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6503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79921.X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所述储能电站变压器的高压侧接入电网,储能电站变压器的中压侧接入用户,储能电站变压器的低压侧与储能电池连接,储能电站变压器的高压侧设置有计量点T1,中压侧设置有计量点T2,低压侧设置有计量点T3,电网侧设置有计量点T4,中转式储能电站的电能量计算方法采用累计式计费方法。该方法解决了中转式储能电站的计量计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257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25919.5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故障指示器终端检测分析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状态检测信息阵的故障指示器状态检测评价方法,首先建立故障指示器状态检测信息阵FSDI,记录单一故障指示器进行3次检测后的结果信息,其次建立故障指示器状态检测单体结果表FDSR记录3次检测后的综合结果信息;然后建立故障指示器状态检测区域结果表FDAR记录同一区域故障指示器3次检测后的综合结果信息,最后,建立故障指示器状态检测区域设备评价值FAEV记录同一区域的检测综合评价值。本发明通过故障指示器单体设备检测和区域设备评价两个维度对故障指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质量评价,能够有效发现故障指示器运行状态存在的薄弱环节,指导现场设备精确检修和明确未来改造重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637558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510035267.9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D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机组的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核电机组失步振荡的安全稳定控制方法,其要点在于,事先计算核电机组的失步振荡控制策略,并将控制策略整定值设置在安全自动装置中,通过汽轮机侧及核岛侧的联合控制执行切机,其方式是通过跳开发电机出口断路器GCB的方式进行切机,汽轮机空载运行,根据所检测到的电力负荷,控制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当电网带负荷运转时,精确控制核电控制棒的插入时间,维持核反应堆的低功率运行。其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当核电机组发生失步振荡时通过对汽轮机侧及核岛侧的有效、精确、及时、合理控制,解决了核电机组失步振荡时参与安全稳定控制的技术难题,在核电机组参与电网暂态安全稳定控制的同时保证了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463755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35267.9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IPC: G21D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机组的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核电机组失步振荡的安全稳定控制方法,其要点在于,事先计算核电机组的失步振荡控制策略,并将控制策略整定值设置在安全自动装置中,通过汽轮机侧及核岛侧的联合控制执行切机,其方式是通过跳开发电机出口断路器GCB的方式进行切机,汽轮机空载运行,根据所检测到的电力负荷,控制汽轮机旁路排放系统,当电网带负荷运转时,精确控制核电控制棒的插入时间,维持核反应堆的低功率运行。其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当核电机组发生失步振荡时通过对汽轮机侧及核岛侧的有效、精确、及时、合理控制,解决了核电机组失步振荡时参与安全稳定控制的技术难题,在核电机组参与电网暂态安全稳定控制的同时保证了核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2257257B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011125919.5
申请日:2020-10-20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故障指示器终端检测分析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状态检测信息阵的故障指示器状态检测评价方法,首先建立故障指示器状态检测信息阵FSDI,记录单一故障指示器进行3次检测后的结果信息,其次建立故障指示器状态检测单体结果表FDSR记录3次检测后的综合结果信息;然后建立故障指示器状态检测区域结果表FDAR记录同一区域故障指示器3次检测后的综合结果信息,最后,建立故障指示器状态检测区域设备评价值FAEV记录同一区域的检测综合评价值。本发明通过故障指示器单体设备检测和区域设备评价两个维度对故障指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了质量评价,能够有效发现故障指示器运行状态存在的薄弱环节,指导现场设备精确检修和明确未来改造重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361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711361867.X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76 , Y04S10/545 , H02J3/0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H02J3/381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供能系统协同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面向园区微网的综合供能系统分层分区协同控制方法,遵循“分层分区,区域协调,就地为主,协调为辅”的控制原则,包括向下控制策略和向上控制策略两条控制路径,向下控制策略主要针对网络级的故障和微网级的故障,通过网络协调控制,确保微网和微系统的正常用能;向上控制策略主要针对微网和微系统内部的能源不平衡,通过网络协调控制,实现各个微网之间和微网与主网之间的能源平衡;两条控制路径之间相互转换,提高了控制响应速度,尽量将控制影响范围缩小,同时又能达到优化控制目的,实现高效利用和就地消纳可再生能源、提高综合供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319781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52974.8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IPC: H02J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有VSC-HVDC电网的在线电压稳定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确定系统电压稳定薄弱环节;步骤二、对薄弱点进行排序,确定需要调节的薄弱点和电压调节目标;步骤三、灵敏度分析,求得对某薄弱环节最有效的调节方法,并进行排序;步骤四:根据步骤三灵敏度分析结果,对VSC-HVDC系统换流站进行交流电压控制,优先对最薄弱节点的LQki最大的线路进行无功补偿,直至每个节点电压都达到电压调节目标,最后生成方式调整策略;步骤五、若电压满足要求,则结束在线电压调整;反之则返回步骤一。该方法同时考虑正常方式与故障方式下的电压稳定调整,对柔性直流设备运行方式安排给出更全面的建议。
-
公开(公告)号:CN1166328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770605.8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级水风光多能互补实时调度调频方法,具体步骤包括,从上层调度平台实时获取新能源电厂中各新能源机组的输出功率,并计算此时整个电网的有功功率偏差,以有功功率偏差作为水电厂的有功功率调整额,其中,各新能源机组包括负荷机组、风电机组和光伏机组;在中层集控中心根据有功功率调整额,以耗水量最小为目标构造水电厂AGC最优控制模型,获取各水电厂机组的实时运行数据并输入至水电厂AGC最优控制模型中,再通过动态规则改进算法求解水电厂AGC最优控制模型,获得最优的各水电厂机组的有功功率分配额;根据最优的各水电厂机组的有功功率分配额在下层机组群的各水轮机机组处利用调频控制器进行频率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5831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34007.X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电机组热稳定调控技术领域的一种核电机组热稳定失稳的安全稳定控制方法,通过核电厂安控主站接收到电厂出线电流、电压和断路器位置信息后,当判断出核电厂出线发生热稳定、未发生暂态稳定问题时,计算出各允调机组的调整出力值,则将线路上的过载量按特定方法分配到各允调机组,通过发电机、汽轮机和核反应堆控制系统的联合控制调节降低核电厂的发电功率解决过载问题。通过汽轮机侧及核岛侧的联合控制调节核电机组出力,可尽量避免切除核电机组,达到不切机或者少切机的效果,提高电网及核电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233361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711361867.X
申请日:2017-12-18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供能系统协同控制方法,特别是一种面向园区微网的综合供能系统分层分区协同控制方法,遵循“分层分区,区域协调,就地为主,协调为辅”的控制原则,包括向下控制策略和向上控制策略两条控制路径,向下控制策略主要针对网络级的故障和微网级的故障,通过网络协调控制,确保微网和微系统的正常用能;向上控制策略主要针对微网和微系统内部的能源不平衡,通过网络协调控制,实现各个微网之间和微网与主网之间的能源平衡;两条控制路径之间相互转换,提高了控制响应速度,尽量将控制影响范围缩小,同时又能达到优化控制目的,实现高效利用和就地消纳可再生能源、提高综合供能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