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311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66528.6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福建省气象档案馆) , 福建师范大学 , 福建省福州市气象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牛顿冷却定律的气温预测方法,获取气温历史数据并对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训练数据;构建基于牛顿冷却定律的气温预测模型,建立气温测量装置温度与太阳辐射之间的关系;构建损失函数并求解模型参数得到训练好的气温预测模型;步骤4,将前一天的气温数据和总辐射曝辐量输入训练好的气温预测模型得到p个单位时间的气温预测值。本发明测量装置接受外界环境的热量辐射,同时测量装置也向外辐射,当测量装置温度更低时,其接收辐射热量大于向外辐射热量,从而提高温度;在太阳辐射较弱时,测量装置向外界辐射热量大于接受外界辐射热量,从而测量装置测量的温度降低。本发明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应用得到合理的参数,以用于气温的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704558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982065.0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福建省气象档案馆)
IPC: G06F16/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差分序列可比性高的自动气象站自动集群方法及系统,属于气象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自动气象站近地层大气能量变化规律,建立站点间大气要素值差分序列,采用数字信号分析和处理方法,提取差分序列信号特征量,建立下垫面相似性高的自动气象站的自动集群算法。本发明利用站群内气象要素值可比性高特点,建立气象要素值平衡体系,根据平衡体系,计算出下垫面人为改变或季节变化引起数据飘移的站点,通过平衡体系,建立更精细的气象数据质控算法,利用可比性,为多源气象数据、空地一体气象信息等的融合分析提供有效地面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70455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0982065.0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福建省气象信息中心(福建省气象档案馆)
IPC: G06F16/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差分序列可比性高的自动气象站自动集群方法及系统,属于气象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自动气象站近地层大气能量变化规律,建立站点间大气要素值差分序列,采用数字信号分析和处理方法,提取差分序列信号特征量,建立下垫面相似性高的自动气象站的自动集群算法。本发明利用站群内气象要素值可比性高特点,建立气象要素值平衡体系,根据平衡体系,计算出下垫面人为改变或季节变化引起数据飘移的站点,通过平衡体系,建立更精细的气象数据质控算法,利用可比性,为多源气象数据、空地一体气象信息等的融合分析提供有效地面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88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1427270.1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福建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Bezier曲线拟合的高空气象探测中气温异常检测方法,包括:获取高空气象观测数据;根据时间数据形成数组T,根据温度数据形成数组A;进行异常标记;构造用于存储拟合温度数据的数组B,进行Bezier拟合,得到拟合温度数据;计算温度数据与拟合温度数据的偏差,更新异常标记;构造用于存储第二次拟合温度数据的数组D,基于数组B进行Bezier拟合,得到第二次拟合温度数据;计算B与D的偏差,更新异常标记;计算每一个温度数据异常的可能性,输出表示温度异常概率的score数组。本发明对数据的异常检测从粗粒度到细粒度逐步增强,为数据质控人员提供异常数据判别参考,利于统一异常数据的判定标准,避免误判和错判,提高质控人员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8088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427270.1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福建师范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Bezier曲线拟合的高空气象探测中气温异常检测方法,包括:获取高空气象观测数据;根据时间数据与温度数据分别形成数组T和A,进行异常标记;构造用于存储拟合温度数据的数组B,进行Bezier拟合,得到拟合温度数据;计算温度数据与拟合温度数据的偏差,更新异常标记;构造用于存储第二次拟合温度数据的数组D,基于数组B进行Bezier拟合,得到第二次拟合温度数据;计算A与D的偏差,更新异常标记;计算每一个温度数据异常的可能性,输出表示温度异常概率的score数组。本发明对数据的异常检测是从粗粒度到细粒度逐步增强,为数据质控人员提供异常数据判别参考,有利于统一异常数据的判定标准,避免误判和错判,提高质控人员的工作效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