质进给部(10)进给的纸张,在介质进给部(10)以所述第二进给模式进行进给时,构成第一传送辊对(16)和第二传送辊对(17)的第一从动辊(16b)和第二从动辊(17b)在传送纸张(P)的旋转方向上被驱动。

    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9398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0736152.2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介质输送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存在在介质卡住的状态下难以从翻转路径清除介质的可能。原稿输送装置具备构成翻转路径的内侧的主体单元、开放部分翻转路径的一部分的盖单元、可动单元、输送辊、从动辊、以及构成翻转路径的外侧的辊支承单元。辊支承单元通过从盖单元受力而向从动辊远离输送辊的方向旋转。可动单元通过从辊支承单元受力而向相对于主体单元退避的方向旋转。

    图像读取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2069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144151.4

    申请日:2021-0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读取装置。其具备:支承部,与对装置进行载置的载置面接触;装置主体部,具备读取原稿的读取单元,并且通过相对于支承部进行旋转而能够变化姿态;以及姿态保持单元,保持装置主体部相对于支承部的姿态,装置主体部能够切换为第一姿态与第二姿态,第一姿态是非使用时的姿态,第二姿态是通过读取单元进行原稿读取时的装置主体部的姿态,处于第二姿态时的在载置面上的投影面积比处于第一姿态时的在载置面上的投影面积大,在装置主体部处于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的情况下,从装置主体部的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时,铅直方向上的装置主体部的重心位置位于装置主体部的旋转轴中心以下。

    图像读取装置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587368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127574.X

    申请日:2018-09-2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图像读取装置,可以容易且适当地执行小册子的读取。扫描仪(1)具备:读取部(20),读取介质(P)的图像;介质进给部(10),在将载置于介质载置部(11)的纸张(P)向读取部(20)进给时,能够选择进行将重叠有多张纸张的纸张摞分离来进给的分离进给的第一进给模式和进行以不分离所述纸张摞的方式来一并进给的非分离进给的第二进给模式;以及第一传送辊对(16)和第二传送辊对(17),传送由介质进给部(10)进给的纸张,在介质进给部(10)以所述第二进给模式进行进给时,构成第一传送辊对(16)和第二传送辊对(17)的第一从动辊(16b)和第二从动辊(17b)在传送纸张(P)的旋转方向上被驱动。

    图像读取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75668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689607.8

    申请日:2019-07-29

    Inventor: 手塚诚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读取被输送介质图像的图像读取装置,能够提高图像读取后的介质的可堆叠性。扫描仪(1)具备:读取部(20),读取被输送的介质(P);排出辊对(17),通过第一辊(21)与第二辊(22)夹持并排出由读取部(20)读取过的介质(P);以及肋部(23),配置在介质输送方向上与排出辊对(17)重叠的位置,从第一辊(21)及第二辊(22)中的第一辊(21)侧朝着第二辊(22)侧突出,该肋部(23)具备:相对于排出辊对(17)位于与介质输送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肋部(23a);以及相对于排出辊对(17)在宽度方向上位于第一肋部(23a)的相反侧的第二肋部(23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