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机收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的氮肥施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5519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849032.2

    申请日:2017-09-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21/005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领域,涉及一种促进机收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的氮肥施用方法,再生季氮肥总用量为150-225kg·ha-1,分为保根肥和促苗肥两次施用,其中保根肥在头季稻齐穗后23-28天施用,占再生季氮肥总用量的40-50%,促苗肥在头季稻机收后5-8天施用,占再生季氮肥总用量的50-60%。本发明根据机收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的生长特性,减少收割前保根肥氮肥用量,增加收割后促苗肥氮肥用量,并推迟保根肥施用时期,从而使再生季施肥时期和施用量与中低留桩再生腋芽的发育特性与需肥规律相一致,既保持头季稻收割前根系不早衰,又确保收割后中低留桩再生腋芽萌发的养分需求,提高机收中低留桩再生腋芽萌发成穗数。

    一种提高大穗型水稻灌浆后期结实率和产量的氮肥施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0128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65528.6

    申请日:2018-07-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21/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延缓大穗型水稻灌浆后期叶片衰老、提高其结实率和产量的氮肥施用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该方法针对大穗型水稻生育后期叶片易早衰、结实率较低的特性,在氮肥施用量相同情况下,视土壤肥力将现有大穗型水稻氮肥施用方案中占生育期总氮量10%-15%的基蘖肥后移至齐穗后15-20d做促弱肥施用,使氮肥运筹由现有的基蘖肥:穗粒肥=6:4变为基蘖肥:穗粒肥:促弱肥=(5~4.5):4:(1~1.5)。应用本发明方法种植大穗型水稻,可有效减少无效分蘖发生,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延缓灌浆后期叶片衰老,提高结实率、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有利于发挥大穗型水稻的增产潜力。

    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

    公开(公告)号:CN107556106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49029.0

    申请日:2017-09-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一种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萌发数和产量的专用配方肥,它由尿素、氨基酸螯合钙肥、植物生长调节剂尿囊素和肥料载体黄腐酸钾组成,各原料所占重量百分数为:尿素51.0~56.0%,氨基酸螯合钙肥7.0~8.5%,尿囊素11.0~15.0%,黄腐酸钾25.0~30.0%。使用该配方肥可提高中低留桩再生稻腋芽的萌发数和成穗率,增加每公顷再生季稻产量422.04-758.66kg,折合每公顷增加纯收入人民币703.45-1619.05元,肥料利用效率提高16.05-27.79%。

    一种再生稻专用缓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48275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6680.2

    申请日:2020-07-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再生稻专用缓控释肥及其制备方法,由内层、缓释层、中间层和包膜层组成;所述内层由尿素粉、过磷酸钙、氯化钾和造粒粘结剂制备而成:缓释层由羟甲基纤维素和膨润土制备而成:中间层由尿素粉、过磷酸钙、氯化钾和造粒粘结剂制备而成:包膜层由聚氨酯和石蜡制备而成:本发明根据再生稻头季稻不同时期对养分的需求特性,准确配比氮、磷、钾养分,一次性施用,分阶段释放,在满足再生稻头季稻养分需求的基础上,将再生稻头季全生育期的施用肥次数从目前的5次减少到仅需在插秧前施用1次肥,实现了再生稻轻简化施肥,明显减少施肥环节的劳动力成本投入,同时能显著提高再生季稻分蘖数和产量,实现节本增效。

    一种提高大穗型水稻灌浆后期结实率和产量的氮肥施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01288B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1810765528.6

    申请日:2018-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延缓大穗型水稻灌浆后期叶片衰老、提高其结实率和产量的氮肥施用方法,属于农业种植领域。该方法针对大穗型水稻生育后期叶片易早衰、结实率较低的特性,在氮肥施用量相同情况下,视土壤肥力将现有大穗型水稻氮肥施用方案中占生育期总氮量10%‑15%的基蘖肥后移至齐穗后15‑20d做促弱肥施用,使氮肥运筹由现有的基蘖肥:穗粒肥=6:4变为基蘖肥:穗粒肥:促弱肥=(5~4.5):4:(1~1.5)。应用本发明方法种植大穗型水稻,可有效减少无效分蘖发生,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延缓灌浆后期叶片衰老,提高结实率、产量和氮素利用率,有利于发挥大穗型水稻的增产潜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